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敏華
中藥臨床藥學的現狀與發展前景
陳敏華
分析國家中藥臨床藥學的現狀,思考其發展前景,通過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對中藥臨床藥學的概念、目標進行解析,并進一步探討中藥臨床藥學的現狀,思考中藥臨床藥學的發展前景。中醫在我國具有悠久的發展歷史,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意義,中藥臨床藥學是隨著中醫和現代醫學的結合而發展起來的一門新學科,但是目前受到西藥的沖擊等眾多原因并未得到很好的開展和應有的發展,因此有關部門應引起注意,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強這方面工作。
中藥臨床藥學;現狀;發展;前景
中醫是我國優秀的傳統醫學,對于維護人們的身體健康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具有很大的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發展與提高,在傳統中藥的基礎上逐漸興起另一種學科,即中藥臨床藥學。它集合了傳統中藥的優勢,致力于提高用藥的安全性、有效性、減少不良反應[1-2],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然而,由于這種科學是一門新型學科,在發展和推廣上比較困難,加上西藥的沖擊,目前在臨床應用的現狀不容樂觀。鑒于此,本文就對中藥臨床藥學的現狀進行簡單的分析,思考中藥臨床藥學的發展前景。
1.1 中藥臨床藥學的概念 中藥臨床藥學是一門隨著科學技術水平和醫療技術水平的發展提高、在傳統中醫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新型學科,它主要是指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以患者為對象,研究中藥及其制劑與人體相互作用和合理、有效、安全用藥及應用規律的一門綜合性的學科[2-3]。之所以說以患者為對象,主要是因為不同的患者存在著個體差異及病情狀況的差異,因此治療方案也不一樣,中藥臨床藥學可以有效的滿足這一需求,并在此基礎上密切結合藥理學和藥劑學專業知識合理、有效的制定用藥方案,避免用藥不合理或者濫用藥物的情況發生,從而提高治療的效果并保障患者的身體健康。
有臨床研究者也將中藥臨床藥學稱之為臨床中藥學,這兩個概念具有一定的關聯也有一定的區別,從范圍上講,二者主要包括藥學和臨床;但中藥臨床藥學是臨床藥學下面的分支學科,其研究重點是中藥臨床合理用藥的問題;而臨床中藥學是研究中藥基本理論及其在中醫理論指導下進行中藥臨床應用的一門學科[3-4]。這需要臨床研究者在研究過程中進行詳細區分。
1.2 中藥臨床藥學的目標 歸納起來,中藥臨床藥學的目標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參與臨床合理用藥,使臨床用藥更加安全有效;其次是在治療過程中對治療情況進行監測,主要是監測生物利用度、藥物治療效果、用藥后的不良反應和藥動學;第三是收集相關的藥物情報,并完成各項咨詢服務工作,第四是對藥物的使用禁忌、配伍禁忌以及不同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進行深入的研究;最后是進行臨床試驗及藥物評價等。這些也是臨床中藥師的日常主要工作[5-6]。
中藥臨床藥學工作早在20世紀90年代便已開展,發展至今,只有部分的大醫院在開展此項工作,如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而很多中小型醫院對此并沒有較大的興趣和重視。因此,這項工作開展過程以及發展都存在著較多的問題。
2.1 中藥臨床藥學的人才現狀 臨床藥學的概念最早的是出現在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此后在西方眾多發達國家得到廣泛的應用。而我國對此項工作的開展始于20世紀80年代,比西方國家晚了大約20年,目前主要在南京藥學院、上海醫科大學、北京醫科大學、華西醫科大學等高等院校開展了教育工作。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也在一些中醫藥大學成立了《臨床中藥學》重點學科[7],并遴選了一批學科帶頭人。典型的代表是云南中醫學院李慶生院長、北京中醫藥大學藥學院張冰院長等等,這些信息都表明了我國在中藥臨床藥學的人才培養投入上在不斷的加大,同時我國中藥臨床藥學的人才還處于成長階段,在教育過程中還存在著缺乏臨床實踐能力培養、學制較短、培養的學生難以勝任臨床藥師工作、醫學基礎和臨床課程難以安排等問題。
2.2 中藥藥動學研究工作的現狀 我國在20世紀60年代初期的時候便出現了中草藥有效成分的代謝研究報告,在七十年代末的時候有了首批中藥藥動學的實驗研究報告,在此之后的時間里,對中藥代謝及藥動學的研究更加深入,取得的成績也越來越多。目前我國在藥動學的研究已取得了較大的成就,研究的中草藥有效成分有二十多種;中草藥成分的檢測技術也越加先進和成熟,常見的檢測技術有免疫法、高效液相色譜法、氣-質聯用法、氣相色譜法等,這些研究的深入使得藥物的效果更佳優良。比如臨床研究表明咳喘患者的氨茶堿濃度往往會升高,傳統的治療方式是采用氨茶堿與中藥麻黃合并用藥,而通過對比分析以后發現,中藥麻黃與氨茶堿合并用藥是不合理的,因為它會縮短半衰期,降低最高血藥濃度。這些條件的成熟為中藥藥動學研究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基礎條件,但當前中藥藥動學研究大多是為了新藥的開發而開展,對人體的臨床藥動學研究及真正的為臨床開展用藥監測的目前還很少[8]。
2.3 中藥不良反應的監測 這一部分也是目前所有環節中做的最好的工作,大部分開展中藥藥動學研究工作的醫院都非常的重視藥物的不良反應監測,但這項工作依然存在問題,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面:首先是人們的思維誤區,即認為中藥是無毒的;其次是相關的監管機構沒有引起重視。
2.4 中藥的合理應用 合理用藥是臨床診治的核心工作,尤其是中醫非常注重辨證論治,而一些醫師尤其是經驗較缺乏的醫師在用藥的過程往往出現藥不對證、配伍不恰當、劑量使用不恰當等問題。
中藥是我國傳統的疾病治療方式,而在近代由于西醫的沖擊在發展上遭受了一定的挫折。而隨著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中藥的價值逐漸引起了人們的重視,毫無疑問,中藥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而中藥臨床藥學是利用現代化技術、在傳統中藥學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一門科學,它在集中中藥的優勢的同時更提高了用藥的合理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如今,國家衛生部門和眾多醫院對中藥臨床藥學的重視度越來越高,對該項工作的研究也更加深入,在未來,它必然會成為醫療領域的重要部分。但是在發展的過程中還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應對存在的諸多問題,比如通過發揮中醫藥特點,促進中藥臨床藥學發展、收集中藥信息,提供信息服務、醫院中藥師應轉變觀念,促進以患者為中心的人性化藥療服務、加大中藥臨床藥學人才的培養教育等措施。
[1] 劉鳳樂,楊磊.中藥臨床藥學在基層中醫醫院的現狀及發展[J].云南中醫中藥雜志,2011(12):80-81.
[2] 蘇利紅.開展中藥臨床藥學的經驗與體會[A]//中國醫院協會藥事管理專業委員會.2010年臨床藥學學術年會暨第六屆臨床藥師論壇論文集[C].中國醫院協會藥事管理專業委員會,2010,4:12-26.
[3] 馬涵濤.綜合醫院開展中藥臨床藥學工作的建議[A]//中國藥學會醫院藥學專業委員會.第五屆臨床藥學實踐案例分析與合理用藥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中國藥學會醫院藥學專業委員會,2012,2:103-115.
[4] Emsetz H,K Lehn.The structure of corporate ownership:causes and consequences[J].Journal os Political Economics,2013,3(6):1155-1156.
[5] 程干祥.中藥行業中存在的問題及思考[J].光明中醫,2011,22(20): 20-25.
[6] 楊超,何進日.加強產學研結合,促進中藥資源科學研究與產業化發展——2008海峽兩岸CSNR全國第八屆天然藥物資源學術研討會在黔召開[J].光明中醫,2011,14(8):7-10.
[7] 朱軍生.2008年中藥行業經濟運行情況分析及2009年趨勢預測[M].中國現代中藥,2010,32(9):158-160.
[8] 賓國強,舒元.基于創新系統理論的江蘇省醫藥產業升級路徑研究[J].當代經濟,2013,18(5):101-103.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our nation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linical pharmacy, thinking about the prospects for its development, by consulting relevant literature, the concep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linical pharmacy, analytical, status of clinical pharmac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to explore further, prospec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linical pharmacy of TCM thinking. The Chinese medicine has a long history in China,has the value of meaning is very important, clinical pharmac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a new subject which developed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modern medicine, but the western impact for many reasons have not been carried out and good due development, so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should pay attention,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work in this area.
Clinical pharmacy of Chinese uateria Medica; Pres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 Future
10.3969/j.issn.1009-4393.2014.24.009
廣東 511100 廣東省新豐縣人民醫院(陳敏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