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夢鴿
影響產婦家庭保健知識掌握的相關因素分析
曾夢鴿
目的 了解河池市都安瑤族自治縣澄江鄉(xiāng)農村婦女產后家庭保健知識掌握的情況及其影響因素。方法 選取分娩農村產婦298例,均為初產婦,采用婦女家庭保健知識掌握狀況問卷對產后42 d到醫(yī)院進行產后檢查的298例初產婦進行問卷調查。結果 婦女年齡越小、職業(yè)為體力勞動、文化程度越低、丈夫的文化程度越低,對掌握產后保健知識的程度也越低,其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農村婦女的產后保健知識掌握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應加強宣傳教育,更好地指導婦女度過產褥期。
產婦;保健知識;相關因素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醫(yī)療保健工作的發(fā)展,孕產期保健措施也日趨完善,產后保健成為婦幼保健工作者的一項重要任務[1]。隨著實施計劃生育政策,我國大部分產婦為初產婦,產褥期基本都是在家里度過,因此,她們對新生兒照顧和產后康復方面的保健需求也在不斷提高[2]。本研究通過對298例產后42 d到醫(yī)院進行產后檢查的農村初產婦進行問卷調查,了解影響產婦家庭保健知識掌握的相關影響因素。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2012年6月~2013年12月在廣西都安瑤族自治縣澄江鄉(xiāng)衛(wèi)生院產后門診進行產后42 d檢查的初產婦298例,年齡20~36歲,平均年齡(23.0±2.1)歲。產婦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者235例,高中36例,大專19例,本科8例;丈夫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者226例,高中42例,大專20例,本科10例。
1.2 方法 采用婦女家庭保健知識掌握狀況問卷對產后42 d到醫(yī)院進行產后檢查的298例初產婦進行問卷調查。本問卷參考了相關文獻,分為10個方面知識,了解產婦對產褥期的休息、居住環(huán)境、衛(wèi)生、康復、營養(yǎng)、用藥、異常癥狀的判斷與處理等保健知識方面的掌握狀況,了解產婦對新生兒喂養(yǎng)照顧、產后避孕指導以及心理調適等方面保健知識的掌握狀況。本次調查問卷發(fā)放298份,收回298份,回收率為100%。
1.3 評價方法 產后家庭保健知識掌握情況問卷每個條目答對得1分,答錯為0分,調查表總分為0~100分。用以評價其產后家庭保健信息的把握水平。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6.0 統(tǒng)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產婦基本情況 研究對象共298例,均為初產婦,文化程度主要是在初中以下,占78.9%(235/298);丈夫文化程度主要也是初中以下,占75.8%;分娩方式主要是正常產和剖宮產,分別占46.1%和45.4%,多數為足月分娩,占97%。
2.2 產婦一般資料與掌握保健知識狀況的比較 通過對產婦的一般資料與產后家庭保健知識掌握狀況的對比發(fā)現,不同年齡組、不同職業(yè)、不同文化程度、丈夫不同文化程度,這些因素均對婦女家庭保健知識掌握的情況存在影響,其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婦女年齡越小、職業(yè)為體力勞動、文化程度越低、丈夫的文化程度越低,對掌握產后保健知識的程度也越低(P<0.05);但是分娩時間不同、分娩方式不同、妊娠有無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對保健知識掌握的狀況沒有影響。
產褥期(Puerperium)是指從胎盤娩出至產婦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復至正常未孕狀態(tài)所需的一段時期,通常規(guī)定為6 w[3]。民間也將之稱為“坐月子”。在“月子”里婦女在飲食和行為等很多方面都有限制和禁忌。“坐月子”習俗起源于宋代,由于受封建文化影響,有一些學說如“陰-陽平衡論”或“冷-熱平衡論”等中的觀點也被多數人接受,婦女的“月子”飲食尤其受到影響,產褥期是女性一生的特殊時期,婦女經過妊娠和分娩的過程,其心理,生理都會發(fā)生改變,大量體力消耗,因此產褥期婦女的營養(yǎng)狀況,不但影響自身健康,還會影響嬰兒的生長發(fā)育等。作為社區(qū)保健重要組成部分的圍產期保健,產婦是其主要的保健人群,而產婦在產褥期,又以居家自我護理為主,由于產婦年齡、受教育程度、孕產情況及經濟狀況的差異,產婦群體及其家庭對科學的康復理念與行為認知仍很有限,尤其是河池市都安瑤族自治縣農村居家產婦均需要相應全面的保健咨詢與指導[4-5]。產后保健包括對嬰兒的保健和對產婦的產后訪視,產后訪視是婦幼保健工作中的重要內容,目前我國農村的產后訪視次數偏低。醫(yī)務人員在實施健康教育指導前應當對產婦作全面的了解,評估產婦的年齡、職業(yè)背景、文化程度、心理特點,根據產婦的不同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豐富的健康教育[6]。
有研究表明,女性在產褥期發(fā)生健康問題的機率較大,出現這些問題可能與我國傳統(tǒng)的“坐月子”方式有關[7]。為此,本研究對產褥期婦女的生活衛(wèi)生習慣,健康狀況及影響因素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年齡越小的初產婦,對家庭保健知識的掌握程度越低,可能與產婦年齡越小,對其父母的依賴性就越大,對健康的求知欲也越低,獲得的有關產后保健知識的機會就越少等因素有關;文化程度低的初產婦對家庭保健知識的掌握程度較低,這可能是由于初產婦文化程度低,她們所接受的教育機會就少,對健康保健知識的需求迫切性較低。通常,產婦的文化程度與其配偶文化程度成正相關,即使產婦的文化程度低,但通過配偶的影響,也會日益增加她們的保健知識,與文獻相符[8-9]。
總之,產婦的保健知識掌握不是一次性工作,應貫串于整個孕產期的始終,要充分發(fā)揮社區(qū)保健工作者的作用,才能使產婦熟悉掌握產褥期健康的保健知識及行為。
[1] 賀杉芝.圍產期保健對產后恢復影響的調查研究[J].中國初級衛(wèi)生保健,2013,27(2):49-50.
[2] 姚凌毅,卓樂雯,曾芳玲,等.孕婦健康教育信息需求調查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04,19(2):24.
[3] 樂杰.婦產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77-82,92-99,101-103,150-154,215-221.
[4] 林啟珍.社區(qū)護理干預對提高流動人口孕產婦圍產期保健質量的影響[J].廣西醫(yī)學,2012,34(8):1090-1091.
[5] 唐志紅.產后抑郁癥發(fā)病因素及預防措施探討[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1,23(8):969-1046.
[6] 劉兆霞,張秀玲,閆平.如何提高社區(qū)醫(yī)院孕婦圍產期保健服務工作[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2,31(2):70.
[7] 毛麗梅,孫秀發(fā),劉烈剛.婦女產褥期飲食行為及影響因素研究[J].營養(yǎng)學報,2005,27(2):110-113.
[8] 路平,鄭全慶.西部5省孕產婦保健服務狀況的調查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00,15 (10):648.
[9] 趙方芳,孫延霞,高華,等.產后抑郁患者心理分析及護理措施探討[J].當代醫(yī)學,2011,17(25):137-138.
10.3969/j.issn.1009-4393.2014.35.114
廣西 530700 廣西都安瑤族自治縣澄江鄉(xiāng)衛(wèi)生院(曾夢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