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簡陽市三岔中心衛生院 四川 簡陽 641418
肺結核的X線臨床診斷與研究
應汝君
四川省簡陽市三岔中心衛生院 四川 簡陽 641418
目的:肺結核的X線診斷臨床研究討論。方法對肺結核患者進行X線檢查而且根據圖像的表現進行了診斷分析。結果原發型肺結核多會發生于兒童,在青少年和成年人中比較少見。結論X線胸片的典型是原發浸潤灶、淋巴管炎和肺門縱膈腫大淋巴結。所以對于年輕患者中胸片上發現其X線征象,然后結合典型的臨床癥狀及化驗室檢查,可以確定診斷。
肺結核;X線;圖像診斷
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所引起的一種常見的慢性傳染病,通常好發于肺部,人體在感染肺結核后一般經過一定的潛伏期才能發病,如果得到及時有效的診斷與治療,大多數患者都能夠痊愈。隨著環境的惡化及流動人口的增加,我國肺結核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肺結核嚴重影響人的身體健康,臨床上常用的檢查肺結核的方法有痰涂片、X線、CT等,其中X線在診斷肺結核、確定治療方案方-探討,以期提高臨床上對該病的認識。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間收治的80例原發性肺結核患兒,其中男46例,女34例,年齡3-10歲,平均年齡(5.1±2.0)歲。80例患者均首次患病,其中包括37例3-7歲患者,43例8-10歲患者。患兒的主要臨床表現為:咳嗽、盜汗、發熱、咯血、消瘦及淋巴結腫大。所有患兒均經X線診斷發現異常,結核菌素試驗陽性。
1.2 檢查方法
80例患兒均拍攝正、側位胸片,并接受抗結核治療,隨訪6-13個月,進行胸部X線復查。
對80例患兒進行胸部X線拍攝,發現患兒的主要X線表現為:(1)病灶部位:有3例患兒雙肺均出現病灶;有43例患兒右肺出現病灶,包括上葉27例,中葉5例,下葉16例;有34例患兒左肺出現病灶,包括上葉21例,中葉2例,下葉11例。病灶形態:2例大片狀影,27例小斑片狀影,34例不規則形態的小斑點影,6例孤立小葉狀影,4例單側肺門陰影增濃,4例肺門/縱隔淋巴結腫大,3例氣管胖淋巴結腫大。(2)病灶分布:病灶多分布于患兒的肺段部位,且分布不對稱,其中肺上葉的尖段、后段和肺下葉的背段分布較多。(3)病灶周圍情況:對于病灶較多的區域,其周圍的肺紋理增粗且模糊,同時肺門結構模糊、紊亂,在部分患兒中伴發同側胸膜增厚、肋間隙縮窄或膈肌的升高。(4)經過抗結核治療后進行X線復查,發現片狀型病灶的吸收速度快于斑點影及結節影,且其區域內的肺紋理結構比較清晰;6-13個月后,肺內病灶基本吸收,只有肺門區出現小的高密度結節陰影,同時患兒的心胸比例也已恢復,胸膜增厚及肋間隙狹窄消失。
肺結核在我國的發病率逐年升高,據相關文獻報道,肺結核在0-14歲的兒童中感染率為9.0%,其嚴重的威脅兒童的身心健康[2]。兒童肺結核主要以原發性綜合癥與肺門淋巴結結核為主,對于臨床癥狀典型的患兒其X線診斷較容易,對于某些癥狀不典型的患兒其X線診斷較困難,必須充分結合患兒的臨床表現、結核接觸史、痰菌檢查、結核菌素試驗等進行綜合判斷分析,以面出現漏診耽誤患兒的臨床早期治療。肺結核確診后,需要較長的臨床治療時間,在沒有確切的診斷依據之前,應密切關注患兒的表現癥狀,對于系統抗炎治療無效的患兒應首先考慮結核的可能,其中痰涂片檢查及結核菌素試驗是有效的診斷手段。原發型肺結核比較常見于兒童,特別是小兒,因為小兒的組織器官對外來的刺激源比較敏感,當結核分枝桿菌通過空氣吸入患兒體內后導致發病[3]。
臨床上X線是檢查小兒原發性肺結核的主要手段,原發型肺結核包括原發綜合征和胸內淋巴結結核,在X線表現上為肺部原發灶、引流淋巴管炎和腫大肺門/縱隔淋巴結三者的啞鈴狀陰影,原發病灶通常發于肺上葉下部或肺下葉上部或肺中葉邊緣部位,是由肺組織發生局限性實變所產生的結核肉芽腫,在感染后2-6周機體會出現病灶周圍炎,涉及范圍可能為整個肺段或肺葉,因此很容易與肺炎相混淆,本研究中就有3例患兒曾被認為是肺部炎癥。原發病灶的主要X線表現為云絮狀陰影且邊緣模糊,陰影可大可小,較大者可涉及整個肺段或整個肺葉。在原發病灶及腫大的淋巴結之間的淋巴管炎為模糊條索狀的致密陰影,但當病灶周圍炎覆蓋范圍較大時,會對淋巴結炎和淋巴管炎進行掩蓋使其不能顯示。當患兒的肺門或縱隔淋巴結腫大時,致使淋巴結和淋巴管出現炎癥,同時伴發程度不等的干酪性壞死,同時患兒的原發病灶被掩蓋或吸收后,原發性綜合癥會演變為胸內淋巴結結核,其分為炎癥型和結節型,主要X線表現為:炎癥型為由肺門向外散播的高密度陰影,由于邊緣模糊,故與正常肺組織區別不開,且通常見于右側;結節型為肺門部位的圓形或者橢圓形致密陰影,腫大的淋巴結融合使其邊緣呈分葉狀,邊界清楚,好發于右側氣管旁[4]。
兒童肺結核的病理改變及X線表現雖然較復雜,但臨床上只要診斷醫師掌握其基本特征,就可以對疾病做出正確診斷,從而減少誤診及漏診的發生率,為疾病的早期治療及良好的預后提供有效幫助。
綜上所述,對于兒童原發性肺結核患者,由于其早期臨床癥狀并不明顯,因而往往被忽略,其中X線檢查對小兒肺結核的診斷具有積極意義。臨床上利用X線檢查應密切關注患者的原發浸潤灶、淋巴管炎和腫大肺門/縱膈淋巴結等改變,在充分結合小兒的臨床資料后對病情進行判斷。雖然目前有其他的影像學手段用來診斷小兒原發性肺結核,但X線仍是不可取代的,尤其對于基層醫院來說。
[1]樂榮芳,林憲和,黃志余,劉坦業,張子勝.兒童肺結核的X線既臨床表現特點[J].中國熱帶醫學,2009,10:2037-2038.
[2]岳偉玲.兒童原發性肺結核病17例X線影像分析[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3,05:110-111.
[3]Marais BJ,Gie RP,Schaaf S,et al.Childhood pulmonary tuber culosis.Old wisdom and new challenges[J].Am J Respir CritCare Med,2006,173:1078-1090.
[4]楊建樹.25例兒童原發型肺結核X線診斷分析[J].中外醫療,2012,26:171+173.
R445.4
B
1009-6019(2014)12-005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