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 湖北 武漢 430071
湖北中醫藥高等??茖W校 湖北 荊州 434020
從黃褐斑的治療談談中藥的祛斑前景
吳梅
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 湖北 武漢 430071
湖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湖北 荊州 434020
黃褐斑是一種常見的面部色素沉著性皮膚病,嚴重影響容貌美。中藥千百年來不斷被實踐證實、篩選,并以其安全性高、副作用小的特點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目前,中藥在祛斑方面取得了較大進步,未來也將會有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
黃褐斑;中藥;祛斑;前景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群開始注重自己的形態容貌,對美容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據市場調查顯示,近幾年來,護膚產品中美白產品的銷售量明顯增高,色素沉著性皮膚問題已經成為影響美容的一個重要方面[1]。
對于色素沉著性疾病的治療,方法眾多,但多數方法如激光治療、表皮剝脫法等,盡管即時療效客觀,但容易發生反彈,且對皮膚有較強的刺激性,部分求美者對此類療法心存疑慮。我國用中草藥治療和護理各種皮膚疾病已有幾千年的歷史,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者傾向于從天然植物中尋找安全高效的美白活性物質,因此,中藥用于祛斑美白也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F就部分中藥在黃褐斑的治療中的研究現狀談談中藥的祛斑前景。
黃褐斑損害為黃褐色或深褐色斑片,常對稱分布于顴頰部,有時也可在眼眶周圍、前額、上唇及鼻部看到,邊緣通常較為明顯?;颊邿o主觀癥狀和身體不適。色斑顏色深淺變化與季節、日曬、內分泌等因素有關。
目前關于黃褐斑的發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
1.生理情況
女性在妊娠期,內分泌發生變化,體內雌激素、孕激素和垂體黑素細胞刺激素分泌增多,可使黑素細胞功能活躍,黑色素形成增多。
2.癥狀性反應
女性月經不調、痛經、慢性盆腔炎;肝硬化、慢性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者都可以發生黃褐斑。
3.遺傳因素
據資料顯示,黃褐斑的發生具有明顯的遺傳傾向,在男性黃褐斑患者中尤為多見,且色素沉著較女性深。
4.其他 其他導致黃褐斑產生的因素如:
4.1 藥物
藥物因素中,多見于長期口服避孕藥者,多在服藥3~15個月后發生。
4.2 化妝品使用不當
化妝品中含有的防腐劑、香料、及部分重金屬等,都會不同程度的刺激皮膚,使皮膚產生色素沉著斑。有些因使用了鉛、汞等重金屬含量超標的化妝品或是使用了過期變質的化妝品等,都會導致面部色素沉著斑的發生。
4.3 日光因素
日光中的紫外線,能夠刺激皮下黑色素細胞,使黑色素的合成量增多,從而引起黃褐斑的產生。
4.4 營養因素
如某些維生素、氨基酸的缺乏時,也可誘發本病。
1.一般治療
對于癥狀性黃褐斑,應當尋找可疑治病原因,積極治療原發病,并同時做好防曬措施,避免日光直射。
2.外用藥物
外用藥物是最簡單、最常用的治療方法。常用藥物為各種脫色劑或遮光劑,使已經形成的色素斑消退或預防色素斑的形成。常用藥物如熊果苷、氫醌、曲酸、超氧化物歧化酶等。
3.剝脫療法
使用三氯醋酸溶液局部涂擦可使表皮剝脫,從而去除色斑。此外,磨削手術可將表皮磨去一層,達到去除色素的目的。
4.激光療法
近年來有報道應用光子嫩膚術及應用Q開關激光治療黃褐斑,部分患者有效。
5.中醫療法
中醫認為,黃褐斑的產生與肝、脾、腎三臟關系密切,氣滯血瘀,氣血不能上榮于面是其主要病機。因此,在選用藥物時多以活血化瘀、疏肝理氣藥物為主,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面部皮膚代謝,從而達到祛斑的目的,臨床上收到較好的療效。
中醫對于黃褐斑的治療,分為內服及外用兩種。內服藥物主要通過活血化瘀、疏肝養陰達到祛斑之目的,常用方劑如桃紅四物湯、六味地黃丸、柴胡疏肝散等辨證加減。外用藥則常選用如桃仁、當歸、白芷、白術、白蒺藜、黃芪等藥物研磨過篩后,取粉劑加水調適后作面膜外敷,臨床試驗證實療效顯著。
黑色素主要是在黑素細胞中形成,其產生機理為酪氨酸在酪氨酸酶的作用下經多巴、多巴醌等中間體逐步轉化為黑色素,進而進入到黑素細胞中,再由黑素細胞將黑素轉移到表皮基底層細胞中,隨著細胞的新陳代謝而被帶到角質層中,最后隨角質化細胞脫落。但是受到一些不良因素的影響,如紫外線、炎癥、內分泌異常等,致使黑色素過量產生并分布不均,就表現為色素沉著斑。
對于色素沉著斑的治療,可以從其產生機理入手,著重抑制黑素合成方面來考慮?,F代醫學從抑制酪氨酸酶活性角度出發,研究中藥在抑制黑素生成過程中的作用,現代藥理學研究證實,臨床用于治療黃褐斑、雀斑的54味中藥中,有13種對酪氨酸酶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如當歸具有擴張毛細血管、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同時,當歸的水溶液還具有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功能,能抑制黑色素的形成;黃芪、黃芩、白芷、蒺藜也被證實具有良好的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作用。
黑素的生成過程是一個較為復雜的過程,該過程除與酪氨酸酶有關外,還與自由基等因素密切相關。研究顯示,酪氨酸酶的催化作用以及黑色素產生的整個過程中所發生的氧化反應均需自由基的參與,氧自由基可顯著增強黑素的生成。因此,清除多余氧自由基是減少色素斑形成的重要環節。某些中藥如蒺藜、銀杏葉、草珊瑚等也已通過藥理學實驗被證實具有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從而阻止黃褐斑的產生。
從目前國內外市場發展趨勢來看,人們對護膚品的要求不斷向更高層次發展。盡管目前對于黃褐斑的治療,方法較多,且都能收到一定的效果,但多數療法對皮膚會產生一定的刺激性,且易于復發,容易使求美者產生疑慮,中草藥以其天然溫和無刺激的特點越來越受到廣大求美者的歡迎,且其療效可觀,相對于化學合成物,對人體的副作用要小得多,其安全性相應更高,已被廣泛應用于現代護膚品中,故而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如何繼承傳統,并研制生產出地道的中藥護膚品牌,是中醫藥工作者面臨的一項新任務。
[1]魯嚴,朱文元.黃褐斑的現代診治[J].中華皮膚科雜志,2002,35(4):321-323.
[2]常淑彪,李永偉,許愛娥.中藥對黑素細胞生物學活性影響的研究進展[J].中國中西醫結合皮膚性病學雜志,2006,5(4):247-249.
[3]涂彩霞,史月君,劉新國.54味中藥乙醇提取物對酪氨酸酶活性抑制作用的研究[J].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03,19(3):257.
R275
B
1009-6019(2014)12-00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