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人民醫院 山西 大同 037009
試論小兒高熱驚厥的急救
幸鴻宇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人民醫院 山西 大同 037009
目的:討論小兒高熱驚厥的急救方法,觀察急救治療效果,為臨床實踐提供可靠地參考依據。方法將48例高熱驚厥患兒納為研究對象,對其實施一系列的急救措施。結果所有48例患兒在急救治療下,均未發生生命安全問題,無1例死亡,病情得到了穩定的控制,無其他并發癥出現,且預后良好,未見任何后遺癥,最終全部痊愈出院。結論在患兒發生高熱驚厥時,應當對其采取積極、有效的急救治療措施,以全面保障患兒的健康及生命安全。
小兒;高熱驚厥;急救
1.1 基本資料
將作者所在醫院從2013年1月到2013年12月以來,所收治的48例高熱驚厥患兒納為研究對象。患兒最小年齡7個月,最大年齡9歲,平均4.8±2.6歲,其中年齡小于3歲者共28例(58.33%),年齡從3歲到8歲者共20例(41.67%)。體溫從38.5℃到40.2℃不等,平均38.9±0.4℃,其中38.5℃到39℃者5例(10.41%),39℃到40℃者41例(85.42%),高于40℃者2例(4.17%)。具體的病因包括腸炎2例(4.17%),急性支氣管炎2例(4.17%),肺炎8例(16.66%),化膿性扁桃體炎9例(18.75%),上 呼吸道感染27例(56.25%)。所有納入研究對象的患兒,均排除其他惡性病變。患兒主要的臨床表現包括不同程度的意識喪失、雙目凝視、呼吸不規律、發紺、四肢肌群呈強直性或陣攣性抽動、牙關緊閉、口吐白沫,發作時間短者數秒,長者3分鐘。
1.2 急救方法
1.2.1 呼吸道處理
在患兒驚厥發生時,要首先保持其呼吸道暢通,防止患兒發生窒息。將患兒取平臥體位,頭偏向一側,將其口腔中的分泌物清理干凈,避免堵塞呼吸道,松解頸部衣扣,解除壓迫。采用面罩或鼻導管給予患兒吸氧,如果采用面罩給氧,氧流量應當控制在2 - 3 L/分;如果鼻導管給氧,氧流量應當控制在0.5 - 1.5 L/分,使患兒的血氧飽和度 維持在90%以上,改善組織缺氧,防止出現其他并發癥[1]。
1.2.2 建立靜脈通道
為了保證給藥、補液的及時性,需對患兒及時建立靜脈通道,這是急救成功的關鍵步驟。在建立靜脈通道的過程當中,應當選擇彈性良好、粗壯的靜脈血管進行穿刺,選擇最適合患兒的靜脈留置針,留置成功后要進行穩妥的固定,保持通道的通暢性,為有效用藥提供保障。
1.2.3 急救用藥
為了控制驚厥癥狀,應當及時對患兒用藥,防止長時間驚厥,對患兒腦細胞造成嚴重的損傷,一般首選安定,劑量為0.2 - 0.5 mg/kg,最高用量不能超過10mg,靜推給藥,每分鐘1mg。如果用藥后患兒的情況不見好轉,15分鐘后可再給藥1次,每天可給藥2 - 4次。由于安定會降低人體血壓,抑制心跳以及呼吸,所以在用藥過程當中,必須嚴密觀察患兒的受藥情況,如果出現了異常情況,應當立即進行對癥處理。如果有患兒抽搐癥狀頻繁、持續發生,則應當經靜脈給予其20%甘露醇 預防及治療腦水腫[2]。
1.2.4 高熱處理
如果患兒的高熱癥狀持續不退,便會進一步加重患兒的痙攣癥狀,導致腦水腫發生,所以必須對患兒的高熱癥狀進行急救處理。如果患兒的體 質 本身較弱,存在營養不良的癥狀,則最好不要對其應用退熱藥物,應當以物理降溫穩住,降低患兒周圍的環境溫度,并用冰帽或是冰袋、冷毛巾對患兒的前額頭進行冰敷,同時也可將冰袋包裹進毛巾中,然后再置于患兒腹股溝、腋下等部位,并時常進行更換,始終保持冰敷溫度。如果患兒年齡大于1周歲,還可以使用25 - 35%的酒精,對他們進行身體擦拭,酒精過敏者禁用。但是在對患兒使用冰袋時,必須要注意同一位置不能冰敷過久,否則會造成凍傷。在對患兒進行物理降溫時,要控制好降溫的幅度,不能讓患兒的體溫驟降,且要注意觀察患兒的面色、四肢冷熱等情況,每15分鐘就應當對其體溫進行1次準確的測量與記錄。等到患兒的體溫恢復至正常水平后,仍然需要進行體溫觀察,每1小時到2小時進行一次體溫測量,防止其體溫再次上升引發驚厥。對可以應用退熱藥物的患兒給予適量的藥物退熱,并結合物理退熱。
1.2.5 加強臨床觀察
在對患兒實施急救的過程當中,必須對患兒的驚厥發作具體時間點、持續時間、間隔時間以及發作部位進行記錄,對患兒驚厥發作前的狀態進行觀察,例如有無多汗、尖叫、易驚,以及驚厥發作過程當中的具體表現,還有發作后有無出現昏迷、昏睡、嗜睡、皮疹、黃疸、嘔吐等情況。要對患兒瞳孔、呼吸以及血壓等情況進行定時的觀察測量,如果患兒出現了腦水腫的早期癥狀,才能及時發現,并進行對癥處理,爭取救治時間。
所有48例患兒在急救治療下,均未發生生命安全問題,無1例死亡,病情得到了穩定的控制,無其他并發癥出現,且預后良好,未見任何后遺癥,最終全部痊愈出院。
高熱驚厥是小兒的常見病,其原因是小兒大腦皮質功能發育尚未完善,神經髓鞘未完全形成,血腦屏障的功能較差以及水電解質代謝不穩定。該病發病時起病急,病情危重,當驚厥持續時間過長或反復發作時,一旦未給予及時的、正確的搶救,則可導致患兒腦組織不可逆性損傷,甚至直接威脅到患兒生命安全[3]。
在小兒高熱驚厥的急救過程當中,首先應當注意保持患兒的呼吸道暢通,防止出現窒息,并需要及時建立靜脈通道,以保證給藥、補液的及時性,然后是及時用藥控制患兒的驚厥、痙攣癥狀,用藥首選安定,但必須控制要用量與給藥速度, 搐癥狀頻繁、持續的患兒,還應給與其20%甘露醇進行治療,采用物理降溫、藥物降溫的方式對患兒進行退熱處理,防止患兒高熱不退繼續引發驚厥或其他問題,最后是要加強對患兒的臨床觀察,時刻掌握患兒的體征及病情變化情況,如果有異常的情況出現,要及時采取對癥處理措施。
從本文的臨床實踐結果來看,通過以上的急救措施,能夠使患兒的健康及生命安全得到全面的保障,具有臨床推廣與實踐的價值意義。
[1]陳雪.小兒高熱驚厥的急救處理體會[J].吉林醫學,2014,32(22):5052-5053.
[2]胡亞美,等.諸福棠實用兒科學(第7 版)(上、下冊)[M].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1:48-49.
[3]溫志園.小兒高熱驚厥60例急救與治療體會[J].基層醫學論壇,2012,30(10):1241-1243.
R725
B
1009-6019(2014)12-01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