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純
有一次,我參加了一場演講比賽,自我感覺發揮得很好。可是,成績遲遲不下來。我開始抱怨,比賽成績肯定要暗箱操作,要不然不會這么久不出來。我在憤憤不平中度過了一天又一天。一個月之后,成績出來了,我竟然是一等獎。興奮之余,慚愧自己當初的胡亂猜測。更重要的是,白白煩惱了這么多天。真是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類似的事舉不勝舉,我和朋友說起這種事,她大呼有同感。她在單位負責安全工作,她把“安全無小事”牢記在心。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都是她信奉的格言。她說,有一段時間,她天天晚上失眠,雖然每件事都做到了防患于未然,但還是擔心隨時會出現安全問題。結果是,單位沒有出任何事故,她卻因為擔心頻頻失眠。
我們總是習慣預支煩惱,為還未發生或不可能發生的事煩惱。生活中一半以上的煩惱,都源自于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在生活的儲蓄卡上,如果預支了煩惱,就等于給自己買了一個枷鎖,會讓你無緣由身心疲憊,而且疲憊得沒有一點價值。真正的煩惱,就在那里,你煩,或者不煩,它都在那里;而虛擬的煩惱,本不在那里,你煩,它就真在那里了。
美國著名醫學家奧斯勒教授是個長壽的人,他的長壽秘訣是經常說“今日最好”。只要今天最好,不要為明天還沒有發生的事情憂慮。預支明天的煩惱,只能使今天活得不快樂。
當然,為了明天的快樂,我們還要做好今天的準備。比如精心準備比賽,為了明天的勝利;做好今天的工作,為了明天的安全。只要做好了該做的事,何不高枕無憂地過好今天?
有句話說得好,即使不幸注定要在明天來臨,你也沒有必要今天就為它付出代價。過好今天最重要,煩惱真的來臨時,再去積極面對也不晚。
不去預支煩惱,人生的煩惱就會減少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