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忠
(南京理工大學,江蘇 南京 210094)
R&D項目風險管理的實證研究
李永忠
(南京理工大學,江蘇 南京 210094)
近年來我國企業特別是高新科技企業紛紛加大了對R&D活動的投入力度,但相對滯后的R&D投資中風險項目的管理方法已經不再適用于如今具有高技術特征的R&D投資的快速發展。故而,文章在深入分析R&D投資中風險項目影響因素的基礎上,提出了不確定環境下的R&D投資項目的風險管理框架,利用QFD軟件平臺上的風險管理框架評估實驗方法,邀請行波型超聲電動機研發中的實驗人員分組進行了風險評估決策對比實驗。最終,對該項目運行的QFD風險管理框架的試驗和評估結果表明,QFD軟件平臺不僅能夠在客戶需求數量及風險類別數量方面為決策者提供較為充足的現實數據還能大大減少決策者執行決策所耗費的時間。對此,文章認為QFD風險管理方法能夠行之有效地影響到決策者決策的執行,可被廣大投資商引為一種靈活有效的R&D項目風險及不確定性管理辦法。
R&D項目;項目風險;風險管理;QFD
R&D是技術創新系統關鍵要素之一,直接對創新系統的知識生產能力產生重要影響,從而關聯到企業技術創新的績效。當今世界各國普遍關注科技工作和科研水平,眾多企業特別是高科技企業紛紛加大了對R&D活動的投入力度。但與高投入形成對比的是,R&D投資的成功率卻較低。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相對滯后的R&D投資中風險項目的管理方法已經不適用具有高技術特征的R&D投資的快速發展。
R&D投資具有高風險、高收益、大規模和高專業性的特點,這些特點決定了對R&D項目進行風險控制的重要性和高難度性。R&D項目中的風險貫穿于項目實施的全過程,對于所有R&D企業而言,如何分析、規避和控制風險是他們必須要面對的問題,這將直接關系到R&D項目的生存和發展。R&D對于一些高競爭產業極為重要,往往涉及如制藥、計算機、通信和國防等高規模、高收益和高專業領域。赫思雷(Hosley,W.)早在1993年就指出,對于此類企業中的利益攸關者(Stakeholders,如物主、消費者、雇員、政府,乃至整個公眾)來說,確保研發活動在目標和方向上正確,并且有效地執行,僅僅是“做正確的事情”(do right things),這不一定能夠保證產品或服務的最終銷售和利潤。在將項目管理手段運用于不同類型的R&D項目時,往往要顧及進度、預算和質量。因此這里還需要考慮另一個關鍵問題——“正確地行事”(do things right)。“企業需要漸進地編制R&D計劃項目,……,企業只應關注其主要目標,這不但要考慮企業在下一個十年應該如何發展之外,還要制定一系列可能的計劃,投資用以增強企業的力量,對潛在的銷售情況、必要的投資和可能的收益做出評估,按照優先次序來安排計劃中的事項。同時,為填補研發空缺,有必要積極開展新的計劃。”

圖1 典型項目生命周期輪廓圖——風險與損失量
一個典型的R&D項目生命周期,在不同執行階段中的風險和相關變量之間的關系也不盡相同。依照美國項目管理協會所給出R&D項目生命周期輪廓圖[1],在項目生命周期的初始階段,因為投資水平相對較低,這一環節損失量很小。然而,風險和不確定性相對
較高。與之對比,在項目的完結階段,隨著人們對未知因素的揭示,項目風險逐漸回落到較低水平。同時,隨著人們逐漸投入必要的資源以完成項目,損失量也穩定增長。風險管理的目的,是找到一套方法,來將整個項目生命周期中的風險和損失量減少到人們可接受的水平。顯然,項目生命周期早期階段的風險管理對于整個項目成敗至關重要。
按照魏德曼等人的觀點,項目生命周期的本質即是人們在項目的概念形成階段會遇到有關未來的最大程度的不確定性。這一階段項目承辦人所采取的路徑,對于項目進展最后的領域、質量、時間和成本有極大的影響。雖然變化也是項目管理的本性屬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人們常常低估其在這一時期的程度和影響。因此,采取一系列步驟來對影響項目進展的實際因素進行評估,這是十分必要的。而項目風險管理是一個正規的過程,我們可以依此系統地識別、評估和預防項目風險。費爾利(Fairley,R.)最早將風險管理進程分為六個步驟:一是識別風險要素;二是評估風險概率及其對項目的影響;三是采取策略來減輕被識別出的風險;四是監測風險要素;五是管理危機;六是從危機中恢復。隨后拉夫特利(Raftery,J.)、格雷(Grey,S.)和伯姆(Boehm,B.)等人將風險管理概括為風險識別、風險評估和風險控制等幾大部分。

表1 企業研發項目成功與否的要素對比
而對于R&D項目來說,其成功的關鍵因素隨項目生命周期變化而改變,這不但關系到該項目的利益攸關者,也關涉到多部門的協作。項目生命周期、利益相關者和多部門協作都面臨眾多風險與不確定性。弗里曼(Freeman,M.)和比爾(Beale,P.)曾經給出衡量項目成功的一些標準,如技術性能、項目執行的效率、管理和組織、個人成長、項目結題的完備性、技術革新和商業投產等。而特里斯(Twiss,B.)在調查了眾多企業研發項目的基礎上,對成功案例與失敗案例之間的重要差異做了如下概括和對比。
從表1不難看出,為了更好地處理R&D項目中的風險和不確定性,需要建立一個將環境要素和組織要素都考慮在內的風險管理框架,R&D項目成功的關鍵執行環節——利益攸關方(客戶、雇員、股東、供應商、合作商、政界人士等)、階段性回溯(Phase-wise review,諸如考察技術性能、技術革新和商業投產等)和增量式實現(Incremental implementation,例如考察項目執行的效率、管理和組織、個人成長、項目結題的完備性等)。但是,以上這些要素在描述R&D項目風險管理框架時,往往不是現成的、充分的。而且在項目研發過程中識別并考慮這些要素,需要運用一種能夠讓R&D項目的利益攸關者都參與的彈性方法,通過產品升級來增進客戶滿意度,并將客戶的要求轉化為設計目標和質量保證。目前國內外專家學者大多傾向運用質量功能展開(Quality Function Dep1oyment,QFD)方法中的質量屋(House of Quality,HOQ)技術完成項目風險要素向成功需求的轉換。QFD是一種面向風險要素的產品改進新產品的有效工具,基本思想是在R&D全過程中,所有活動都由風險要素所驅動,它將風險要素恰如其分地轉換成工程設計人員所能理解的工程指標。圖2展示了運用QFD轉化風險要素的一種解決方案[4]。

圖2 運用QFD轉化風險要素
從已有的風險管理方法來看,我們可以嘗試選擇有效靈活的質量功能展開(QFD)方法來管理R&D項目中的風險與不確定性,因為這是基于客戶要求來設計產品或者服務的系統,其牽涉到所有生產者或者供應商。這一方法使得人們在項目生命周期的早期階段就能識別其中的工程和制造問題,有利于企業及時制定預防策略,進而把客戶的要求整合到風險類別、風險影響和風險策略中。
QFD進程中的所有特征,都與R&D項目中風險和不確定性的管理要素相一致。建立QFD系統來進行R&D項目的風險管理,其最大的優點在于確保制造過程的每一步驟都滿足特定的客戶需求,從而可以預見和避免研發中可能的巨大損失,使得產品開發更為有效,產品質量更加可靠。
具體以三階段風險管理框架為例:在風險評估階段,需要識別的是來自R&D項目中的所有利益攸關者的客戶需求,以及按照重要性程度(Rating of Importance)對客戶需求做出回應。當然,也需要確定R&D項目的風險類別。項目的利益攸關者們必須要在客戶需求和風險類別之間建立這樣一種關系或關系值,然后按照風險類別的重要性排序,以便在下一階段進行分析。在風險分析階段,我們對前一階段所識別到的每一風險類別所帶來的風險及其影響進行分析。前一階段所得到的風險類別的相對權重,可以被用作重要性程度。R&D項目中的所有利益攸關者都能識別到這些類別的風險影響。本階段需要確定風險類別與風險影響之間的相關值,其后,按重要程度排序的風險影響,就能夠被輸出到下一個階段——風險處置。在風險處置階段,經過識別項目的風險類別和風險影響之后,就應該準備相關的風險策略。風險分析階段所產生的按重要程度排序的風險影響以及對應的相關權重,可以被用作本階段的重要性程度。風險策略是在R&D項目的風險影響之上做出的。R&D項目中的所有利益攸關者必須要計算出風險影響與風險策略之間的相關值。本階段所得出風險策略的重要性排序,將被提供給項目的決策制定者。
這里以江蘇某大學與某電動機生產企業共同在研的聯合項目“行波型超聲電動機研發”為案例項目,來考察上述QFD風險管理框架的實施與評估。該大學精密驅動研究所承擔的部分是電動機的機械建模,開發客戶定制的壓電陶瓷設計程式,并幫助協調研究目標。這是一個典型的R&D項目,其中相互合作、有效交流是非常重要的。他們所使用的方法通常是預定的團隊會議、公開的電子郵件和電話交流。
在研究團隊和行波馬達的R&D項目組建成立后,項目運行的QFD風險管理框架正式啟動。與之相關的QFD軟件系統平臺下的實驗和評估也隨之開始。QFD軟件平臺上的風險管理框架評估實驗,主要由編號為#100、#200和#300的三組學生團隊來進行,每組有4名學生。在出席實驗的會議之前,所有的參與者都參加了一個介紹QFD方法和風險管理概念的短期研習班。此外,所有參與者在學習中也拿到了有關行波電動機研發項目案例的藍圖。在該大學裝有QFD軟件的實驗室中已經召開了三場實驗研討會。在實驗開始階段,所有參與者都接受了20分鐘的有關QFD軟件操作的培訓。參與者的任務是建立行波電動機R&D項目的風險評估矩陣。
具體程序如下:①識別客戶需求以及相應的重要性程度,并形成集體意見;②識別風險類別并形成集體意見;③繪制關系值(客戶需求與風險類別之間的關系)并形成集體意見。
QFD軟件平臺要求其集體成員必須親自相互交流。一方面,集體成員能夠自己在風險評估矩陣上進行有關操作,隨后成員之間經過小組討論以達成集體意見。另一方面,他們可以在小組里隨時討論風險評估矩陣,從設計開始到操作結束。在實驗討論會結束后,每個參與者都被要求填寫一份評估調查表。
我們可以基于決策執行和決策理解來分析QFD軟件平臺上的實驗討論結果。
首先,在決策執行方面根據團隊#100、#200和#300分別得出的R&D項目風險評估矩陣,可排列出風險類別序列,行波馬達的R&D項目風險可被分為5大類別:技術風險、支持度風險、方案風險、外部風險和法律風險。這三個團隊所給出的排序類別可知,所有的團隊將外部風險和技術風險歸結排列為最重要的兩個風險類別。3個團隊中,有2個團隊都將外部風險排列首要的風險類別,技術風險其次,只有一個團隊將技術風險列為首要風險類別,外部風險其次。
每個團隊用來搭建風險評估矩陣、計算客戶需求數量以及計算風險類別數量的決策時間,如表2所示。

表2 使用QFD軟件的團隊決策執行匯總
表2是對決策執行的檢測總結。決策時間的T檢驗統計值為-31.81,其絕對值要比表列值=5%時的2.07要大,這表明,QFD軟件平臺上的客戶需求的數量和風險類別的數量有直接關聯,這一結果支持了這樣的假說,風險管理框架下的實現平臺對于決策執行有特定的影響。
對于決策理解的分析,可以從所有參與者的評估問卷反饋的結果中總結得出。圖3、圖4和圖5分別給出了有關參與者個人的學歷與經歷、主觀感受和經驗評估的總結性分析。圖3表明了參與者在群組決策方面具有中等的學歷和經驗,在項目管理和風險管理方面具有稍低于平均水平的學歷和經驗。在圖4中,參與者的反饋顯示,比較積極的主觀感受(平均值以上的,3.0) 特別是使用的便利性和有效性兩項上(高于4.0)。圖5主要說明了參與者積極地評定了經驗評估的等級(均高于3.0),特別是在滿意度以及認同度這兩項上(都高于4.0)。

圖3 個人在QFD軟件上的學識與經驗
通過對項目運行的QFD風險管理框架的實驗和評估,最終的評價結果表明,在客戶需求和風險類別的數量方面,運用QFD軟件平臺的參與者不但能夠得到較為充足的數據,而且所花費時間較少。即使所有參與者在群組決策制定、項目管理和風險管理中個人學識和經歷都是平均水平,從中得出的結果仍然表明預定的風險管理框架的魯棒性和有效性。從評價問卷所采集到的統計數據也顯示,所有參與者都能在主觀感受和經驗評價等方面積極地評估本論文所提出的風險管理框架。在使用便利性、可用性、有效性、滿意度、共識度和實用性等類別上的評價都是非常積極的。所有這些結果都支持這樣的假定,即來自預定風險管理框架的操作實現平臺能夠對決策執行發揮特定的影響,QFD風險管理方法可以作為一種R&D項目中管理風險與不確定性的有效和靈活的方法。

圖4 QFD軟件的主觀感受匯總

圖5 QFD軟件的經驗評估匯總
[1]Wideman,R.and Dawson,R..Project and Program Risk Management:A Guide to Managing Project Risks and Opportunities[C]. 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1998:352.
[2]Fung,R.,Chen,Y.Tang,J.Estimating the functional relationships for 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 under uncertainties[J].Fuzzy Sets and Systems,2006(3).
[3]Halog,A.,Sehuirmann,F.,Rentz,O..Using 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 for technique selection for optimum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mprovement[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01.
[4]孫星.風險管理 [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7.
[5]Akao,Y.&Mazur,G.The leading edge in QFD:Past,Present and future[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Quality and Reliability Management,2003,20(1).
[6]Tottie,M.&Lager,T.QFD-Linking the Customer to the Product Development Process as a Part of the TQM Concept[J].R&D Management,1995,25(3):257-267.
(責任編輯:FZF)
The Empirical Study of R&D Project Risk Management
LI Yong-zho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Nanjing Jiangsu 210094,China)
In recent years our country enterprises,especially high-tech enterprises have increased the investment of R&D activities.But the lagging management in R&D investment for risky projects is no longer suitable for today's rapid development in high-tech R&D investment.Therefore,on the basis of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R&D investment in risky projects,this paper proposed risk management framework of R&D investment projects in uncertain environment.It uses risk management framework for assessing experimental method on QFD software platform,inviting traveling wave type ultrasonic motor development in laboratory personnel to conduct a risk assessment of the decision-making group in comparative experiments. Eventually,the run and evaluation of QFD projects in the risk management framework showed that,QFD software platform can not only provide more adequate data on the real needs of customers and risk categories,but also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execution decision-makers'time consuming.In this regard,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approach of QFD risk management can affect the implementation of decision-makers effectively,and thus can be cited by the majority of investors as a flexible and effective R &D project management approach of risks and uncertainties.
R&D project;Project risk;Risk management;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
F273.1
A
1004-292X(2014)06-0049-04
2014-04-15
李永忠(1969-),男,內蒙古赤峰人,博士后,主要從事企業管理系統與決策支持、項目風險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