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 俊,危 荃,王 飛
(上海航天精密機械研究所,上海201600)
蜂窩結構具有高剪切性能,其結構比強度高、穩定性好、承載能力高;此外,它還具有阻尼減振性好、破損安全性高、耐疲勞、抗振動、隔音、隔熱等優點。在實際應用中可發揮復合效應的特點,使材料的受力處于最佳狀態。因此在越來越多的航天產品中得到了廣泛應用。
運載火箭尾翼、探月軌道器推進艙等航天產品均是由鋁蒙皮鋁蜂窩粘接而成的大型結構件。此類大型結構件在生產、運輸和使用過程中,由于成型壓力等工藝參數的不穩定,以及人為操作及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可能導致粘接界面應力變形,使粘接劑結構力變弱或者局部無粘接強度,從而形成脫粘缺陷,對產品的使用造成了嚴重的隱患,需選取合適的無損檢測手段對產品進行檢測。根據該類航天產品的設計要求,無損檢測過程中不允許造成蒙皮表面的劃痕,且必須實現現場原位檢測。因此本文主要對激光錯位散斑和紅外熱成像等非接觸式無損檢測新技術開展研究,對比分析檢測結果,選取最佳方案實現對航天蜂窩結構產品的實際檢測應用。
鋁蜂窩結構材料中存在的主要缺陷包括:脫粘、弱粘接和蜂窩塌陷等。為方便對航天鋁蜂窩結構的無損檢測方法進行研究,本文主要設計并制作了兩塊與探月軌道器推進艙同等材料和結構的鋁蜂窩試樣,并在試樣成型過程中預置不同類型缺陷。試樣共有兩件。
其中,試樣A模擬了上貼膜傷和下貼膜傷;試樣B模擬了去膜下陷傷和下陷加膜傷。對各類缺陷定義如下[1]:
上貼膜傷:在蒙皮和膠膜之間加聚四氟乙烯膜,模擬蒙皮與膠膜之間的脫粘;
下貼膜傷:在膠膜和蜂窩之間加聚四氟乙烯膜,模擬膠膜與蜂窩之間的脫粘;
去膜下陷傷:去除蒙皮與蜂窩芯子之間的膠層,并將蜂窩下壓2 mm,模擬蜂窩塌陷;
下陷加膜傷:缺陷為將蜂窩芯下陷2 mm,并在蒙皮與蜂窩間加兩層聚四氟乙烯膜,模擬蜂窩塌陷;
其中聚四氟乙烯膜為雙層,單層厚度0.1 mm,膠層厚度為0.15~0.02 mm。每種缺陷共3個,大小分別為30 mm,20 mm,10 mm。
激光錯位散斑(Laser Shearography,以下簡稱散斑)技術是一種測量表面位移場的光學技術[2]。其主要原理是通過光學干涉,測量物體在加載前后的表面微變形。針對鋁蜂窩結構,通常采用熱加載方式,熱加載無損檢測的原理[3]為:由于缺陷區域和良好區域的熱物理參數不同,熱傳導的結果使得被測件的表面產生溫度差異,而分層區不受約束,可離開膠結面而自由變形,在表面產生異常應變。在脫粘的情況下,加熱將使蜂窩芯內空氣膨脹,導致脫粘缺陷上面的蒙皮向外凸出,從而導致缺陷區和良好區的變形差異,即缺陷區表面變形量與周圍相比有一個位移梯度。錯位散斑正是通過光學干涉方法測量位移梯度,從而判斷缺陷的存在位置及大小。采用表1參數對三個試樣進行熱加載錯位散斑檢測,獲得檢測圖像如圖1所示。

表1 激光錯位散斑檢測參數


圖1 鋁蜂窩樣件的激光錯位散斑檢測結果
紅外熱成像檢測的主要原理[4-5]是:根據物理學原理,任何溫度高于熱力學零度的物體,都會從表面發出與溫度有關的熱輻射能,紅外熱像檢測法就是通過檢測物體的熱量和熱流來鑒定該物體的質量。當物體內部存在缺陷時,將會改變該物體的熱傳導性能,使物體表面溫度分布有差別。針對鋁蜂窩結構,若粘接界面存在脫粘時,脫粘部位存在空氣,而空氣的導熱系數低,熱阻大,導致結構表面形成溫差,即有缺陷的表面形成低溫熱像,此時通過檢測裝置可顯示出其熱輻射的差異,從而判別并檢測出缺陷。采用表2參數對樣件檢測結果如圖2所示。

表2 紅外熱成像檢測參數

圖2 鋁蜂窩樣件的紅外熱成像檢測結果
聲阻抗檢測方法原理[6]是利用金屬蜂窩膠接結構粘接良好區與脫粘缺陷區的表面機械阻抗有明顯差異這一特點來實現檢測的。由檢測原理可知,聲阻抗檢測的是粘接面的機械阻抗,因此只有在蒙皮與膠膜,或膠膜與蜂窩之間完全脫粘,形成空氣間隙時,聲阻抗檢測才能發現缺陷。此外,本方法采用對比試塊和燈光報警顯示脫粘面積,點式探頭逐點檢測,無需耦合劑,操作較為方便。但檢測無圖像顯示,檢測結果不易記錄。
利用聲阻抗檢測儀對試塊進行檢測,檢測結果表明該方法對20 mm以上的大面積脫粘檢測可行,對較小的缺陷檢測有一定難度,檢測結果如表4所示。
從檢測可行性、檢測效率和缺陷定位定量方面,將各種無損檢測方法檢測結果對比如表3所示。其中√表示檢測效果良好;●表示可檢測出但效果不明顯,有待進一步研究;×表示未能檢測出缺陷。

表3 鋁蜂窩樣件的各無損檢測結果對比
從缺陷檢測可見,10 mm下貼膜傷所有檢測方法都未檢出,分析可能是試塊制作問題導致缺陷未能有效預置。在缺陷定量方面,錯位散斑,紅外熱像和超聲C掃描為圖像顯示結果,均可對缺陷大小進行測量,聲阻抗檢測則只能對缺陷大概位置進行定位,無法對尺寸進行準確定量。由于缺陷預置過程存在誤差,且在后期成型過程中可能出現了缺陷擴展,導致缺陷大小與設計時具有一定偏差。
由上述分析可見,激光錯位散斑和紅外熱成像檢測都具有實時、非接觸性,靈敏度高,速度快等優點,適用于薄蒙皮的航天蜂窩夾層結構材料檢測。綜合考慮檢測的方便和可行性,最終選取激光錯位散斑檢測對航天鋁蜂窩結構產品進行實際檢測。
選用激光錯位散斑檢測和聲阻抗檢測對同一塊運載火箭尾翼進行了檢測,均未發現缺陷。檢測如圖3所示。

圖3 運載火箭尾翼的激光錯位散斑檢測
激光錯位散斑檢測無需接觸和搬動工件,且檢測效率較聲阻抗提高了一倍,提高檢測靈敏度的同時節約了大量的時間和勞動力,取得了理想的檢測效果。
采用激光錯位散斑檢測對軌道器推進艙進行了檢測,如圖4所示。將大型結構件逐塊分區檢測,檢測過程中發現多處脫粘缺陷,如圖5所示。

圖4 探月三期軌道器推進艙檢測

圖5 推進艙局部錯位散斑檢測圖像
檢測圖像中可清晰看到蜂窩格變形,表明檢測靈敏度滿足檢測要求。檢測完成后對脫粘部位進行標記和補膠處理,最終產品滿足設計要求并已順利通過下一步試驗。
(1)實驗結果表明激光錯位散斑和紅外熱成像檢測均具有快速、實時、非接觸的特點,可檢測出鋁蜂窩結構10 mm的脫粘缺陷。
(2)激光錯位散斑已成功應用于航天蜂窩結構件的實際檢測應用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檢測過程中要求檢測人員具有一定的經驗,通過工藝參數優化和圖像獲取時機把握,才能獲得較好的檢測結果。
(3)隨著航天產品中大量應用復合材料和蜂窩結構,紅外、散斑等無損檢測新技術也必將進一步得到推廣應用。
[1] HB 5461 -1990.Defect and test block of metal honeycomb structure[S].(in Chinese)HB 5461-1990.金屬蜂窩膠接結構缺陷類型及試塊[S].
[2] GUO Guangping,LIU Yongbin,WANG Jue,et al.Application of shearography In NDT of honeycomb structure[J].Nondestructive Testing,2004(12):605 - 608.(in Chinese)郭廣平,劉永斌,王玨,等.蜂窩結構的錯位散斑無損檢測技術[J].無損檢測,2004(12):605 -608.
[3] TANG Jianfei,WANG Yong.Nondestructive testing of composites based on shearography[J].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 Astronautics,2005,25(2):112 -116.(in Chinese)湯劍飛,汪勇.基于激光錯位散斑干涉技術的復合材料無損檢測[J].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05,25(2):112-116.
[4] LIYanhong,ZHANG Cunlin,JINWanping,et al.IR thermal wave nondestructive inspection of carbon fiver composite materimal[J].Laser & Infrared,2005,35(4):262 -264.(in Chinese)李艷紅,張存林,金萬平,等.碳纖維復合材料的紅外熱波檢測[J].激光與紅外,2005,35(4):262 -264.
[5] LOU Miao,L Xianghui,ZHANG Yu,et al.IR nondestructive testing of anticorrosion organic coatings[J].Laser& Infrared,2012,2(5):522 -525.(in Chinese)樓淼,呂香慧,張宇,等.有機防腐涂層質量的紅外熱波無損檢測[J].激光與紅外,2012,42(5):522 -525.
[6] LI Jiawei,CHEN Jimao.Manual of nondestructive testing[M].Beijing:China Machine Press,2002:294 -351.(in Chinese)李家偉,陳積懋.無損檢測手冊[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294-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