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承
周圍型肺癌的X線征象分析(附21例報道)
周建承
目的 探討周圍型肺癌的X線表現,以提高診斷率,降低誤診率。方法 選取臨床證實為周圍型肺癌的患者21例,對其X線檢查方法及X線表現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 21例患者中,疑有占位性病變者15例,占71.43%。其X線表現分別為:病灶邊緣毛糙伴肺門縱隔淋巴結腫大者5例;病灶邊緣毛糙伴胸膜凹陷及胸水者3例;病灶邊緣毛糙伴有肺門縱隔淋巴結腫大、空洞和胸水者3例;病灶邊緣毛糙、分葉伴空洞者4例。有6例因X線征象不典型被誤診或漏診,占病例總數的28.57%。其中3例因肺結核病史,被誤診為肺結核。結論 認真分析周圍型肺癌的X線平片的征象,對于提高臨床診斷率,減少誤診和漏診有重要的意義。
周圍型肺癌;X線征象;影像學
原發于肺段及段以下支氣管、病灶位于肺周邊部位的肺癌。約占肺癌的1/4。根據癌細胞組織學分型,女性發病多以腺癌為多,男性發病多以鱗狀上皮細胞癌及未分化小細胞型為多。臨床表現早期多無癥狀,當癌腫侵犯胸膜時可出現胸痛或胸腔積液[1]。湘雅萍礦合作醫院采用X線診斷周圍型肺癌取得了較好的診斷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來本院就診,并經臨床證實為周圍型肺癌的患者21例。其中男女比例為16∶5。年齡41~82歲,平均(68.5±2.4)歲。腺癌11例,占52.38%;鱗狀上皮細胞癌6例,占28.57%;未分化小細胞型4例,占19.05%。有明顯腫塊者16例,占76.19%,無明顯腫塊者5例,占23.81%。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拍攝正位胸片和側位胸片,如有需要則配合使用透視檢查。其中僅拍攝正位和側位胸片者14例;先拍攝正、側位片,再配合透視檢查者5例;先行透視,再配合正、側位片者2例。
21例患者中,疑有占位性病變者15例,占71.43%。其X線表現分別為:病灶邊緣毛糙伴肺門縱隔淋巴結腫大者5例;病灶邊緣毛糙伴胸膜凹陷及胸水者3例;病灶邊緣毛糙伴有肺門縱隔淋巴結腫大、空洞和胸水者3例;病灶邊緣毛糙、分葉伴空洞者4例。有6例因X線征象不典型被誤診或漏診,占病例總數的28.57%。其中3例因肺結核病史,被誤診為肺結核,3例因肺部表現不典型,因僅表現為斑片狀密度增高影而被誤診為肺部炎。
3.1 周圍型肺癌的X線特征 周圍型肺癌的腫塊形狀多數表現為圓形或橢圓形,腫塊較大可近似肺葉或肺段形狀。典型的形態表現為分葉狀,主要原因是癌組織向周圍生長速度不均所致。腫塊鄰近的支氣管、肺動脈均可暫時性地阻礙癌組織生長,在腫塊邊緣產生局部的凹陷,形成分葉狀形態。腫瘤組織生長過程中,局部受到血管阻擋生長較慢,而血管兩旁的癌組織則繼續生長,便在腫塊局部形成“臍樣切跡”,其實“臍樣切跡”也是一種分葉征象。分葉征和“臍樣切跡”是周圍型肺癌的重要X線征象,具有重要的診斷意義[2]。
周圍型肺癌的腫塊邊界大多數比較清楚,有不同程度的毛糙,常伴有細小的毛刺狀陰影。少數腫瘤邊界整齊、光滑,類似良性腫瘤。還有部分腫塊輪廓比較模糊,和炎性病變很難鑒別,病理上癌腫由無數細小的癌結節形成。肺癌可以有鈣化,但比較少見。X線上所見肺癌鈣化,多表現為單個或數個小點狀或小結節狀高密度影。鈣化的形成可以是癌組織壞死后的鈣鹽沉積,也可能是原來肺組織內的鈣化病灶被包裹在腫塊內所致。肺瘤組織壞死后經支氣管排出形成空洞。大多數肺癌在病理上有壞死液化現象。但支氣管多為癌組織阻塞,所以較少形成空洞。肺癌空洞形態較為多樣,空洞大小不定,一般為單個,少數可多發,通常呈厚壁,空洞壁多數凹凸不平,有結節狀陰影突入空洞內,空洞可以位于中央,也可以偏于一側,少數可有液平[3]。典型的肺癌空洞表現為中央或偏心性的厚壁空洞(壁厚>3 mm),內壁凹凸不平,有突入腔內的壁結節,空洞內多沒有明顯的液平面,在鑒別診斷上具有一定的意義。
周圍型肺癌阻塞了小支氣管,癌腫的胸膜方向肺組織可出現小節段性的肺炎、肺不張以及炎癥、不張后的纖維條索狀病變、支氣管擴張等。X線平片表現為腫塊的胸膜面一側輪廓模糊,并伴有小片狀或斑片狀的模糊影[4]。臨床上發現腫塊胸膜面側輪廓模糊,而肺門方向輪廓清晰者,肺癌的可能性大。
肺癌胸膜改變最常見的是胸膜凹陷,其次為腫瘤的胸膜浸潤和播散。胸膜凹陷的病理基礎一般認為是癌灶內纖維瘢痕組織收縮而致[5]。瘢痕收縮力通過瘤體鄰近纖維網架傳遞到臟層胸膜面,將臟層胸膜拉向瘤灶。X線上常見到鄰近胸膜牽拉呈帽狀凹陷。腫塊增大,浸潤至壁層胸膜時,常表現為腫塊與胸壁間胸膜線消失,與胸壁以廣基相貼,交角變鈍。
3.2 鑒別診斷
3.2.1 結核球 周圍型肺癌腫塊陰影多呈球形或分葉狀,有時需要與結核球相鑒別。周圍型肺癌多發生在40歲以上,男性多于女性,臨床多無毒性癥狀,而有刺激性咳嗽、進行性消瘦和明顯胸痛。結核球的X線檢查征象為:結核球周圍可有衛星病灶、鈣化;癌腫病灶邊緣常有切跡、毛刺。另外,胸部影像學檢查、痰結核菌和脫落細胞檢查,以及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和活組織檢查有助于鑒別診斷。
3.2.2 腺瘤 周圍型肺癌有分葉、毛刺、胸膜凹陷征,有空洞,而腺瘤邊緣清楚銳利,密度略高,極少發生壞死。
3.2.3 胸膜間皮瘤 胸膜間皮瘤局限型多呈大小不一的圓形或橢圓形陰影,邊緣光滑,軟組織密度,分葉狀少見,偶爾可見點狀鈣化,呈鈍角與胸壁相交。部分病例有蒂。少有胸腔積液及肋骨破壞。胸膜間皮瘤彌漫型多呈胸膜面多個大小不等結節,廣泛胸膜增厚,胸腔積液多明顯,不能自行吸收的[6]。無縱隔移位和肋間隙的改變。可見縱隔肺門淋巴結增大及肋骨破壞。
3.2.4 肺部炎性假瘤 肺部炎性假瘤是在某些非特異性炎癥的增生、機化基礎上進一步發展而成[7]。炎性假瘤X線征象多為圓形或橢圓形軟組織塊陰影,陰影邊緣多光滑銳利,密度中等或偏高,多數密度均勻,周圍有纖維索條影或斑片狀陰影,偶有鈣化,少數見空洞形成,常伴有局限性胸膜增厚、粘連。追蹤觀察,炎性假瘤生長多較緩慢;結核瘤內常見鈣化影,密度較高,周圍散在衛星灶[8]。而周圍型肺癌常表現為分葉狀腫塊,其邊緣可見細短毛刺,發現肺門或縱隔淋巴結腫大則有助于兩者的鑒別。
3.2.5 細支氣管肺泡細胞癌 細支氣管肺泡癌分為三種類型:彌漫型、結節型和浸潤型。結節型表現為孤立球形陰影,輪廓清楚,與周圍性肺癌的X線表現相似,空泡征在結節型肺癌較多見。
綜上所述,周圍性肺癌的診斷較為復雜,除了充分利用多種X線檢查手段取得材料以外,還應密切結合痰細胞學檢查、纖維支氣管鏡檢查以及臨床各方面的資料進行判斷。
[1] 胡曉丹,榮陽,劉冰,等.重疊綜合征的胸部X線表現與進展性研究[J].中外健康文摘,2011,7(35):63-64.
[2] 榮陽,劉冰,胡曉丹,等.空洞性肺結核X線胸片的診斷價值與影像學研究[J].中國當代醫藥,2011,18(25):78-82.
[3] 侯榮林,榮陽,榮根滿,等.肺癌腦轉移瘤的CT表現與病理對照研究[J].中國醫藥導報,2010,7(35):63-64.
[4] 鄒學廣,榮陽,何光榮,等.肺炎支原體肺炎的X線診斷與影像追蹤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0,17(12):71-72.
[5] 張殿俊,榮陽.縱膈腫瘤X線鑒別診斷與臨床研究[J].中外醫學研究,2011,9(8):39-40.
[6] 鄒學廣,榮陽,胡曉丹,等.胸膜間皮瘤X線診斷與臨床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0,17(9):72-73.
[7] 劉冰,榮陽,胡曉丹.周圍型肺癌的X線診斷與影像學的動態分析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13):79-80.
[8] 雷常勤.周圍型肺癌X線表現及其鑒別診斷[J].臨床醫藥實踐,2010, 19(3 B):266-268.
Objective To study the X-ray manifestations of peripheral lung cancer,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diagnostic rate, decrease the rate of misdiagnosis. Methods 21 cases were collected from 2010 January to 2013 January to our hospital and conf i rmed clinically as peripheral lung cancer patients, the method of X-ray examination and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15 patients had typical X-ray signs, 6 patients without typical X-ray signs. Conclusion Careful analysis of peripheral lung cancer X-ray signs, for improving the clinical diagnosis rate, reduce the misdiagnosis and missed diagnosis has important signif i cance.
Peripheral lung cancer; X-ray; Imaging
10.3969/j.issn.1009-4393.2014.35.051
湖南 337000 湘雅萍礦合作醫院放射科(周建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