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世鵬
(長沙師范學院,湖南 長沙 410100)
談兒童食品包裝設計中的仿生設計
荊世鵬
(長沙師范學院,湖南 長沙 410100)
兒童食品包裝設計不僅要起到保護食品的作用,還需要迎合兒童的心理需求,在造型形態、圖形、色彩、安全性和人性化等方面進行巧妙設計。仿生設計是兒童食品包裝設計的靈感源泉之一,優秀的兒童食品包裝仿生設計作品可以贏得兒童的注意,獲取市場競爭力。本文主要對兒童食品包裝設計中的仿生設計進行分析研究。
兒童食品包裝設計;仿生設計
國家統計局、中國兒童產業研究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2007年至2012年,我國每年出生新生兒約合1600萬,截止2012年末,我國共有0-12歲的兒童近兩億人,按每人平均每年5000元的開支,兒童用品產業規模已突破萬億。巨大的人口基數和市場容量促使兒童產業不斷升級,并迅速推動中國兒童用品企業品牌化進程。這其中,兒童食品包裝設計的重要性也日益明顯,此時對兒童食品包裝設計進行專門的研究顯得十分及時和必要。
食品消費在兒童消費中所占的比重很大,因此兒童食品包裝一直是生產商爭奪市場的焦點。兒童食品包裝面向的是兒童這個特殊群體,因此,兒童食品包裝設計要符合兒童心理特征,設計定位要考慮兒童的喜好,以吸引兒童的注意力,迎合兒童愛動愛玩好奇的天性為根本,能夠將一些益智性、童趣性、啟發性的知識融入到包裝設計中,兒童在接觸食品包裝的同時,無形中還可以增長知識,從而起到教育作用,增強食品本身的親和力和感染力。同時,兒童食品包裝應比其它產品的包裝更注重環保的視野和對社會對兒童長期負責的意識,使包裝產品能循環利用,多功能,同周圍的自然體系和整個社會的環境和諧。
仿生設計是人類社會活動與大自然的契合點。仿生設計以自然界萬事萬物的形態外觀、功能結構、物質組成、信息控制以及各種生物特征及其原理為研究對象,有選擇地在設計過程中應用這些特征原理,同時結合仿生學的研究成果,為設計提供新的思想、新的原理、新的方法和新的途徑。仿生設計從最初無意識的簡單的形態模仿,到功能結構的模仿,再到相關的系統理論的形成,已逐步成為設計領域中一種科學、系統的新方法,并反過來指導人們的設計活動。仿生設計不斷地為人類創造更加宜人、理想的生活方式,使得人類社會與自然做到真正的和諧共生,并逐漸成為設計發展的趨勢之一。
為了使兒童食品包裝造型生動、情趣盎然,給兒童帶來愉快、幽默、風趣、生命活力等感受,從而誘惑其購買欲望,設計者經常仿照生物的形態、結構、色彩、肌理、效果來進行仿生設計。
(一)形態仿生與兒童食品包裝設計
形態仿生設計是指在設計過程中,設計師將仿生對象的形態特征,經過簡化、抽象、夸張等設計手法應用到設計中去,使設計的外觀形態和仿生對象產生某種呼應和關聯性。兒童在決定購買一樣食品的時候,不會像大人一樣仔細閱讀包裝上面的說明文字,因此,兒童食品包裝的外部造型就顯得尤為重要。兒童食品包裝設計的造型要更有趣,要富有豐富的想象力,這才能引起兒童的注意,刺激他們的購買欲望,推動他們的購買行為。由此可見,形態仿生設計在兒童食品包裝設計中應用前景很廣,它使得兒童食品包裝更具生活化、情趣化、藝術化。兒童食品包裝形態仿生設計就是以生物的自然形態為原型進行再加工創造的設計,通過這種方法可以創造出很多形態各異,栩栩如生的包裝。自然形態的多樣化提供了包裝造型上的多樣化,增添了兒童食品包裝設計的形式趣味感,讓包裝更具有感染力和親和力。例如,兒童食品包裝設計常常在包裝的造型上采用一些動物、植物、房子、汽車、水果等自然形態,這可以讓包裝更具趣味性和益智性,將包裝變身為玩具,讓孩子們樂于其中,激發孩子了解外部世界及自身。
(二)結構仿生與兒童食品包裝設計
設計師結合不同的設計目的,研究生物體和自然界物質存在的內部結構原理,尋求生物結構與產品的潛在相似性進而對其模仿,將其應用于設計中即為結構仿生設計。包裝的結構是包裝的骨骼,它不同于包裝的外部造型可以直接展現在人們的面前,而是通過包裝的開啟方式、外部形態、具體使用中體現出來。在兒童食品包裝設計中可以通過分析生物的整體或部分的結構特點,在設計時進行充分的利用與模仿,從而創造性地設計出符合兒童的心理且耐人尋味的包裝來。因此,模擬就應該更加理性化,更注重功能方面的設計,根據兒童的需求,通過仿生對象的結構特征在仿生食品包裝設計中的應用,不斷調整其舒適性和宜人性。例如,蜂巢由一個個排列整齊的六棱柱形小蜂房組成,每個小蜂房的底部由3個相同的菱形組成,這些結構與近代數學家精確計算出來的菱形鈍角和銳角完全相同,是最節省材料的結構,且容量大、極堅固,令許多專家贊嘆不止。蜂窩狀的結構設計在兒童食品包裝設計之中很常見,這正是因為設計師充分利用了六菱形用材料最少,圍合空間最大的特點。
(三)色彩仿生與兒童食品包裝設計
色彩仿生設計就是從自然界豐富多樣的色彩和色彩搭配中,總結色彩在仿生對象中的作用,探索和發現其特定的功能和形式規律,吸取大自然色彩的優點,將其運用于設計中,使設計既有功能作用,又具有和諧的美感。兒童對色彩有不同于成年人的敏感和想象力,對于兒童來講,每一種熟悉的顏色都是某種物品的象征,例如,紅色象征著太陽、溫暖和火焰,藍色象征著大海、藍天,綠色就是草地與樹木,對于每一種他們喜歡的顏色,兒童都有現實中的食物進行聯想。成功的兒童食品包裝色彩仿生設計的應用,可以提高兒童的認同感,進而提升兒童食品包裝設計的品質。
(四)肌理仿生與兒童食品包裝設
設計師借鑒和模擬自然物表面的紋理質感和組織結構特征進行設計,使得設計表面紋理具有審美、情感的體驗,即為肌理仿生設計。將自然肌理運用到兒童食品包裝中,不僅僅表達出自然界的外表之美,我們利用這些豐富的表面肌理通過各種材料表現手法和技術,創造出一種新的深層意境的視覺語言,達到出人意料的效果。例如Naoto Fukasawa的仿水果表面肌理的飲料盒包裝設計,使用橡膠材料,充分表達出香蕉、橘子等水果味的設計語意,兒童看到飲料盒就仿佛已感受到了水果的味道。
(五)功能仿生與兒童食品包裝設計
功能仿生設計主要研究生物體和自然界物質存在的功能原理,并用這些原理去改進現有的或建造新的技術系統,以促進產品的更新換代或新產品的開發。功能仿生設計在兒童食品包裝中的廣泛運用是未來設計的趨勢,越來越受到重視。2006年4月Seaquist公司推出了一種專門為兒童飲料(PtitsMonin)配備的新型瓶蓋,造型如小動物的頭一樣。這種旋轉式的瓶蓋擁有吸引兒童注意力的卡通造型,且用法簡單。撕去質量密封條,在開啟瓶蓋時,瓶蓋紅色的卡通造型嘴里會彈出一個用塑料橡膠做的柔軟舌頭,且起到了吸管的作用。比如,當兒童抓住舌頭放進杯子里時,擠壓瓶體,飲料就可以從舌頭中流暢地落下,既衛生又安全。當瓶蓋被擰緊時,舌頭就會被瓶蓋和瓶體壓住,這也是另一種密封的方式。
兒童食品包裝設計的蓬勃發展有目共睹,設計師在進行兒童食品包裝設計時,既要考慮包裝的保護功能,也要照顧兒童的心理需求,在設計風格上吸引孩子們。仿生設計是兒童食品包裝設計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意源泉。我們應對兒童食品包裝與仿生設計的關系做更進一步研究,從自然萬物中發掘更多的原創點,創造出更多藝術化、情趣化、生活化的兒童食品包裝設計。
[1]劉丹.兒童食品包裝設計淺論[J].藝海,2012年01期.
[2]孫寧娜、董佳麗.仿生設計[M].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10.
[3]何霞、楊國平、王家俊.包裝容器形態仿生設計[J].包裝工程,2006年01期.
[4]王瑋.生態功能與仿生設計在產品設計中的應用[J].設計藝術(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J524
A
1005-5312(2014)02-00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