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彥青
有的人一坐車,就吐得天昏地暗;有的人一看到血就就會暈倒;有的人一到高處就雙腿發軟,面色蒼白……這是什么原因?暈車:“耳朵”內的平衡被打破
為什么有的人會暈車?桂林市婦女兒童醫院耳鼻喉科醫生廖志鵬介紹,暈車、暈船、暈機又稱“暈動病”。人體受到反復震蕩,會刺激內耳前庭器(內耳前庭器是人體平衡感受器官),進而出現頭暈、嘔吐等癥狀。
出現“暈動病”不用過度緊張,廖志鵬介紹,民間有一些小驗方可以緩解眩暈。比如,把生姜搗碎,敷在手腕脈搏處;或把薄荷油放在鼻孔處,刺激鼻腔,用來轉移注意力,達到緩解的效果。除此之外,也可以服用暈動片來緩解暈動癥狀,但是暈動片有一定的副作用。“除非是暈動病很嚴重的乘客才建議吃。”
暈血:與心理、生理因素有關
有的人見血就暈,甚至想到血也會暈,這就是傳說中的暈血。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鄧日良介紹,暈血癥是一種心理疾病,屬于恐懼癥中的一種。對于此類患者,鄧日良認為,脫敏療法是可以治療的。可
人體“三暈”,你有嗎以讓患者由少到多、由弱變強地見血,逐步降低對血的敏感程度。
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醫師邱全認為,肝氣郁結的人也容易暈血。這類人容易受驚嚇、胡思亂想,因此有可能在看到血液的時候,聯想起一些與死亡相關的事情,以至于出現心情緊張、恐懼情緒。“肝氣郁結的人,可多吃一些疏肝理氣、降肝火、健脾益氣的食物,如香蕉、芹菜等。”
暈高:多是“嚇出來的”
鄧日良介紹,恐高癥和暈血癥是同一性質的,都是心理疾病的一種。主要癥狀表現為,當患者站在高處時,就會產生強烈的恐懼心理,并且會伴有頭暈、惡心、心慌等反應。“這是對死亡本能的恐懼。”鄧日良說。
恐高癥的治療沒有捷徑,只能是通過認知療法,每天站在高處,逐漸適應。但是如果恐高不影響個人生活,則不需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