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第三人民醫院 寧夏 銀川 750004
社區護理干預對社區高血壓患者遵醫行為的影響
蔣萍胡春麗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第三人民醫院 寧夏 銀川 750004
目的:探討社區護理干預對社區高血壓患者遵醫行為的影響。方法選取銀川市某社區內高血壓患者50例,隨機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各25例,實驗組進行社區護理干預措施,對照組則采取常規治療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的遵醫行為。結果治療結束后發現兩組患者按時吃藥(X2=4.15,P<0.05)、合理飲食(X2=3.27,P<0.05)、適量運動(X2=3.13,P<0.05)、血壓監測(X2=2.58,P<0.05)、忌煙酒(X2=2.16,P<0.05),差異均顯著。結論對于高血壓患者,對其進行社區護理干預可以改善其遵醫行為,保證患者的健康。
社區護理干預;高血壓;遵醫行為
對于高血壓患者,一旦確診則需要長期服藥進行治療。除了藥物治療外,非藥物治療也較為重要,尤其是患者的遵醫行為。對于一些患者,其院外能否做到遵醫行為直接影響著他們疾病的康復效果。本研究中為了進一步探討社區護理干預措施對患者遵醫行為的影響效果,選取我市某社區內高血壓患者50例,隨機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各25例,實驗組進行社區護理干預,對照組則采取常規治療護理,結束后發現患者遵醫行為有所增加。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我市某社區內高血壓患者50例,所有患者的診斷標準均符合2005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制定的高血壓診斷標準[1],患者病程均超過一年。另外按照1999年世界衛生組織國際高血壓學會對有關高血壓標準與分級標準進行分類,患者中高血壓Ⅰ期17例,Ⅱ期18例,Ⅲ期15例。其中男23例,女27例,患者年齡范圍分布在58-80歲,平均年齡為68.3±12.4歲。本研究中所有患者的性別、年齡、高血壓程度及并發癥等數據資料,差異不顯著,可以納入研究使用。
1.2 護理干預方法
本研究中,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治療護理,實驗組患者進行社區護理干預措施,在進行社區護理干預之前,首先需要對社區服務中心的護士提前進行培訓,提高她們的護理技能,培訓內容包括教育指導、飲食、用藥、運動等方面,具體如下:(1)教育指導。要求護理經驗豐富的護士每月對高血壓患者進行教育指導,形式可以采取專題講座、座談會進行。要向患者詳細講解高血壓的發病原理、治療方法及預防保健方法,要求患者每天定時測查血壓。(2)飲食指導。護理人員需要向患者強調,要求其進食少鹽、少膽固醇、高纖維素的食品。對于那些有吸煙與飲酒歷史的患者,護理人員要告誡他們最好忌煙酒。(3)用藥指導。社區醫務工作人員需要根據每位患者的具體情況,幫助患者設定最佳適合的治療方案,對每位患者發放藥物服用記錄卡,要求其按照記錄卡上的時間和次數進行服用,避免遺漏。(4)運動干預。護理人員需要提前測量患者的身高、體重等情況,根據患者自身特點,給患者設置合適的運動項目和強度,要求患者每日要進行鍛煉,不能中斷。對于培訓合格的護理人員,要求其與患者積極溝通,確定隨訪時間,每月一次。連續干預六個月之后對患者進行問卷調查。
1.3 評價指標
本研究中,我們采取的是自編遵醫行為調查問卷,問卷包括按時吃藥、合理飲食、適量運動、血壓監測、忌煙酒五個方面。要求所有患者在實驗前和實驗結束后進行測量,統計并記錄相應數據。
1.4 統計學處理
實驗中所得數據利用SPSS17.0進行處理和分析,統計方法為對計量資料采取t檢驗進行分析,對計數資料樣本率則采用X2檢驗進行分析,當判斷指標P<0.05時,表明其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按時吃藥比較
研究結束后,實驗組患者按時吃藥19例(76.0%),對照組患者按時吃藥10例(40.0%),統計分析發現(X2=4.15,P<0.05),差異顯著,表明對社區高血壓患者進行社區護理干預可以督促高血壓患者按時吃藥,維持血壓穩定。
2.2 兩組患者合理飲食比較
研究結束后,實驗組患者合理飲食21例(84.0%),對照組患者合理飲食11例(44.0%),統計分析發現(X2=3.27,P<0.05),差異顯著,表明對社區高血壓患者進行社區護理干預可以幫助患者養成合理飲食的行為習慣,預防高血壓。
2.3 兩組患者適量運動比較
研究結束后,實驗組患者能進行適量運動20例(80.0%),對照組患者能進行適量運動10例(40.0%),統計分析發現(X2=3.13,P<0.05),差異顯著,表明對社區高血壓患者進行社區護理干預可以促使患者堅持每日鍛煉,增強體質。
2.4 兩組患者血壓監測比較
研究結束后,實驗組患者能定時監測血壓18例(72.0%),對照組患者定時監測血壓12例(48.0%),統計分析發現(X2=2.58,P<0.05),差異顯著,表明對社區高血壓患者進行社區護理干預可以使患者形成定時監測血壓的習慣,隨時關注自己的健康。
2.5 兩組患者忌煙酒比較
研究結束后,實驗組患者忌煙酒21例(84.0%),對照組患者忌煙酒15例(60.0%),統計分析發現(X2=2.16,P<0.05),差異顯著,表明對社區高血壓患者進行社區護理干預可以促使患者改掉抽煙喝酒的習慣,保證自己的健康。
近年來,由于人們對健康的重視,遵醫行為的出現概率越來越高,而且遵醫行為直接影響著患者疾病的康復程度。要想患者能夠自覺進行遵醫行為,首先患者需要對高血壓有清晰正確的認識,但是在我國目前現狀中,人們對高血壓的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目前仍不樂觀[2]。所以需要結合社區對患者進行高血壓知識教育,提高患者的遵醫行為。雖然社區護理干預可以提高患者的遵醫行為,但是高血壓的治療是一個長期漫長的過程,因此護理人員要對患者進行全方位、全方面的護理。
在本研究中,我們對隨機抽取的社區高血壓患者進行社區護理干預,干預內容的主要目的是要求患者按時吃藥、合理飲食、適量運動、定時對血壓監測、忌煙酒,干預后發現患者以上的遵醫行為發生率有所上升,說明本研究中我們采取的社區護理干預措施效果較好,可以幫助患者建立良好的行為習慣,促進患者血壓保持在一個穩定范圍內,適合在臨床中推廣使用。
[1]陳小芳.北濠社區高血壓的社區護理干預體會[J].中國民康醫學,2008,20(15) :1807-1808
[2]蘇海.焦慮對高血壓診斷和治療的影響[J].高血壓雜志,2006,14(5) : 332-333
R473.2
B
1009-6019(2014)12-019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