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無錫市第三人民醫院神經外科 江蘇 無錫 241041
3例肌萎縮側索硬化癥的護理體會
周林玲陸燕
江蘇省無錫市第三人民醫院神經外科 江蘇 無錫 241041
肌萎縮側索硬化癥;護理
肌萎縮側索硬化癥(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一種選擇性累及上下運動神經元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是運動神經元病的最常見類型。它是以進行性的肌肉無力為特點的致死性疾病,多為中老年起病,主要表現為:首發癥狀為手指運動不靈活和力弱,隨后大、小際肌和蚯蚓肌等手部小肌肉萎縮,漸漸向前臂、上臂及肩胛肌發展,四肢肢體無力,肌肉萎縮,無感覺障礙。由于病因和發病機制不明,目前尚無阻止本病進展的有效措施,患者多死亡于呼吸衰竭和多臟器功能衰竭[1]。我科于2010年05月2014年05月共收治ALS患者3例,通過良好的身心整體護理,收到較好的效果。現將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0年12月2014年5月共收治ALS患者3例,男2例,女2例,年齡為40-63歲。
1.2 方法 均行肌電圖檢查,肌電圖檢查示神經源性損害,1例行肌肉活檢,提示為神經源性異常,主要給予糖皮質激素、能量合劑、B族維生素、營養神經等藥物治療,并積極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住院時間6-8周,2例癥狀好轉出院,1例自動出院。
2.1 嚴密觀察病情 密切觀察患者的意識、面色、口唇、呼吸頻率節律、咀嚼吞咽、肢體肌力等情況,有無嗆咳、呼吸困難等情況發生。給予心電監護、吸氧,24小時嚴密觀察患者病情,床邊備好吸痰裝置。氣管插管、氣管切開包,呼吸機處于備用狀態,患者一旦出現病情變化,應積極配合醫生做好搶救工作。
2.2 呼吸道護理 患者因肢體無力,吞咽困難等引起嗆咳、排痰困難,導致誤吸、肺部感染、窒息等危險情況發生,所以保持呼吸道通暢尤為重要。輕癥患者,指導深呼吸運動;重癥患者,q2h協助翻身拍背一次,并使用體外多頻振動排痰治療儀,痰液粘稠時遵醫囑給予霧化吸入,必要時給予吸痰。隨著ALS的病程發展,患者不同程度出現呼吸機麻痹現象,需要使用呼吸機輔助呼吸。使用呼吸機過程中,根據患者呼吸狀態選定通氣模式,并根據血氣分析各項指標及時調整呼吸機參數。使用機械通氣時,為防止感染,病室室溫應保持在18-20℃,濕度60-70%。每日早晚開窗通風,每次15-20分鐘。操作前后嚴格洗手,注意手衛生。嚴格控制探視人員。q2h給予患者翻身拍背并每天bid應用震動排痰儀以促進排痰。吸痰時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做好氣道濕化工作。呼吸機管道污染及時更換,及時傾倒呼吸機冷凝水,防止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生。
2.3 營養支持 支持治療對保證患者足夠營養和改善全身情況尤為重要[2]。患者處于高代謝狀態,應及時補充高熱量、高蛋白的飲食,保證總熱量的攝入。輕癥患者,可經口進食;重癥患者,為防止食物誤吸入氣道引起肺部感染,采取腸內營養,經胃管持續性鼻飼美吉客,每日1袋分3次,逐日增加1袋,3天后逐漸過渡到能全力+美吉客,第5天開始全腸內營養,每日能全力1500ml,腸內營養時應嚴密觀察,出現并發癥應及時處理。
2.4 皮膚護理 一般情況下,局部皮膚受壓≥9.3 KPa超過2小時即可引起皮膚的不可逆損害,形成褥瘡[3]。為防止患者出現褥瘡,于氣墊床應用,q2h更換體位,翻身時按摩患者受壓處皮膚以促進皮膚血液循環。每天擦身3次,每周床上洗頭2次,保持患者皮膚的清潔。床單位有污染,潮濕及時更換。
2.5 功能鍛煉 因患者長期臥床,為避免肢體功能廢用,需定時按摩活動肢體,每天2-3次,每次30分鐘,以防止關節僵硬及肌肉萎縮的進一步發展。
2.6 心理護理 有心理學家認為:給予肌萎縮側索硬化癥病人更多的精神關懷更益于延長患者生命[4]。由于本病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且病情呈進行性加重,加上該患者神志清楚,容易產生緊張焦慮,悲觀厭世等不良情緒。因此,在工作中,護士應關心體貼病人,根據病人不同心理,適時給予適當的心理疏導。由于患者患者氣管切開呼吸機支持,無法言語,醫務人員在進行各項操作時,應耐心向患者做好解釋工作,多觀察患者的眼神,口型,揣測患者的意思,溝通時給予患者多鼓勵,多肯定,取得病人的信任,加強病人信心,能積極配合治療。
肌萎縮側索硬化癥病程長,療效差。此病往往繼發感染,褥瘡,多器官臟器功能衰竭等嚴重并發癥,早期觀察與處理尤為重要,護理人員應嚴密觀察監護,給予患者精心護理,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提高生存質量。
[1]Miller RG,Mitchell JD,Lyon M,et al.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other motor neuron disorder[J].neurology,2003,4(3):191-206.
[2]鄭悅平,盧爽英,林德群.運動神經元病的臨床觀察與護理.現代護理,2008,14(4):527-528.
[3]邱佩琴.預防長期臥床患者發生褥瘡的護理體會[J].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5,8(1):101.
[4]王運良,曹芳,耿爽.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的研究進展[J].實用醫藥雜志,2004,21(2):165-167.
R473.6
B
1009-6019(2014)12-025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