蔣余靜
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410132)
環境影響評價在邵懷高速上的運用
蔣余靜
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410132)
通過對邵懷高速的環境影響進行評價,找出公路建設和運營過程中對環境的不利影響,并分析其影響程度和產生原因,從而制定出相應的解決辦法。
公路;環境影響;評價
邵陽至懷化高速公路簡稱邵懷高速公路,是國家重點建設的“五縱七橫”國道主干線上海至云南瑞麗高速公路中的一段,是我國中西部地區交通運輸的大通道,也是湖南省“十五”期間公路建設重點工程之一。邵陽至懷化高速公路推薦走廊范圍呈東北西南走向,位于沅麻盆地東南邊緣,雪峰山褶皺帶邊緣。
邵懷高速公路貫穿雪峰山脈。崇山峻嶺中進行公路建設,需要對建設用地和配套生活設施范圍內的植被進行砍伐,施工過程中大量的挖方填方、架設橋梁和修建運輸便道等活動,不可避免地會破壞地表植被,在風雨的沖刷之卜極易引發嚴重的水土流失現象。頻繁進行山體開挖和爆破活動引起地質松動,遇到極端惡劣的氣候條件,容易引發山體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災害。所以,在公路建設和運營過程中,環境影響評價尤為重要。
2.1 目的
環境影響評價的目的是查清擬建公路沿線大氣、噪聲、土壤、生態等環境質量現狀,對環境質量現狀作出評價:分析公路建設期、不同營運期排放的污染物種類、數量,為環境影響預測提供依據。預測分析公路建設期和營運期對周圍環境敏感點的大氣、噪聲、土壤和生態等環境要素的影響。對工程擬采取的環保措施進行評述論證,提出污染防治對策及規劃,為工程設計、施工和管理提供依據。
2.2 評價重點
本施工期的路基填挖、筑路架橋、隧道施工等工程行為對當地生態環境有較大影響,營運期交通噪聲對沿線居民休息有較大影響。本項目評價的重點為生態環境、聲環境、生態恢復保護與污染防止措施可行性分析。
本項目為大型線性開發建設項目,具有環境敏感點多、路線長、影響面廣等特點。根據對擬建項目沿線的實地踏勘,沿線除少數居民點、學校、高填深挖段等環境敏感程度較高外,其余多數路段沿線環境狀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遵照“以點和代表性區段為主,點段結合,反饋全線”的原則進行評價[1]。
1)路段評價
根據“工可”中路段預測交通量、工程、地形、氣象等環境特征劃分,有針對性地進行分析評價。
2)營運期聲環境、環境空氣評價主要采用模式預測法進行計算、分析。生態環境、水環境、水土流失評價采用調查、類比分析和模式預測相結合的方法。社會環境、生活質量和公眾參與采用調查分析方法。
3)對主要環境保護目標進行逐點評價。
2.3 環境影響評價內容
2.3.1 生態環境
本高速公路建設而遭到破壞的植被大部分為農作物、人工林及野生灌木叢,其中占用水田、耕地、林地合計1 378.24公頃。沿線評價范圍內無原始林和瀕危樹種,因此公路不會對沿線植被產生長遠的破壞性影響。
邵懷高速公路永久性工程占地對征地范圍內原有植被的破壞、土壤的擾動、野生動物及土壤的生物環境的干擾具有不可恢復性。對自然環境,特別是對原有植被影響最大。施工期臨時工程隊原地表植被產生破壞,但在采取一定的恢復措施以后可以逐漸得到恢復。此外,施工中機械運輸碾壓及施工人員踐踏也會對作業區及周邊植被產生一定程度的擾動。
本高速公路評價區域內動物種類多為家畜、家禽及一般性、少量的普通野生小動物、對生長環境要求較為寬松,對人為影響適應性較強。公路建設并未對其棲息環境造成多大改變,不會干擾其正常生活。
2.3.2 水環境影響評價
1)施工期影響分析
大型橋梁施工周期長,施工人員相對集中、穩定,產生的生活污水容易排入河流當中。橋梁施工按照23日/月計,按大橋規模及同類橋梁施工情況,修建一座特大橋約需要90萬個工作日,平均每天約600人在工地,南方地區平均每人每天用水量按90升計,生活污水排放系數取0.8,按下述公式可計算得到大橋施工工地產生的生活污水量為43.2 t/d。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濃度見表1。
生活污水量:

式中:QS—生活污水排放量(t/d);k—生活服務區污水排放系數(0.6~0.9),取0.8;qi—每人每日生活污水定額(L/人·d);Ni—人數(人)

表1 擬建公路大橋施工工地生活污水量估算
施工營地產生的生活污水,如果隨意排放,必將對周圍環境造成影響,建議施工營地設化糞池對污水進行簡單處理后再排放。
在水中橋墩施工階段的初期,由于圍堰或筑島,作業場地會產生局部的河低擾動,故而會使局部水體中泥沙等懸浮物增加。橋墩的施工采用鉆孔灌注樁,鉆孔是在圍堰中施工,圍井中的水是與河流隔開的,這樣鉆孔時不會影響河流水質。基礎施工對水體影響最大的潛在污染物是鉆渣,大橋施工出渣量很大,若隨意排放將造成施工下游河流的水質降低,因此必須嚴格按照交通部有關規定,將鉆渣運出河區存放,并采取一定的防護措施。
2)運營期影響分析
擬建公路沿線已構成一個較為完善的水力灌溉系統,農田水利條件較好。公路與水渠相交時是以小橋或涵洞形式通過。橋梁、涵洞的設置充分考慮了泄洪、灌溉的需要,并且盡可能顧及群眾生產、生活方便。本高速公路侵占現有的水利設施均應考慮現有的通過能力進行改建。由此可見,公路施工中不會給農田灌溉造成大的不利影響。
2.3.3 聲環境影響評價
1)施工期影響分析
施工噪聲將對沿線聲環境質量產生一定的影響,這種噪聲影響白天將主要出現在距施工場地130 m范圍內,夜間將出現在距施工場地480 m的范圍內。本次評價高速公路沿線聲環境敏感目標主要為居民點和學校,施工噪聲將影響他們的正常學習和生活。從推算的結果來看,聲環境最嚴重的施工設備是機械式打樁機和夯土機。一般情況下,在路基和橋梁施工中將使用這兩種機械,本項目路基施工歷時約為1.5年,橋梁施工時間約2年,其他的施工機械噪聲較低,影響范圍相對較小,影響人數也相對較少。
2)運營期影響分析
本次評價采用《公路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規范》提出的公路交通噪聲預測模式進行預測。由預測結果可以看出,邵陽至洪江段交通量最大,運營初期、中期、遠期噪聲晝夜達標距離最遠處均位于此路段,按GB3096-93中2類標準限值評價,運營初期、中期、遠期公路兩側晝夜間最遠達標距離分別為距路中心線65 m、80 m、110 m[2]。
由于路段預測中沒有考慮路堤和路塹聲影區的噪聲衰減,所以路段預測值較高,運營期交通噪聲的影響相對來講夜間較晝間大,對于聲環境要求較高的敏感點如學校的影響相對要嚴重些。
2.3.4 環境空氣影響評價
1)施工期環境空氣影響評價
公路施工期的環境空氣污染主要是施工時灰土拌合。儲料場、材料運輸過程中的漏散,臨時道路及未鋪裝道路路面起塵等,因此施工期評價因子為總懸浮顆粒(TSP)。
灰土拌合會引起許多粉塵產生。一般來講,全線路基摻灰處理土采用路拌工藝,這種作業方式引起塵污染的特點是隨施工地點的遷移而遷移,污染面較窄,其影響范圍集中在下風向50 m條帶范圍內,考慮到主要路基填作業將在開工后6個月內完成,故相對整個施工期而言,此影響持續時間較短。
石灰和粉煤灰等散體材料在風力作用下也是易發生揚塵。其揚塵基本上集中在下風向50 m條帶范圍內,考慮到其對人和植物的有害作用,對其存放應做好防護工作,通過灑水、篷布遮擋等措施,可有效地防止風吹揚塵。
石灰和粉煤灰等散體物質運輸極易引起粉塵污染,其影響范圍可達下風向150 m(在下風向150 m,TSP污染仍可能超過空氣質量二級標準的4倍之多)[3],因此,對運輸散體材料物質車輛必須嚴加管理,采取用篷布蓋嚴或加水防護措施。
2)運營期環境空氣影響評價
據調查,邵懷高速公路沿線公有敏感點有54個,其中學校13所,居民點41個,距路中心線最近的距離為15 m。由于沿線多數敏感點環境空氣質量較好,經疊加上述預測值一般情況不超過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但是由于受319國道影響,在立體交叉路口處,當交通量較大時,有可能出現超標現象。通過對不利氣象條件下的預測結果看,在交通量達到18 292輛/日時,下風向日均污染物濃度達到距離為80 m。由此可見,邵懷高速公路通車運營后,汽車尾氣排放的NO2對兩側敏感點是有一些影響的。
當隧道內出現堵塞時,車速和風速大大下降,洞內的環境空氣污染物濃度將成倍增加且難以擴散,從而對人體構成危害。柴油發動機排出的碳煙及其他顆粒物將使洞內的能見度大大降低,影響行車安全與人體健康。因此,當隧道長度超過1 000 m時,采取機械通風裝置是十分必要的。
綜上所述,本項目建設和運營會對沿線的生態環境和居民生產、生活帶來一定的影響,我們在評價的過程中能確定影響的程度并分析產生的原因,從而能制定相應出相應的措施,減緩或消除這些影響。
[1]董小林.公路建設項目社會環境評價[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2]行業標準.公路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規范[S].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3]史寶忠.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M].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7:5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