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虎宋繼權?夏 敏高婷婷
230例慢性蕁麻疹患者皮膚變應原點刺試驗結果分析
高 虎1宋繼權1?夏 敏1高婷婷2
目的: 明確武漢地區慢性蕁麻疹患者變應原種類。方法: 采用標準化皮膚點刺試驗方法對230例慢性蕁麻疹患者進行10種變應原檢測。結果: 受試者變應原粉塵螨陽性率最高占80%;其次是海蟹、海蝦、花粉、花生、狗毛上皮,分別占44.35%、36.52%、28.26%、26.96%和21.30%。結論: 本地區變應原以粉塵螨最常見,慢性蕁麻疹患者應盡可能避免接觸含塵螨較多的環境。
慢性蕁麻疹; 變應原; 皮膚點刺試驗
慢性蕁麻疹病因非常復雜,絕大部分患者找不到原因,目前臨床治療比較困難。為了解慢性蕁麻疹中常見變應原的種類,我們采用我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變應原試液,對我院皮膚科門診230例慢性蕁麻疹患者進行了10種變應原檢測,現報道如下。
1.1 病例資料 230例患者均為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皮膚性病科門診就診的慢性蕁麻疹患者,其中男100例、女130例;年齡4~79歲。入選標準:①風團陣發性復發或持續性復發(在24 h內消退),病程持續6周以上者;②非物理因素(壓力、震動、冷、熱、光、水、運動)所致的蕁麻疹;③與藥物無明顯相關的蕁麻疹患者;④排除下列疾病史:慢性扁桃體炎、慢性口腔疾病、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風濕熱、惡性腫瘤、甲狀腺功能亢進或減退、肝病、腎病、嗜酸粒細胞增多綜合征。實驗前3天內未用過抗組胺類及糖皮質激素藥物。
1.2 操作方法 (1)以組胺做陽性對照,生理鹽水做陰性對照,生理鹽水搽拭受試者前臂屈側皮膚后,將陰性對照各種變應原點刺液、陽性對照順序依次滴在已清潔的前臂屈側皮膚上,每2滴間距離不小于2 cm,以防止反應紅暈互相融合;(2)點刺時,避開血管,繃緊皮膚,將點刺針透過液滴,垂直刺入皮膚,對每種試液應更換新的點刺針;(3)2~3分鐘后用棉簽拭去皮膚上的殘留液,注意不要混合相鄰液滴;(4)10~15分鐘后觀察實驗結果。
1.3 結果判定標準 根據變應原點刺液與陽性對照所致丘疹面積之比判定反應級別:(1)比值為0~25%或與陰性對照相同者為(-);(2)比值為26%~50%者為(+);(3)比值為51%~100%者為(++);(4)比值為101~200%者為(+++);(5)比值為200%以上者為(++++)。
230例患者接受10種變應原皮膚點刺試驗結果呈陽性反應者191例,陽性率為83.04%。見表1。

表1 230例慢性蕁麻疹患者變應原皮膚點刺試驗結果
蕁麻疹是由皮膚、黏膜小血管反應性擴張和通透性增加而產生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主要表現為風團。慢性蕁麻疹是指蕁麻疹每天或幾乎每天發作,持續6周或6周以上,可分為物理性蕁麻疹、蕁麻疹性血管炎和慢性特發性蕁麻疹,前兩者常存在明確的誘因或基礎疾病,后者常常難以找到確切的病因,占慢性蕁麻疹的70%~80%,人群中發病率為0.1%~3.0%,1治療困難,遷延反復。大多數學者認為慢性蕁麻疹可由機體接觸變應原后發生I型和III型變態反應及非變態反應致病。
大約有15%~25%的人一生中至少發生過一次蕁麻疹。隨著經濟的發展,工業化程度的增強,生活環境中變應原性物質逐漸增多,慢性蕁麻疹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積極尋找并避免變應原是防治慢性蕁麻疹的重要技術手段。皮膚點刺試驗(skin prick test,SPT)是近年來用于檢測過敏原的方法,因其價格便宜、操作簡便、特異性高、安全可靠、適于各年齡等優點,在國內外廣泛應用。加拿大2000年進行的一項全國范圍的慢性蕁麻疹診治模式的問卷式調查中,100%的變態反應學家和50%皮膚病學家把皮膚變應原點刺試驗作為診治慢性蕁麻疹患者時首選的輔助檢查。2
本研究用皮膚點刺試驗對武漢市230例慢性蕁麻疹患者進行了變應原檢測,結果變應原檢測陽性率83.04%,與廣東蔡碧珊等3報道一致。地理環境和氣候的不同,各地區誘發慢性蕁麻疹的變應原差異很大,本研究組中陽性率最高的為粉塵螨(80%),這可能與武漢市近年來在進行大規模城市建設有關,大規模的城市建設產生了大量的粉塵。粉塵螨過敏原主要與直徑大于20μm的灰塵顆粒有關,汽車廢氣污染增多、廣泛使用空調及室內空氣不流通等因素使螨蟲濃度增加。食入性變應原中海蟹、海蝦分別占44.35%、36.52%,高于其他文獻報道,這可能與武漢當地飲食習慣相關。皮膚點刺試驗檢測慢性蕁麻疹的變應原有較高的檢出率,能為患者進行行為干預和進一步的脫敏治療提供可靠依據。
1奧多姆RB,詹姆斯WD,伯杰TG.安德魯斯臨床皮膚病學.徐世正,譯.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156-167.
2 Sharma JK,Miller R,Murray S.Chronic urticaria:a Canadian perspective on patterns and practical management strategies.J Cutan Med Surg,2000,4(2):89-93.
3蔡碧珊,梁春梅.124例慢性蕁麻疹患者皮膚變應原點刺試驗結果分析.嶺南皮膚性病科雜志,2008,15(5):262-264.
(收稿:2012-07-09)
Analysis of allergens on 230 patien tsw ith ch ronic urticaria
GAO Hu,SONG Ji-quan,XIAMin,et al.Zhongnan Hospital ofWuhan University Wuhan,430071
Objective:To detect the type of allergen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urticaria in Wuhan.Methods:Ten kinds of allergenswere detected with skin prick test in 230 patients with chronic urticaria.Results: The total positive rate of 230 cases was 83.47%.The positivity rate of dustmite was highest,accounting for 80%,followed by sea crab(44.35%),shrimp(36.52%),pollen(28.26%),peanut(26.96%)and dog dander epithelium(21.30%).Conclusion:The dustmite is themost common allergen in Wuhan and the patientswith chronic urticaria should avoid contacting dustmites as far as possible.
chronic urticarial;allergen;skin prick test
1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皮膚性病科,武漢,430071
2武漢市第一醫院皮膚科,430071
?通信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