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衛東 武智曉
摘 要:農村公路路網中的橋梁是廣大農村地區重要的交通基礎設施,農村公路橋梁不同程度出現破壞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構成嚴重威脅,同時制約了社會經濟的發展。文章對農村公路危橋現狀進行了調查分析,并對改造工作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農村公路;危橋;措施
1 區位與現狀
伊川縣位于洛陽市南部,全縣轄15個鄉鎮,372個行政村,總人口75萬,土地面積1243平方公里。伊川縣資源豐富,目前已探明的礦產達37種之多,主要有煤、鋁礬土、磷礦石、花崗巖、鐵礦石、石油等。伊川是中原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現存古文化遺址72處,古墓葬20處,其中二程墓、范仲淹墓、邵雍墓、土門仰韶文化等6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境內交通主要有焦枝鐵路43.9公里,鄭少洛高速、二廣高速、寧洛高速等高速公路160余公里,加上省道干線公路及縣、鄉公路,全縣公路總里程669公里,其中農村公路縣道、鄉道共計330余公里和為數眾多的村村通公路。
在伊川農村公路路網中,共有橋梁164座,5829.48延米。近年來隨著農村公路進程不斷加快,大大改善了農村群眾出行條件,但仍存在著橋梁技術狀況欠佳、舊橋數量眾多、存在安全隱患橋梁較多等現狀,在調查中發現,現有四類危橋15座,五類危橋18座,占橋梁比例20%之多。
2 危橋主要類型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危橋主要有以下幾種:
(1)上部結構損壞(圖1):石(磚)拱橋是我縣農村路網中較常見的一種橋型,多存在于鄉道、村道上,以中小型橋梁居多,這類橋梁最常見病害主要有:主拱圈拱頂下部或拱腳上部橫向裂縫、縱向裂縫;腹拱推力過大、施工質量差造成的腹拱圈開裂;橋面滲水進入實腹填料,最終引起拱頂側墻開裂、外傾位移等;雙曲拱橋存在病害較為普遍的是拱軸線跨中下撓嚴重、拱波頂部沿橋的縱向裂縫、主拱圈拱腳上緣橫向裂縫、拱肋混凝土保護層剝落等。
(2)下部基礎損壞(圖2):農村公路中的橋梁基礎多為擴到基礎,重力式橋臺。由于建造年代早,在沒有大型機械的情況下,有的基礎并沒有真正挖到位,地基承載力不高,建造標準偏低,在現今交通流量增大,超載車輛增加等各種因素影響下,造成墩臺基礎的沉降、變形,還有些基礎本身埋置深度較淺,受河水沖刷而形成掏空現象。
(3)支座損壞:調查發現,空心板橋梁多采用板式橡膠支座,在實際施工中支座往往是橋梁中容易忽視的部分,支座的安裝很不規范,隨意性較大,容易造成結構受力變化,使局部承壓增強,造成支座損壞,最終影響橋梁使用性能。
(4)橋面鋪裝損壞:橋面鋪裝起著分布車輪的集中載荷,保護橋梁免受雨水侵蝕等作用,當施工中鋪裝層厚度不均、鋼筋網布設不規范時,混凝土在收縮變形及沖擊力下易在薄弱處產生裂縫、破損,如果修補不及時就會形成橋面大面積坑槽,導致梁板破損,橋梁功能降低或喪失。
(5)伸縮縫損壞:伸縮縫主要是為了滿足橋梁上部結構變形的需要,在調查中發現伸縮縫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損壞現象,如伸縮縫錨固混凝土開裂、破損,伸縮縫中橡膠條老化開裂,鋼梁銹蝕、斷裂等,當伸縮縫成槽狀損壞時就會形成跳車現象,對橋梁造成危害。
(6)欄桿、扶手缺損:調查中發現欄桿、扶手人為損壞嚴重,再就是護欄由于長期受風雨侵蝕導致鋼筋銹蝕膨脹,使混凝土開裂剝落。
圖1 側墻受填土及車輛荷載壓力向外膨脹,隨時有到塌的危險
圖2 橋臺基礎裸露且沖刷脫空
3 橋梁損壞原因分析
3.1 建設標準低、超負荷運行
調查中發現,這些四、五類危橋大多建于上世紀七十年代,有些橋梁由當地村委組織村民自行建造,基本由當地一些木匠、泥水匠等“土工程師”設計建造,由于沒有系統的專業知識,大家憑借的的是一些基本常識,材料也是就地取材,能省就省,使橋梁承受力、使用年限都非常有限。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交通量的不斷增大,特別是一些大噸位超載車輛的通行,使得橋梁超負荷工作,對橋梁損害也很大。
3.2 遭受自然侵蝕、水毀和人為破壞
由于長期遭受大自然風霜雨雪的侵蝕及洪水沖擊,橋梁結構產生各種病害或出現缺陷,加之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和河道內違規挖取河砂等人為的破壞,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加劇了橋梁的老化破損。
3.3 部分橋型不適應當前車輛荷載要求
隨著農村公路交通運輸的日益增大,部分橋型由于本身結構整體性較差,設計載荷偏低、病害率高,已不適應當前公路重載交通要求,如磚石拱橋、雙曲拱橋,在長期反復的重載荷作用下,出現多種病害,危害行車安全。
3.4 橋梁養護管理不到位、不及時
由于受養護管理體制、資金等因素的影響,大部分農村公路橋梁養護不到位、不及時,橋梁主要構件或附屬設施出現缺損及磨耗老化后,得不到及時養護、修補、更新,技術狀況逐步下降。
4 公路危橋的改造與應對措施
4.1 加強公路危橋巡查、監測與實地勘察
當橋梁經檢測鑒定為危橋后,行業主管部門首先要考慮的是安全問題,并將其對公共交通影響的嚴重性、范圍等進行評估,加大巡查力度,加強實地勘察,進行實況分析,找出病害形成的原因,根據勘察結果及數據,尋求合理的解決辦法及改造措施,明確加固總體目標及設計意圖,并制訂詳細的施工組織方案。如無加固必要,及時申請改建、重建項目。
4.2 運用新的施工工藝和方法
加固施工工藝是保證方案實施的技術環節,其技術指標與新建橋梁有較大不同,應結合各橋梁實際特點采用不同的工藝,針對不同類型危橋,采用不同措施,探求新工藝,采用新材料,使用新方法,綜合考慮技術可行性、經濟合理性等,使危橋的技術性能得到有效提升。
4.3 積極籌集改造、養護資金
資金不足已成為制約危橋改造、養護順利進行的重要問題,要進一步拓寬資金籌集渠道,通過上級爭取、財政補貼、社會捐助等方式,廣泛籌集資金,專款專用,根據橋梁的實際情況,科學制定計劃,并嚴格按照計劃及時進行大中修或改造,確保橋梁使用安全。
橋梁的安全使用是公路的生命,加強其管理工作,對促進公路交通的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以確保橋梁結構安全,實現公路橋梁安全暢通為目標,為農村交通運輸提供優質、安全、暢通的公路環境,更好的為城鄉建設服務。
作者簡介:曹衛東(1980.1-),男,河南洛陽,助理工程師,本科,研究方向:公路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