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平昌縣人民醫(yī)院 四川 平昌 636400
急性心肌梗塞的護理體會
王小梅
四川省平昌縣人民醫(yī)院 四川 平昌 636400
目的:探討73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臨床護理措施。
心肌梗塞患者;護理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冠狀動脈支急性閉塞引起心肌持久而嚴重缺血,致使部分心肌發(fā)生缺血性壞死而產生劇烈、持久的胸疼及急性循環(huán)功能障礙。發(fā)作時多出現致命的室性心律失常而危及生命。因此,做好護理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內科共收治急性心肌梗塞患者73例,經住院積極搶救治療和護理大都好轉出院,現就結合臨床的實踐,談點個人護理體會。
1.密切觀察病情 心肌梗塞患者在發(fā)病最初48小時內,病情變化大,死亡率高,要建立重癥記錄單,隨時觀察病人的血壓、脈搏、呼吸、體溫、神志等變化,不可麻痹大意,應采取積極有效的預防措施,準確記錄液體出入量,做好心電監(jiān)護及時發(fā)現病情變化,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2.做好心理護理 急性心肌梗塞為突發(fā)性疾病,病人不僅身體感覺痛苦,而且精神上也受到創(chuàng)傷,在心理活動上,最擔心的時怕發(fā)生意外,往往精神上比較緊張,思想上有許多顧慮,顯得特別煩躁,使心率加快,血壓升高,使交感神經興奮可能會出現心律不齊,也會增加心臟負擔,導致本病的死亡。因此,護理人員要善于觀察病人的心理反應,應多接近他們,耐心細致的做好思想解釋工作,告訴病人一些基本常識,消除患者及家屬的顧慮和恐懼心理,調動病人的積極性,增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使之愉快、樂觀的配合治療及護理。必要時使用鎮(zhèn)靜劑。
3.臥床休息 臥床休息可減輕心臟負擔。根據我們的經驗,病后2周內應絕對臥床休息,由他人照顧飲食及大小便,要保持安靜,謝絕探親,防止情緒激動,避免不必要的搬動;第3周可床上活動(適當自主翻身及上下肢自主活動);第四周可下床在室內輕微活動;第五周后可出院在家休養(yǎng),緩慢走動。
4.臥床期間注意皮膚護理,口腔護理,按摩受壓部位,活動肢體關節(jié),協助翻身、拍背、幫助排痰、以預防壓瘡、口腔感染、下肢靜脈血栓及墜積性肺炎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5.飲食護理 心肌梗塞病人由于腸蠕動減弱,消化功能低下、飲食要低鹽、低脂、易消化、產氣少的食物為主,要少食多餐,不宜過飽、多食水果、蔬菜、限制膽固醇、咖啡、辛辣刺激性食物、禁煙酒。AMI病人第1周給流質或半流質,給應攝入總量的半量;1周后給半流質或軟食。飲食不當或過飽可成為本病的誘因,或加重病情,神志,甚至造成猝死。
6.便秘的護理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由于臥床,使腸蠕動減慢;因心肌缺血、損傷、壞死、心功能減弱、心排血量減小,往往有消化功能低下;加之止疼藥的使用,致使胃腸功能抑制,并因不習慣臥床使用便盆等原因,以致便秘。便秘可再次又發(fā)心梗。所以,應注意飲食中增加富含纖維素高的食品。病人若兩天無大便時,可吃一些香蕉或用適量番瀉葉泡水飲,并將床頭抬高,肛門內注入開塞露。大便秘結較重者,可作鹽水低壓灌腸,且忌屛氣用力。
7.輸液的護理 AMI病人均需靜脈給藥,密切觀察輸液量和速度是十分重要的。輸液量和輸液速度,要嚴格參照病情制定,通常的滴速為15-20滴/min。24h輸液量為1500ml。心功能差者,輸液速度以0.5-1.5ml/min為宜。若輸液量大或者滴速過快會造成心臟負荷加重,誘發(fā)急性心衰,肺水腫。
8.吸氧的護理 吸氧是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治療中重要措施,AMI病人早期給予足夠的氧氣吸入,以改善心肌缺氧狀態(tài),避免梗塞面積擴大,病情一般者2-4L/min,嚴重者4-6L/min,面罩給氧5-10L/min,,疼痛緩解、休克、心衰糾正后1-2L/min即可或間斷給氧,注意進食、排便時給氧。
R473.5
B
1009-6019(2014)12-026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