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遠
夫子,我一直看得見您。無論是過去的您———歷盡艱辛,周游列國,傳播學識,還是未來的您———孔子學院遍布世界,“圣人”之名當之無愧,更是現在的您———眉頭緊鎖,雙目含淚。
夫子,無論什么時候,總是慈祥的笑。儒雅的面孔中有幾分“范兒”的您,如今卻眉頭緊鎖,雙目含淚,幾分愁苦浮上您的面孔。夫子,您是怎么了?
夫子,您在嘆息么?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您望向遠方———美利堅合眾國,歷史不如中國十分之一的國家,卻有一所世界一流的哈佛大學。您細細觀賞:哈佛的博士生,每三天要“啃”下一大本書,還要交上閱讀報告,哈佛的醫院只是圖書館的延伸。您微笑贊嘆:不愧是一所世界一流大學!您回頭望向您的祖國,那有著五千年悠久歷史的國度,您滿懷期望地看去,微笑卻凝固在嘴角。良久,良久……沒有微笑的贊美,只有那聲回蕩在無數國人心中的嘆息。有人說,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大眾文化鋪天蓋地,電子傳媒日新月異,中國學生且不論讀書風氣,能靜下心閱讀已實屬不易。可是,我們都明白:到底是大眾文化、電子傳媒迷住了心,還是自己放縱了自己?夫子,您怎會嘆息?夫子啊!您該嘆息!
夫子,您為何緊鎖眉頭?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您望向知識的殿堂———校園。夫子,您為何又鎖眉?是因為忙著化妝打扮、約會的“女士”,還是因為整天曠課、打架、打游戲的“男人”?又或是因為家境貧寒,以自身努力考進高校令人敬佩的“貧困生”總是形單影只,而擁有名牌跑車、舉手投足囂張之至的“富二代”卻受盡追捧?再者是攀比現象層出不窮,“月光一族”越來越多,為了談戀愛不惜欺騙父母,詐取錢財的比比皆是?您望向同是知識殿堂的哈佛,卻發現差距萬千,不見華服,不見攀比,不見吊兒郎當,只有匆匆的腳步,堅定寫下的人生篇章。夫子,您又為何鎖眉?夫子啊,您該鎖眉!
夫子,您又為何飽含淚水?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您是看見了什么?是那句“與真理為友”,還是如今那世俗功利的高揚與精神價值的貶值?是那觸目驚心的教育腐敗、屢見不鮮的學術違規,還是那學習、考試中的弄虛作假,各式各樣的論文抄襲?是那因考試而讀書,因分數而學習,還是您的后人早已忘了您所說的真理是治學的終極追求,抑或您的后人已經沒有了“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夫子,您為何含淚?夫子啊,是該含淚!
夫子,請不要哭!
夫子啊,請不要哭!讓我輕輕拭去您眸中的淚水吧!您聽見了么?那年幼的孩童朗誦《弟子規》時稚嫩而堅定的聲音。您看見了么?那素面朝天的女大學生對校園丑陋現象的怒斥。您看見了么?那為追求真理而毅然出家修行的北大才子柳智元。夫子,您還看見了么?國家出臺的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國學經典正逐漸深入人心,國家更為注重的也是學生的素質了么?夫子啊,請不要哭!陽光之下必有陰影,黎明之前總有黑暗,那象征成功的旭日已緩緩升起。儒家學說,國學經典,中華民族,在上一代手中靜默,將會在我們這一代手中怒放!
夫子啊!讓我擦干您的淚,待以后站在您面前,自豪地對您說:夫子不哭,再也不哭!
(本文作者系湖北省老河口市一中學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