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學友 余沁
摘 要: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地質勘探方式運用到地質找礦中來。此外出現了不少關于地質勘探的新技術和新理論,對新技術的研究和運用將極大地促進采礦業的長足發展。在地質找礦中,除了著重對礦物質的形成因素的研究以外,若綜合運用各種先進采礦技術,才能快速有效地完成采礦任務,從而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文章簡要敘述了地質工作中深層找礦的制約因素,詳細分析了地質找礦布置的創新,表明地質勘探對地質找礦工作的重要性,希望能夠為我國的地質找礦工作做一些有益的貢獻。
關鍵詞:地質勘探;地質找礦;布置創新;應用
地質勘查一定要把地質調查研討作為重要基礎,按任務要求采用地球化學探礦、地球物理勘探、地質遙感、坑探、測繪和鉆探等方法來高效高質的完成工作,注意這些方法的運用也在地質勘探的工作范圍內。
1 地質勘探的涵義及作用
地質勘探工作簡稱地質勘探,是國家根據國防建設、經濟建設和科學技術建設等的不同要求,對某一區域內的地層構造、地下水、巖石等情況進行勘察研究。根據勘探目的的不同,可以分為幾種不同的勘探工作,例如,礦產地質勘探的主要目的就是對礦產進行尋找和評價;水文地質勘探的主要目的是對地下水進行尋找和開發;工程地質勘探的主要目的是查明水庫、鐵路等工程的地質條件等。地質勘探的必要基礎是地質勘探研究,對地質勘探技術手法的選用原則要本著以較少的工作量和較短的時間,獲得最大的地質成果。合理的引進先進的技術和方法進行地質勘探和施工能夠促進地質勘探技術的提高。
2 深層找礦的制約因素——成礦理論
目前,國內外在研究礦產資源理論方面越來越成熟,而現代成礦理論也開始做進一步深入研究,地質力學理論、礦床模式理論、礦系統理論、地質異常理論、礦床成礦系列理論和深部流體作用理論等均為現代成礦理論的主要內容,這一系列研究成效對于地質深層找礦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2.1 礦床成礦系列理論
在特定的地質發展期間,地質成礦和地質結構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不同種類的礦床因形成原因相同而自然結合在一起,而地質結構因發生部位不同,所以其形成的礦種也有所不同,這一過程屬于礦床成礦系列理論的成礦原理。礦床成礦系列理論對于地質勘探人員找礦來說是一項重要的理論依據,能夠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根據各不相同的層次,可把成礦系列合理劃分成四個序次:成礦系列類型、成礦系列組合、成礦系列和成礦亞系列,該礦床不管處于哪個層次都能夠有效結合起來,在地質找礦工作中應用礦床成礦系列理論可全面發揮良好的指導效用。
2.2 深部流體作用理論
在地殼流體研究作用下,礦藏的產生和地殼流體運動有著直接性關系,這一過程稱之為深部流體作用理論。從地殼研究可以看出,地殼深部運動具有較大范圍,但礦藏通常是在流體活動處產生,尤其是在大范圍流體活動處產生。通過實際勘探工作證明,大部分重要、罕見的金屬均與流體運動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且礦藏大多產生于流體活動范圍。由此可知,地殼深部的實際流體活動會牽涉到礦藏的產生,這給地質勘探人員展開找礦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參考依據。
3 地質找礦布置的創新
3.1 地質找礦布置創新的重要性
制定合理科學的地質找礦布置方案,并加以完善,只有這樣才能突破傳統地質找礦模式,創造出一個符合現代化需求的全新地質找礦模式。目前,國內外均在統一布置和集中突破的基礎上對地質找礦模式進行全方位創新,部分還是由多工種與多學科相結合形成的結晶。我國當前的地質工作已經開始由舊模式逐步轉變成現代化模式,而在風險大、投入少、機制變化快以及隊伍調整混亂的環境中,其找礦作業并沒有滿足統一布置和統一規劃要求,且存在著各種不同程度的問題,例如找礦項目散、多、小,結構不集中,各自獨立作戰等,使得地質找礦工作無法在布置上得到重大突破。針對這一情況,必須提高找礦布置研究水平,以便整個找礦布置工作得到有效創新,最終推動礦產資源的勘查工作不斷向前發展。
3.2 地質找礦布置創新的方法
為了實現地質找礦工作在布置上的創新,可采取以下幾種方法:①組織并建立創新型布置研究隊伍。組織相關的專業人員建立創新型布置隊伍,以充分了解和掌握現代化市場需求,同時密切關注市場所有動態,吸取國外經驗,進一步強化礦產勘查布置的研究能力。②礦產勘查實施統一規劃。有效制定一份切實可行的礦產勘查規劃方案,然后統一計劃和安排商業性地質勘查和公益性地質勘查,再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調整和規劃找礦結構,防止出現重復和分散情況,只有這樣才能加快實現全國各地區的地質統一規劃目標。③合理選擇重點勘查地區。著重強調礦種與成礦區帶,正確選擇已公布的重點勘查項目與勘查地區,按實際情況對礦產勘查的結構進行適當調整和控制。努力挖掘具有潛在能力的成礦地區,同時建立與之相適應的項目及工程,最后通過多工種與多學科展開全方位勘查研究工作。
4 地質勘探在地質找礦中的具體運用
4.1 運用綜合勘探技術對礦產進行預測
運用綜合技術對礦產進行勘探是今后尋找礦產的發展趨勢,同時,這也需要多種勘探手段的密切配合,僅僅使用一種物探或者化探的方法手段尋找礦藏已經是不現實的了。對物化探勘探技術的運用要以工作區域內的成礦地質背景為基礎,結合具體的成礦地質條件進行分析解釋。
4.2 提高地質勘探技術的現代性
尋找礦產的方法有很多種,現代的找礦技術應該從思考使用綜合技術的角度出發,也就是從巖石的物理性差異的角度出發,了解從地表到地層深部的情況,并探究其成礦規律。在進行地質勘探的過程中,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對勘探數據進行計算并制作成圖表供研究人員和地質勘探人員參考。在地質找礦中運用地質勘探技術不僅能夠提高找礦的準確性,滿足國家和生產單位的需求,還能夠積累找礦經驗,提高對新技術和新方法的運用能力。實踐證明,在地質勘探得到有效發展的前提下,就能夠保證地質找礦的高效率和準確性。
4.3 創新找礦整體部署
應當穩定研究隊伍,把握發展需求,跟蹤市場動態,借鑒國外經驗,切實加強礦產勘查部署研究;加快推進全國地質工作統一規劃,盡早出臺礦產資源勘查規劃,統籌安排公益性地質勘查與商業性地質勘查,正確引導找礦布局和結構調整,避免重復、分散現象;突出重點成礦區帶、重點礦種,遴選發布重點勘查區域和項目,引導和調控礦產勘查布局;對有潛力的成礦區域,設立重大工程和項目,多學科、多工種集成作業,進行會戰式綜合勘查研究;強化探礦權采礦權登記發證和動態監測,合理布局勘查開采,支持重大勘查項目,嚴格制止邊探邊采,嚴查無證勘探開采;完善地質勘查行業標準規范,強化礦產資源勘查市場準人,加強業務指導和監督管理,合理部署找礦過程中的區域地質調查、區域物化探和普查、詳查、勘探等工作。
5 結束語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出現了不少勘查方面的新理論和新技術,因此我們應重視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的利用,同時要結合以往多種勘查手段,不斷提高我國礦床的發現能力。我國資源分布廣,資源含量豐富,相關部門還需按照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整體要求進行環境勘察的規劃,從國家的資源環境、城鎮格局、人口分布以及基礎設施建設等實際情況統籌地質勘探工作,以引導各項勘探工作的有序進行,積極遵循資源分布的規律。
參考文獻
[1]張春江.地質勘探在地質找礦中的應用探究[J].中國科技博覽,2012(28).
[2]耿令喬,尹以文.地質勘查在找礦中的應用[J].科技與企業,2013.02.
[3]張磊,秦國良.淺析遙感技術在地質找礦中的應用及發展前景[J].民營科技,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