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 偉
大慶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
疏水締合聚合物三元體系的性能
閆 偉
大慶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
疏水締合聚合物中含有少量疏水基團或疏水鏈的水溶性高分子,其特有的兩親結構使其溶液特性與一般水溶性聚合物差異顯著,近年來在工業上得到廣泛應用。界面張力評價結果表明,在聚合物濃度1 000mg/L,堿濃度為0.6%~1.2%、活性劑濃度為0.05%~0.3%時,兩種三元體系均與表面活性劑具有較好的配伍性,能夠與試驗區原油形成10-3mN/m數量級的超低界面張力。為進一步評價三元體系聚驅后驅油效果,開展了天然巖心驅油實驗研究。實驗結果表明,與2 500萬聚合物三元體系相比,締合聚合物三元體系可在節省聚合物用量36%的前提下提高采收率3個百分點以上。
聚驅后;締合聚合物三元體系;配伍性;抗剪切性;采收率
大慶油田目前已有31個區塊進入后續水驅階段,地質儲量4.57億噸,采出程度55.8%,綜合含水高達97.2%。近年來,大慶油田在室內優選評價了多種聚驅后提高采收率方法[1],并先后開展了現場試驗[2],試驗效果不理想,需要進一步開展研究。疏水締合聚合物中含有少量疏水基團或疏水鏈的水溶性高分子,其特有的兩親結構使其溶液特性與一般水溶性聚合物差異顯著,近年來在工業上得到廣泛應用。通過研究疏水締合三元體系的溶液特性、流動特性及驅油效果,為其在聚驅后應用提供室內研究基礎。
1.1 增黏性能
黏濃關系測定實驗結果表明,締合聚合物與2 500萬聚合物相比,具有明顯的抗堿性和增黏性,如圖1所示。當聚合物濃度為1 600 mg/L,2 500萬聚合物溶液黏度為92mPa·s時,與堿和表活劑復配后的三元體系黏度降至45mPa·s;當締合聚合物溶液黏度為81mPa·s時,與堿和表活劑復配后三元體系黏度可達到162mPa·s,是2500萬聚合物三元體系黏度的3.5倍。
1.2 與表面活性劑配伍性
界面張力評價結果表明,在聚合物濃度1 000 mg/L,堿濃度為0.6%~1.2%、活性劑濃度為0.05%~0.3%時,兩種三元體系均與表面活性劑具有較好的配伍性,能夠與試驗區原油形成10-3mN/m數量級的超低界面張力,如圖2所示。

圖2 不同體系界面張力
1.3 抗剪切性能
配制等黏締合聚合物與2 500萬聚合物三元體系,聚合物濃度分別為1 300和2 500mg/L,測試剪切前后溶液黏度及界面張力。測試結果表明,剪切后兩種三元體系黏度保留率均可達到50%以上,界面張力保持在10-3mN/m數量級,詳見表1。

表1 三元體系剪切實驗結果
配制締合聚合物和2 500萬聚合物三元體系(堿濃度1.2%、表面活性劑濃度0.3%、聚合物濃度1 600mg/L),在尺寸為60 cm×4.5 cm×4.5 cm帶有兩個測壓孔的長巖心上開展流動實驗,實驗所用巖心有效滲透率為200×10-3~250×10-3μm2。實驗結果表明,兩種三元體系均能夠順利注入,締合聚合物三元體系阻力系數和殘余阻力系數均較高,且阻力系數明顯大于殘余阻力系數,注入壓力傳導比較均勻,具有較好的封堵能力,如圖3所示。

圖3 不同三元體系天然巖心注入壓力與注入體積關系
為了進一步評價三元體系聚驅后驅油效果,開展了天然巖心驅油實驗研究。實驗結果見表2。從表2可以看出,與2 500萬聚合物三元體系相比,締合聚合物三元體系可在節省聚合物用量36%的前提下提高采收率3個百分點以上。

表2 三元體系天然巖芯驅油實驗結果
且節省聚合物用量36%。
締合聚合物抗堿性和增黏性優于2 500萬聚合物;締合聚合物三元體系封堵能力優于2 500萬聚合物三元體系;締合聚合物三元體系較2 500萬聚合物三元體系聚驅后提高采收率3個百分點以上,
[1]朱海燕.一類油層聚驅后高濃度驅和二元驅的室內評價[J].油氣田地面工程,2011,30(3):77-78.
[2]王家震.喇嘛甸油田聚驅后蒸汽驅提高采收率研究[J].大慶石油地質與開發,2008,27(5):114-116.
(欄目主持楊軍)
10.3969/j.issn.1006-6896.2014.6.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