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公路工程路面路基壓實施工技術是一項具備專業化、技術性以及制約特點的工程,在公路整個施工體系中占據了關鍵位置,同時發揮著協調連接作用。文章主要分析了公路工程中路面路基的重要性,路面路基壓實度基本檢測施工方法,公路工程路面路基壓實施工技術,控制公路工程路面路基壓實施工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公路工程;路面路基;
1 公路工程中路面路基的重要性
1.1 有效提高了公路路面的強度,利用壓實技術對路面路基進行施工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為了對施工成本有效控制,在設計路面時,一般都將路面設計的比較薄。由于這一現象,路面壓實度的施工質量將會對路面強度的高低造成重要影響,因此,施工單位對路面強度和路面路基的壓實度之間的關系應當科學把握。
1.2 路面路基良好施工可以確保路面的穩定性。針對公路路基施工來說,假如壓實度比較小,那么在公路的施工材料之間就會產生較大孔隙,這樣非常容易滲入雨水,降低了公路中的土壤成分的強度,這樣的情況下由于公路受到外力荷載的影響,產生路面變形的問題,降低了公路的穩定性。可見,路面路基壓實施工的良好性有效保證了路面的穩定性。
2 路面路基壓實度基本檢測施工方法
2.1 灌砂法
灌砂法是在施工現場鋪面應用的主要路基壓實操作手段,利用密度噴灑、體積適配的砂質顆粒將待測圓洞的容積填滿,進一步對實際圓洞的體積進行測算。這一測試方法具有較低的鋪設成本、操作簡便、精準度極高,在測試公路基層、度量夯基體積以及檢測砂石層壓實度中應用廣泛,需要注意的是在填石路堤、拱形橋基鉆洞等具備填充大孔隙操作的施工工程中并不適用。
2.2 核子法
核子法根據是測量土壤層的分子對放射性物質產生的親和性,通過在土層或者路基表層投放放射物進而吸收待測分子的質量核子,有效對其密度與含水量進行測試,最終計算獲得施工路基的壓實度,之后組織路面路基壓實操作。我們知道,放射性物質會極大危害人體與自然環境,因此在現實測量中,必須對工作人員采取嚴格的安全保護措施,配置有關的應急輔助人員,并且最大程度上減少對周圍環境的破壞。
2.3 環刀法
環刀法是傳統的土方法,操作簡便、效率很高,可是由于其具有極低的技術屬性和精準度,因此出現了較為單一和固定的適用范圍,僅是在對細顆粒無機纖薄土層進行測試時可以表現其優勢,不能用于相對穩定結構的厚實土層。所以在實際檢測路基壓實度并且實施壓實操作時,工作人員在選擇過程中應具有靈活性,力爭實現合理、集約和實效。
3 公路工程路面路基壓實施工技術
3.1 路面路基填土壓實技術
3.1.1 過濕土質的壓實要求
對于過濕土質來講,應當根據設計壓實度的要求,綜合設計給出的數據,實行2%-3%的實際降壓壓實;降低土層的天然稠度至1.1之下,控制液限超過40,對下路床實行填料操作時,應當符合壓實輕型要求;積極改善填料性質,可在土中使用加大使用生石灰的量,也可以加固新型的吸水材料。
3.1.2 黃土路面路基的壓實要求
對于黃土路面路基的壓實技術來講,應當盡可能利用土中的水分持續實行固結擴大對壓實土體功效進行擠密,有效加固黃土土質,確保獲得最好的黃土路面路基壓實效果,其中要求30遍左右的沖壓次數,要想保障最佳的含水量,實施路堤邊沿壓實時應當保證比較緩慢的速度,避免施工機車向路堤下滑,針對掉頭產生的褶皺問題應當安排二次反壓。
3.2 處理各種橫坡基底技術
3.2.1 當橫面坡度不到1:5時,可以直接實行建筑路堤,同時應用擋墻或者漿砌片石有效防護路基。
3.2.2 當橫面坡度在1:5到1:2.5時,需要在自然地面上挖超過2米的臺階,假如基底面具有較薄的覆蓋層應當首先將其進行清除之后再挖臺階。
3.2.3 當橫面坡度超過1:2.5時,需要檢算整體路堤基底與下層滑動的穩定性,保證抗滑動系數超過規定中的規定數值。針對不符合規定的基底要聯系不同情況設計不同的支檔。具體防護措施:
植物對土壤發揮了極好的固定作用,能夠有效避免水土流失,因此對路基邊坡實行設計防護時,常常利用植物作為防護設計。其中在植物防護設計中還劃分:骨架防護、空心塊防護、混凝土錨桿框架防護。
植物骨架防護:在較為松軟的地質并且嚴重風化的巖石邊坡中應用,利用植物骨架防護能夠有效避免邊坡由于雨淋的侵蝕進一步產生溝槽,這種防護設計在風化的邊坡地質層中發揮了穩固的支撐作用。
植物空心塊防護:一般在完全被風化的巖石路基邊坡中應用,這一防護設計普遍應用六邊形的預制混凝土空心塊分割邊坡為小塊之后實施防護支撐,這一設計方法能夠對雨水的侵蝕進行很好的抵抗,對于支撐邊坡也體現出了極好的穩定性,因此,這一防護設計不但美觀還施工簡便,并且獲得更好的防護效果。
植草混凝土錨桿框架防護:通常在沒有不良結面或者沒有經過風化破碎的巖石邊坡進行應用,這一方法不但有效防止了邊坡由于開挖卸荷帶來的破壞楔形,同時還有效保護了骨架植草,體現出造型方便、美觀綠化等優勢。
3.3 實行夯實工作
實行夯實,一定應用較高技術含量的夯實機,把8-40噸的夯錘吊至6-20米的高度,促使其自由進行落下,有效沖擊夯實地基,進而不斷結合土層與內部空隙,避免溢出氣體和水,幫助地基實現緊密結實,強化地基的承載能力,獲得更加緊湊的路基土粒,保證路基的結實程度可以獲得最佳水平。
4 控制公路工程路面路基壓實施工的有效措施
4.1 控制施工材料含水量
確定路基含水量是土的擊實試驗。含水量多少會直接影響路基壓實度,過低或者過高的含水量都會造成壓實度過低。只有控制路基材料含水量才能夠保證獲得最佳的壓實度,由于施工中對各種施工材料含水量的最好狀態很難進行保證,因此一般控制含水量在±2%時組織壓實施工。計算加水量公式為:
其中含水量是M,最佳土壓實含水量是W1;土原來的含水量是W2;需要加水的土的質量為Q。
4.2 控制材料配比
在施工中非常關鍵的環節便是材料配比。在路基混合材料中,伴隨著逐漸增大的土含量,壓實以后的容量會逐步升高,進一步出現虛漲的現象。必須在壓實之前非常重視混合料的配比,利用制作混合料不同配比的壓實樣品,同時在現場實行控制對比,進一步獲得材料的最佳配比。此時也需要對混合料中存在的活性氧化物進行抽查,在保證均勻的混合物材料配比的前提下,充分了解材料的化學物理特點,及不均勻的活性氧化物含量與混合料劑量影響土壤的穩定性和強度。因此,要控制壓實之前外摻料的配比。
4.3 控制均勻的材料
外摻料含量比例會對壓實度穩定性產生較大影響。在施工過程中利用單位面積定量法保證材料均勻。當前較為常用的是多次鏵犁翻拌,帶有強制特點的破碎拌以及連續大面積作業,可以有效保證較高的均勻程度。
5 結束語
綜合分析,在公路路面路基施工過程中,需要采用適合自身發展的技術手段,路面路基應用壓實技術,不但可以使密實度符合有關要求,并且保證路面路基具備一定的強度和穩定性,有效提高了公路工程路面路基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王進.關于公路路基施工技術的討論[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1,(17).
[2]夏繼榮.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壓實施工技術措施分析[J].科技創新導報,2012,(14).
作者簡介:路鵬(1984,4-),男,籍貫:河北邢臺人,職稱:助理工程師,學歷:本科,主要研究方向:公路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