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明甡 楊志業
摘 要:以三門核電化學樓內通風系統調試中出現的排風量不足問題為研究對象。運用分析推斷與現場實查相結合的方法將風量不足問題的主要原因歸結為建筑不規范、設計不合理、測量誤差及環境滲透影響四個方面。針對四種原因因地制宜的制定解決方案。對問題分析結果及處理方案總結為經驗反饋,為其它通風系統的調試工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三門核電;通風系統;排風量
1 引言
廠房的通風系統負責引出廠房內有害的廢氣,引入新鮮空氣,控制廠房的溫度、濕度,維持房間的正負壓等。三門核電化學樓通風系統在調試中出現了排風量不足情況,通過分析查找問題原因,針對原因制定解決方案,目前該通風系統已正常運行。通過對特定通風系統風量調節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總結形成經驗反饋,對電廠其它通風系統的調試工作提供參考。
文章分為四個部分。首先對化學樓的通風系統進行簡介,其次對調試中出現排風量不足的情況進行說明、分析結果及實施方案的介紹,接著以該問題為例總結經驗反饋,最后為結束語。
2 化學樓通風系統介紹
三門核電化學樓為三層封閉式建筑,主要用于油、水、氣樣品的分析與測定。化學樓二層內的實驗室需要處于負壓狀態,避免實驗樣品、化學試劑等污染源對在房間內的工作人員造成傷害。
化學樓二層房間設置了一套排風系統,各房間排風經風管匯總到通風豎井,再由安裝在化學樓屋面的2臺容量為100%的排風機排出。房間內的排風系統與通風柜排風系統設置連鎖自動控制系統,保證房間總風量不變。化學樓二層各房間的送風由兩套變頻多聯空調系統提供。
3 通風系統排風量不足
3.1 情況介紹
在通風系統可用的情況下進行風量測量與平衡,確保各房間內的通風量滿足設計要求(誤差在±10%范圍內)。排風管線上的風閥處于全開位置時,測量每個房間內排風量。設計風量為15480m3/h,實測量結果為8988.8m3/h,實際排風總量嚴重不足,僅為設計風量的58.1%,遠遠超出±10%的誤差范圍。
3.2 原因分析
在排風機滿足設計要求的前提下,引起系統排風量不足的主要原因是系統存在漏點,即存在“漏風”現象。通過現場排查及查閱設計文件等,排風量不足問題的原因歸納為以下四個方面。
3.2.1 建安不規范。化學樓通風系統在建安階段施工方沒有嚴格的遵照設計文件與相應施工標準導致通風系統存在缺陷漏點,調試中出現排風量不足的情況。通風系統中建安不規范的“重災區“主要為以下三方面。
風管制作不合格。系統中風管采用0.7mm厚的鍍鋅鐵皮制作,在制作過程中部分風管存在變形、扭曲、咬口開裂等現象。
風管與風閥、散流口連接缺陷。通風系統中的風閥與風管之間通過法蘭連接,安裝中部分法蘭連接螺栓漏裝、少裝,缺少法蘭密封墊片,連接螺栓緊固不均衡等,這些都會增加漏風量。
通風豎井漏風。通風豎井為混凝土結構,磚塊間存在縫隙、孔洞。在排風管與通風豎井硬性連接處,混凝土排風豎井沒有將風管完全包裹住,兩者間存在的縫隙。
3.2.2 設計不合理。化學樓通風系統設計方面存在不合理處主要為將隔離風閥的隔離效果理想化。系統的排風由2臺100%的并聯排風機提供,一用一備。兩臺排風機吸風口處各有一個隔離風閥。風機運行相應的風閥開啟,反之,風機停風閥關閉。實際上風閥關閉時并不能完全的起到隔離作用,即其中一臺風機運行時,會有少部分風量從另一臺風機排出口吸入,減少了房間內的排風總量。
3.2.3 測量方法
風量的計算公式為:Q=V·S,其中V為風速,S為通風面積。往往在風速與通風面積的實際測量中存在測量誤差,影響風量計算結果。這種誤差主要來源三個方面。在通風面上每一點的風速都不同,可以通過多點測量取平均數的方法測量風速。實際上測量中測量點選取不足或測量點選擇不正確使結果產生誤差。風管末端常常安裝有散流口、百葉等,這些設備的形狀復雜,實際通風面積測量困難,計算出的結果誤差很大。測量人員不能熟練的使用測量儀器,操作儀器的方法存在問題。
3.2.4 環境滲透。在系統風量測量中,房間門窗開啟,或是人員頻繁進出房間,測量環境的不封閉也會對存在壓力階梯的房間風量測量結果產生影響。
3.3 解決方案
針對排風量不足問題分析查找出的原因進行針對性的制定解決方案。對于建安、測量方法等方面的問題可以及時改正,而設計問題需要通過設計變更完成。修整或重新制作不合格風管,重新安裝與散流口連接的風管,補裝風管與風閥連接法蘭的墊片、螺栓等,重新涂抹、粉刷通風豎井墻面。改善測量風速方法,在通風面上按照等截面網格法選取測量選取至少9個點。對執行人員進行培訓,使其熟練掌握工具使用方法。對于大尺寸風口可以采用風量罩測量,最大限度的減少誤差。在測量風量過程中需要關緊門窗,保證房間內環境貼近設計要求。整改后重新測量后各房間總風量為14194.7m3/h,依據±10%的誤差,排風總量與每個房間的排風量都滿足,但都小于設計值,其主要原因是系統還是存在微小漏點,及先天設計不合理帶來的缺陷。
4 檢驗反饋
通過對化學樓通風系統排風量不足問題的分析總結經驗反饋,可以給電廠其它通風系統的調試工作提供借鑒和參考。做到通風系統調試前消除建安方面存在的問題、較少設計不合理帶來的問題,調試中規范操作人員行為、選擇最優化的調試方法、做好調試記錄,調試后做好總結歸納。
消除建安對調試的影響可以從三方面進行考慮。(1)適當延長建安的質保期。敦促建安施工方自查,減少建安問題遺留到調試階段。(2)增強系統建設安裝階段的巡視。在系統建安過程中調試部門應該增加介入深度,提高巡檢頻率,跟蹤關鍵設備的安裝。(3)提高系統移交檢查力度。將通風系統移交常見問題匯總編制成通風系統移交檢查手冊,在通風移交檢查中有章可循,對于容易發生問題的地方重點關注。
通風系統設計專業性強,為減少設計不合理帶來的影響,調試人員務必對通風行業相關規范熟悉了解,在設計方面提出異議時能夠做到有理有據。
對于存在壓力階梯的房間排風量的測量,應當最大限度的控制非設計滲透量,保持房間處于相對密封的環境。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配合使用熱線式風速儀與風量罩,直接測量出風量,避免通風面積的計算帶來誤差。
做好記錄,方便生產階段維修工作。為能保證系統安全正常運行,需通過預防性或糾正性維修對系統進行維護。調試階段的各項工作都需記錄并存檔,如參加人員、使用工具、執行程序、調試試驗數據、缺陷處理、備件更換等。對于記錄應遵照調試管理程序,做到準確、完整、真實。在系統或設備出現故障時可以為快速準確的判斷出故障原因并及時排除提供幫助。
5 結束語
對于化學樓通風系統調試中出現的排風量不足的問題主要原因為建安施工不規范,這個問題是完全可以避免的。雖然調試階段可以對設計及建安缺陷進行適當的修正和完善,但這不是將問題留給調試的借口,規范的建安施工及合理的設計是首要的。文章通過對化學樓通風系統在調試中發現的問題進行分析,歸納了問題的原因,為其它通風系統的調試提供了參考經驗。
參考文獻
[1]三門核電除鹽水廠房及化學樓通風和空調系統說明書,華東電力設計院,2010.9.
[2]GB50243-2002,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