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術蘭
(重慶三峽醫藥高等??茖W校,重慶 404120)
內科護理是一門專業性、操作性、實用性很強的臨床專業課程,是各臨床學科的基礎,也是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的必考科目,與其他學科有著密切的聯系,在內容上涉及大量的基礎醫學、診斷、治療等方面的知識,內容較多、涉及面廣、邏輯性強[1]。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護理教育的目的不再著眼于培養單純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生,而是注重學生潛在素質和專業能力的培養,以儲備必需知識、增強適應能力、塑造整體素質為基本出發點[2]。職業教育的職業屬性要求職業教育的教學過程盡可能與職業工作過程保持一致性,因而這一整合將“強迫”教學過程依照職業工作過程展開,以便學生獲得完整的職業行動能力[3]。所謂能力本位(簡稱CBE),指的是一種職業教育和培訓思想。能力本位教育以重視獲得崗位操作能力為目標,提倡以能力為基礎的職業教育體系,其核心是從職業崗位的需要出發,從而確定能力目標[4]。能力本位是職業教育面向未來的選擇,主要特征是以職業能力作為教學的基礎[5],是以培養一線人才的崗位能力為中心來決定教學內容的一種教學模式[6]。能力是人們成功地完成某種活動所必需的個性心理特征,是人的綜合素質在行動中表現出來的實際本領。那么,在實際教學中如何實現能力本位的教育思想,這是職業教育改革迫在眉睫的問題。重慶三峽醫藥高等??茖W校(以下簡稱本校)護理系在內科護理教學中做了嘗試,現介紹如下。
隨機整群抽取本校2010級普通??谱o理1班55名護生為實驗組,2班52名護生為對照組,均為女生,年齡19~22歲。實驗組前兩個學期的學業成績與對照組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實驗組和對照組均由同一教師采用同一教材授課,課程總學時和實驗學時數相同。對照組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實驗組以能力本位課堂設計教學,實驗組的具體設計及應用方法如下。
1.2.1 課前提出相關問題 教師根據教學任務、教學目標,結合護生掌握的理論知識,精心選擇可涵蓋一個系統所講授知識的綜合性病例,以書面文字和幻燈片兩種形式呈現給護生。
1.2.2 要求護生收集相關資料 要求護生根據給出的病例,在課余時間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收集相關資料,包括相關操作視頻、整個模擬過程中需要的儀器設備目錄、相關操作流程等。對收集的資料進行整理分析,做好情景模擬練習的準備。
1.2.3 情景模擬演練階段 如設置情景:對一位心律失常病人進行心電監護時,突然看到心電監護儀上的P波消失、QRS波也消失,在對病人進行體檢時其無意識,脈搏摸不到,血壓也測不出,作為一名護理人員,此時你該怎樣做?護生分組進行角色扮演,分別扮演醫生、護士、病人、陪護,設置護理場景,演示整個救護過程,在此過程中教師不斷提出問題,如該病例有哪些護理診斷?首要的處理措施是什么?在除顫后,下一步又該做什么?整個過程中,護生以護理程序為主線進行情景模擬演練,任課教師全程給予指導。
1.2.4 教師對護生的模擬演練進行總結 模擬演練結束后,教師組織護生對該病例所涉及的操作技能及理論知識進行總結,引導護生理論聯系實際。指出每組護生的優點和存在的不足以及解決辦法,并向護生介紹護理新進展,以便護生查閱資料[7]。
(1)成績評價。實踐教學結束后,采取相同的評分標準對兩組護生進行操作技能考核,采取隨機抽簽的方式決定考試操作項目。本門課程結束后,統一命題,實行考教分離,同時對兩組護生進行理論測試,閱卷采用流水作業的方式,比較兩組護生的考核成績。(2)教學評價。課程結束后,采用自行設計的問卷對實驗組護生進行能力本位課堂設計教學效果的調查,調查問卷統一發放,當場回收,共發放問卷55份,回收有效問卷55份,有效問卷回收率100%。
用SPSS12.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樣本均數比較采用t 檢驗。
采用能力本位課堂設計教學的護生在操作技能和理論測試中的成績均明顯優于采用傳統教學法的護生(P<0.01)。兩組護生考核成績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護生考核成績比較(±s,分)

表1 兩組護生考核成績比較(±s,分)
?
調查結果顯示,采用能力本位課堂設計教學有利于提高護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獨立解決問題能力、護理評估能力、理論聯系實際能力。實驗組護生對能力本位課堂設計教學效果的評價見表2。

表2 實驗組護生對能力本位課堂設計教學效果的評價[n(%),人]
從表1可以看出,采用能力本位課堂設計教學的實驗組護生,其理論成績明顯高于采用傳統教學的對照組護生(P<0.01)。在能力本位課堂設計教學過程中,要求護生收集相關資料,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護生對理論知識已經做了預習,后期學習起來就會比較輕松,理論知識掌握也就比較牢固。
從表1可以看出,采用能力本位課堂設計教學的實驗組護生,其實踐技能成績明顯高于采用傳統教學的對照組護生(P<0.01)。因為能力本位課程教學設計所構建的是一個與職業能力緊密相關的行動體系。在這個行動體系中,護生作為學習的主體,以實際職業情境中所需要的職業能力的獲得為目標,可在模擬職業情境的學習中去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
從表2可以看出,89.1%的護生認為能力本位課堂設計教學有利于提高自主學習能力,76.4%的護生認為有利于提高獲取信息的能力。在能力本位課堂設計教學實施過程中,在課前提出相關問題,要求護生利用課余時間收集相關資料,并對資料進行整理分析,使護生獲取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得以提高。
從表2可以看出,85.5%的護生認為能力本位課堂設計教學有利于提高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81.9%的護生認為有利于提高護理評估能力。在能力本位課堂設計教學的情景模擬演練環節中,“護士”需根據“病人”的表現全面評估“病人”的病情,明確“病人”存在的主要健康問題以及該怎樣處理。因此,極大地提高了護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護理評估能力。
從表2可以看出,83.7%的護生認為能力本位課堂設計教學有利于提高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能力本位課堂設計教學是將內科護理技能的學習設置到真實的內科護理情境中去,使護生有在臨床實際工作的真實感。因此,有利于護生將所學知識融于實際工作中,縮短課堂教學與臨床實際工作的距離,使護生在接近臨床的情景中進行內科護理知識和技能的學習、訓練,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能很容易地遷移到以后的護理工作中,使護生很快適應臨床工作。
從表2可以看出,有81.9%的護生認為能力本位課堂設計教學有利于提高交流溝通協作能力。在能力本位課堂設計教學的情景模擬演練環節中,護生通過扮演不同角色,培養了交流溝通和團隊協作能力。
能力本位課堂設計教學解決了無限學習內容與有限教學時間的矛盾,適應了當今迅猛發展的醫學科學對醫學人才終身學習和自我發展能力的需求[9]。高職護理教育肩負著培養實用型、技能型護理人才的重任[10],要培養符合市場需求的高素質技能型護理人才,應在護理教學中推廣能力本位課堂設計的教學思想,從職業崗位的需要出發,確定能力目標。內科護理教學的改革還需要在探索中不斷總結經驗和教訓,并逐步完善和發展。
[1]宋卓,畢紅霞,劉琰.行為引導型教學法在內科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現代醫生,2009,47(24):175-176.
[2]孫一勤,李瑩,陳三妹,等.“遞進式模擬”實驗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探索[J].護士進修雜志,2009,24(12):1075-1077.
[3]李保存,賈國倩.能力本位課堂設計在內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0,24(9):2417-2418.
[4]李沐,金莉.基于能力本位的護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核心能力研究現狀[J].護理學報,2011,18(5B):8-10.
[5]徐紅,王開貞. 高職護理專業能力本位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衛生職業教育,2010,28(11):63-64.
[6]李娜.由能力本位向素質本位轉變在高職護理教育中的實踐探索[J].衛生職業教育,2012,30(6):77-78.
[7]汪芝碧,黃雪玲,郭繪.仿真情景模擬教學法在內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重慶醫學,2010(19):2684-2685.
[8]陳錦秀,葛莉,陳兆華,等.能力本位特色護理實踐教學的質性研究[J].華北煤炭醫學院學報,2010,12(2):258-259.
[9]陳才,洪芳芳.能力本位教學模式在康復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9,15(5):494-495.
[10]張艷艷,吳芳.基于能力本位的社區護理課程教學探究[J].職教論壇,2011(11):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