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森林防火是林業經營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有效的防火是提高森林經營效率的重要舉措。常規的防火措施主要為對火源的控制,文章通過結合實際的森林經營工作經驗,對如何能夠通過有效的營林措施有效防治火災發生進行了探討。目的在于對森林資源進行有效的保護,通過提高森林的自救能力,提高森林經營的效益。
關鍵詞:森林經營;措施;防火;造林
營林是目前林業生產中影響最大的環節,在森林經營中通過采用各種技術措施,利用各種條件和環境能夠對相關林業生產項目內容產生巨大的影響。而在森林防火中,營林措施同樣能夠產生極大的控制作用。實際工作中,法律法規、規劃目標以及經濟狀況都會對營林措施造成影響,因此要想營林措施能夠發揮防火作用,就需要把握影響營林措施的各個因素,使得營林措施向著有利于防火的方向發展。
1 造林措施
1.1 全面造林
提高森林覆蓋率。森林由于內部受到樹木遮擋不見陽光,因而濕度高且溫度低,加之樹木較密,通風不良,因而不容易使得火勢蔓延,且樹木的燃點較高不易著火。從實際的火災發生現場看來,很多情況下,火災多起源于荒山、草坪以及林間空地和邊緣地區,之后逐步蔓延到森林中,而該類地區多位禾本科雜草或者篙科植物,由于該類地區通風良好,且植被濕度低燃點低,極易著火并蔓延。而通過全面的造林措施則能夠有效提高森林的覆蓋率,使得森林自身對于火災的預防能力得以提升。
1.2 通過種植不易燃燒的植被提高森林的抗火性。諸如,東北林區中頂級群落為闊葉紅松混交林,高中混交林能夠最大程度提高森林的生產力,同時能夠有效形成抗火性較高的森林氣候,較之于純闊葉林,在抗火性上更具優勢。因此在進行森林經營中,多提倡闊葉紅松混交林分的營造。
1.3 對易燃林分進行改造。由于闊葉紅松混交林在抗火性上具有較為明顯的優勢,因而對森林中容易燃燒的林分予以改造使之成為能夠有效預防火災發生的混交林,文章在上述內容討論到該種混交林能夠有效形成防火性高的森林氣候,但是在現實中很多諸如灌木林地、純針葉林以及疏林地都并非是該種混交林,而該類地區的火災發生幾率極大。因而便需要進行林地改造,可以通過將闊葉林栽種到紅松中,或者將紅松栽種到闊葉林中,通過人工進行有效的改造,使得單一的樹林變為混交林,以此提高森林本身的抗火性,減小森林火災的發生幾率。
1.4 防火隔離帶的營造
隔離帶是在森林大火發生后用于阻止火災繼續蔓延的有效措施。通過硬闊樹種等燃點高的林分,延道路、林緣以及溝谷地段營造出有效的防火林帶,或者對原有林木進行改造,使之成為防火林帶。在防火帶的營造中需要注意的是使之成為網絡,保證帶寬在10-30米之間,如此有效防治火災。
2 建設初期措施
2.1 在整地造林時,同步設計防火線和防火通道。對面積較大的幼林地,在整地造林時同步設計防火阻隔線和防火通道,防火阻隔線的寬度以30-50m為準,根據地形和地勢設計相應的寬度,防火阻隔線長度以能覆蓋幼林地最長的邊為原則,阻隔線設置面向人為活動多的方向進行,以達到保護幼林地為目的。防火通道的設置主要是為經營森林和發生火災后進行撲火所設計的,寬度不小于6m,長度根據林地的實際情況而定。
2.2 在造林后要及時的進行割灌處理,對幼林地割灌能夠有效提高苗木透光性,且通過割灌能夠有效降低該類地區的可燃物數量,通過可燃物載量的下降提高林區對火災的抗性。這也是由于幼林區由于剛剛營造因而雜草繁茂,容易在干枯后變為易燃物,因而必須對其進行清除。
2.3 清理時間以及清理方式,割灌需要由營林部門進行專業的方案設計,對幼林區域的割灌應當以可燃物的清除為目的,以促進幼苗生長為基礎,以經營性理念為指導進行作業。一般割灌作業在八月中旬以及下旬進行,若是在此之前進行割灌則雜草會再次生長,而若是晚于該時間,則割灌會對苗木的生長造成不利影響。割灌的方式主要分為兩種,最常用的則是帶狀割灌,通過在靠近人類活動的區域邊緣割出帶狀的隔離區,保證隔離區中不存在可燃物,以此阻隔火勢蔓延;而全面割灌在防火效果上雖然較好,但是由于會消耗巨大的人力物力,因而并不常用。
3 幼林郁閉后采取的營林措施
3.1 幼林培育8-10a后相繼郁閉成林,生長枝比較茂盛,秋冬落葉后,枝條干枯,同時達不到自然整枝的狀況,林分可燃物載量增多,存在著火患的危險。因此,要進行人工修枝。技術要求是,將幼樹的側枝修掉,清出林外,修枝高度樹齡小于8a的應當為樹高的13/,8a以上的可以達到12/。這樣就減少了林內的可燃物,達到預防火災的目的,同時有利于林木的高生長。
3.2 修枝的主要方法。以實際的經濟條件為基礎對修枝的方式進行選擇,修枝主要有兩種方式,帶狀修枝以及全面修枝。雖然全面修枝在防火效果上優于帶狀修枝,但是由于成本過高,因而在實際的應用中帶狀修枝較為適用。同時,帶狀修枝的方式對于火災的預防作用也十分顯著,其主要是通過設置一條帶狀修枝帶,將該區域中所有可燃物以及枝條予以清除,保證外圍阻隔帶處于閉合狀態。
4 撫育成林
4.1 高位修枝。對于人工林需要適當提高修枝高度用以減小對樹木生長點的影響,主要的修枝對象為干枝以及自然整枝不完全和低位輪枝予以清除,并將修剪掉的枝椏清除林外。此外在修枝的過程中還應當清除林區中的雜草以及灌木,以此提高林區的防火性能。
4.2 高度以及方式。高位修枝的高度一般在樹高的1/2以上,而具體的高度則需要根據樹高進行調整,修枝的基本原則便是不能影響樹木生長,而主要的修枝方式有帶狀修枝以及全面修枝,結合上述幼林修枝的方法,這里推薦使用帶狀修枝,主要還是需要考慮到成本以及效率問題。
5 撫育幼齡林
全面清除。相對比人造林,天然林由于可燃物較多,因而容易發生火災,所以針對接近人類活動區域或者距離人類活動頻繁區域較近的天然林區必須進行撫育。根據營林部門的撫育方案,對天然林區中平均胸徑不大于4cm的干枯木、灌木以及林木和雜草進行清除,將易燃物、可燃物予以清理,以此降低火災的發生幾率。
6 結束語
有效的森林經營措施能夠從根本上提高森林自身的防火性能,從而達到預防和治理森林火災的目的。且在實踐中,該類方式往往效果顯著,因而林業工作者應當加強森林經營工作,并深刻認識到其同森林防火工作之間的有效聯系。文章在此對二者之間的關系進行了一系列的探討,希望能夠同廣大同仁進行交流探討。
參考文獻
[1]袁松愛.在民間護林組織中筑起第一道森林“防火墻”—江西省浮梁縣林改后基層森林防火工作重心隨機轉換淺析[A].第二屆中國林業學術大會—S7新形勢下的森林防火問題探討論文集[C].2009年.
[2]張興翠.林業產權制度改革后對森林防火的思考[A].第二屆中國林業學術大會—S7新形勢下的森林防火問題探討論文集[C].2009年.
[3]汪永華,陳北光,蘇志堯.論森林分類經營與林業的可持續發展[J].貴州林業科技,2000年03期.
作者簡介:強爽(1986,4-),女,本科學歷,助理工程師,現從事森林防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