尕松代吉 青海省玉樹州畜牧獸醫工作站 815000
豬鏈球菌病是由多種鏈球菌引起的一種傳染病,其病原多為C、D、E、L等群鏈球菌,在世界各地廣泛存在。我國發生的豬鏈球菌病主要由C群和D群引起,自1991年首次發現豬鏈球菌2型存在以來,最近幾年有逐漸增多的趨勢,因此對于豬鏈球菌防治的研究有重要意義。
(1)易感性。鏈球菌的易感動物較多,對于豬來說,不同性別、年齡和品種都可能感染。剛斷奶的仔豬易感,大豬和哺乳期母豬發病較少。相比較而言,母豬較易感染是因為體內隱匿著豬鏈球菌,有可能只是攜帶者,沒有表現出臨床癥狀,或者表現出臨床癥狀后變成豬鏈球菌攜帶者。人感染豬鏈球菌主要與職業相關,與豬或豬肉接觸密切的人感染豬鏈球菌的概率遠遠大于其他人群。
(2)季節性。豬鏈球菌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多發生在養殖條件較差、氣候炎熱的夏秋季節。7~10月份容易大面積流行,而且傳播迅速,死亡率較高。該病一般呈地方性流行,新疫區及流行初期多表現為腦炎和急性敗血癥型,病期短,死亡率高;老疫區及流行后期多表現為關節炎和淋巴結腫型,傳播慢,發病率及死亡率都較低。
病豬和死豬是豬鏈球菌病的主要傳染源。豬鏈球菌亦可廣泛存在于健康豬的鼻腔和扁桃體內,通過多種途徑進入宿主,主要為呼吸道和消化道,也能夠經過黏膜及皮膚創傷感染,人主要通過傷口感染。
根據臨床癥狀表現,豬鏈球菌病可以分為4種類型:敗血癥型、腦膜炎型、化膿性淋巴結炎型和關節炎型。實際臨床中,病型既可能單獨發生,也可能混合發生。
(1)敗血癥型。敗血癥型為急性感染,可導致豬在數小時內死亡,有些豬并沒有任何臨床征兆突然死亡。急性感染表現為體溫突然升高至42℃,抑郁、厭食和疲倦,后期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道感染。如不能及時治療,會在1~3天內死亡,死亡率高達80%~90%。
(2)腦膜炎型。腦膜炎型癥狀常見于哺乳仔豬和剛斷奶仔豬,患豬體溫升高至 40.5~42℃,不食、便秘、鼻流黏性鼻涕,隨后表現出一些神經癥狀,如尖叫、抽搐、磨牙等,甚至可能昏迷不醒,病程一般為 1~2天。
(3)化膿性淋巴結炎型和關節炎型?;撔粤馨徒Y炎型和關節炎型多為亞急性或慢性,病程長,且癥狀相對緩慢,其中化膿性淋巴結炎型一般不引起死亡。
急性敗血型表現為血液凝固不良或者不凝固,皮下、腹膜和漿膜出血,鼻腔、喉頭及氣管黏膜充血;肺腫脹、充血,全身淋巴結腫脹、出血,顏色變暗,心包有時有淡黃色積液,心內膜出血;脾腫大、出血,有時可增大3倍,色暗紅至暗黑;腎腫大、出血;胃及小腸黏膜充血、出血;漿膜腔、關節腔有時出現滲出物;腦膜充血或出血。腦膜炎型除以上癥狀外,仍表現為腦膜充血和出血,腦膜下有時可見積液,腦組織病變有點狀出血。關節炎型個體瘦弱,內臟病變不明顯,關節腔內腫脹,充滿透明乃至黃色膠凍樣粘液和滲出物,淋巴結腫脹明顯。
由于豬鏈球菌是一種人獸共患病原菌,所以一旦發現疫情應當早隔離、早報告、早治療。獸醫部門應當建立健全疫情報告制度,嚴禁屠宰病死豬及轉運、銷售病死豬。加強飼養管理,保持豬場擁有通風良好、清潔干燥的環境。采取免疫預防與藥物治療相結合的方法,減慢病菌的擴散,防治疫情暴發。患豬自愈后機體將產生足可抵御鏈球菌再感染的免疫力,因此應用疫苗進行免疫接種對預防和控制該病傳播具有顯著效果。
對于豬鏈球菌病可以采用抗菌類藥物治療。當分離到致病鏈球菌后應立即進行藥敏試驗,根據試驗結果選出特效藥物進行治療,其中青霉素和土霉素對豬鏈球菌病較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