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曉麗
(廣東中明建筑裝飾實業有限公司,廣東 中山 528400)
所謂工程造價,就其本質來講,指的就是在批準的工程造價限額以內,對工程建設全過程所需費用的擬定、控制、監督與管理,從設計可行性研究,投資決策,施工竣工,到交付使用,通過對每一個環節的管理,隨時糾正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偏差,確保項目投資目標順利實現,力求優化配置各項資源,從而獲得投資效益最大化,將竣工決算控制在審定概預算之內,在工程建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建筑工程概預算的內涵極其豐富,不僅包括對工程項目建設前期的各項準備工作、技術能力、管理水平以及人員的素質進行考察,同時還包括對施工過程中的人工、材料以及相關費用等提供依據并做出合理的安排和規劃。以建筑工程中開挖土方這一程序為例,土方運輸過程中裝運、卸貨等環節的計算都是極易出現重復計算的項目,重復計算后就會造成工程結算時承包方勞務費的額外支出,提升了項目工程的施工成本,進而對項目工程的經濟效益產生不良影響。通過開展精細的概預算工作,能夠及時發現施工單位施工和管理工作中的問題,有效整合人力物力資源,不斷調整、優化施工現場資源結構,改善施工環境,提升各部門生產效率,進而提高項目工程的經濟收益。
一般來講,建筑工程的項目管理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內容:成本管理、質量管理和進度管理。如何在不影響施工進度的情況下,降低施工成本,保證工程質量,是建筑工程建設者的共同追求。項目管理的三個內容既相互獨立,又彼此聯系,從工程建設角度來講,其都是全過程的管理,貫穿于建筑工程項目建設的始終,具有較強的持續性和系統性。在建筑工程項目管理中,成本管理是為了控制成本和使用資金,在確保質量達標的基礎上盡可能減少費用開支的管理;質量管理是為了保證工程質量,使之達到規定標準和要求而進行的管理;而進度管理則是為了在合同規定時間內完成工程項目而進行的規劃與安排。成本管理是目標、質量管理是保障,進度管理則是統籌規劃,在這三項管理中,進度管理對工程預算方案起著決定性作用,也決定了項目施工過程中的資源配置問題,在項目管理中處于關鍵地位,集中反映了項目管理的整體水平。
在項目投標與報價的過程中,概預算編制是重要的參考文件,象征著施工單位的綜合實力。這就要求建筑工程概預算編制應對自身施工技術與水平進行系統分析,在突出自身優勢的同時,將由于施工技術、管理水平等方面因素限制影響項目建設成本的因素加以分析,確保自身概預算的完整性、真實性和科學性,進而促使其綜合競爭力的提高。
建筑工程涉及范圍十分廣泛,包括土建工程、裝飾裝修工程、電氣工程、給排水工程、消防工程、通風暖氣工程、智能化系統工程以及電梯工程等,不同類型的工程所需的材料各不相同,同一種工程所需的材料也多種多樣,甚至即使同一規格、同一型號的產品,其產地、廠家不同,價格差異也很大。例如裝飾裝飾工程中的幕墻工程,石材幕墻的材料,山東白麻與福建白麻,山東黃銹石與福建黃銹石,不同產地,價格相差幾十至上百元/平方米不等。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各種新材料、新產品在市場中得到推廣應用,為建筑材料選擇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但同時也增加了工程造價控制的難度。
受建筑工程自身特殊性決定,許多變化和問題在工程初期無法完全顯現出來,因而只能根據施工實際來作出反應;另一方面,建筑施工多配合電氣工程、裝飾工程展開,一旦電氣安裝工程、裝飾工程出現變化,建筑設計勢必需要隨之作出改變。由于這些不可預測性因素,變更所需的資金對造價控制產生了不容小覷的影響。例如,為了追求建筑設計整體上的美感,現代建筑多采用暗裝,單靠建筑外觀很難了解安裝材料。受利益驅使,在工程項目建設中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的暗裝現象比比皆是,降低了造價控制的有效性。
實際操作中,受工程設計人員素質水平、施工人員專業技能高低以及工程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響,造價控制效果往往差強人意。市場經濟體制下,利益主體和利益關系呈現出多元化格局,社會主流價值觀也隨之更加多樣化,反映在建筑工程設計單位,部分設計人員為了獲得供應商提供的建筑材料與工程設備的回扣,拋開對項目整體設計方案各方面因素的考慮,極力向業主、施工方“推薦”指定設備、材料,勢必會降低工程設計方案的成本控制效果。另一方面,我國建筑市場管理尚處于初步探索階段,在管理經驗、管理制度上存在明顯不足,加之工程建設任務大、周期長、工藝繁雜、時間緊等因素,在追求工程進度和利潤收益的同時勢必忽視對設計方案的嚴格執行,在這一背景下設計出來的建筑工程方案也就無法真正體現工程價值,客觀上增加了工程造價控制的難度。
3.1.1 決策階段。決策是項目投資造價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工程建設前期的核心內容,造價師應在綜合分析評定擬建項目施工方案的基礎上,制定投資預算,它也是項目施工各環節總投資的根本依據。決策階段科學地選址、制定建設標準以及選用合適的設備,都要求做足投資預算工作,并組織專業人員對其準確性、科學性進行客觀評價。
3.1.2 設計階段。設計階段,工程設計師應根據工程實際,設計多套施工方案,組織專門技術人員成立專家組,對各方案的可行性、實用性進行對比分析,群策群力選擇出最經濟、最科學的方案,并綜合各方案的優勢對最終選定的方案進行優化,盡可能控制工程造價。
3.1.3 招投標階段。針對當前招投標無序競爭現象普遍的情況,應積極引入先進的競爭機制,不斷改革競爭模式,為更多有實力、有口碑的建筑企業提供展現自我的平臺,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加強對參與投標企業資料、尤其是其工程投標報價的調查核實力度,對其方案進行科學分析,從源頭上防范部分單位預算失控、增加投資情況的出現。
3.1.4 審查階段。審查階段,確保概預算控制在批準的限額內。如果發現出現超預算的現象,應及時組織人員查明原因,并對其進行科學分析,力求在經濟、合理的基礎上對其進行適當調整。建議推行設計收費與工程設計成本節約相結合的辦法,制定人性化的激勵機制,對節約投資的設計者給予獎勵,對造成資金流失、浪費的人員嚴厲處罰,以鼓勵設計者不斷尋求最佳設計方案.防止不顧成本、隨意加大投資系數的現象。
隨著計算機互聯網的普及與推廣,各種各樣形式新穎、操作便捷的技術手段和設備逐漸走進工程建設者的視野。傳統施工模式下,在對工程建設進行概預算時,多采用人工手動計算、編制和管理的方法,工作效率低下,出錯率較高;將信息技術手段引入建筑工程概預算編制,有助于實現預算編制的現代化,逐步將預算人員從繁重的手動計算中解放出來,節省了人力物力資源。現代科技設備的使用有助于提高計算的精確性,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概預算現代化也為工程數據信息資料的信息化管理提供了可能,傳統模式下的紙質文件和資料管理起來極其不便,通過現代化的管理方式,將數據資料數字化,可以對電子合同、工程使用資金以及施工進度等多方面進行動態跟蹤管理;借助先進的預算系統,能夠實現工程概預算管理數據的實時更新與反饋。
在工程建設過程中,預算管理人員的監管水平對工程造價產生著深遠影響。加強管理人員隊伍建設,主要包括三方面內容。首先,加強工程施工專業理論技術的培訓,使之在具備概預算知識與技能的基礎上,對工程設計與施工、設備和材料選擇、現場工藝工序等內容有清晰的認識,從而為其科學編制概預算提供參考依據。其次,加強相關法律法規的宣講力度,強化預算人員法制意識、職業道德意識培養。預算是工程建設和項目管理中的重要內容,也是經濟問題頻發的關鍵環節,市場經濟條件下利益關系與主體的多元化帶來主流思想價值觀的變化,提升相關人員思想道德水平,應在項目內部全范圍內警鐘長鳴,以有效實現造價控制。最后,制定詳細的規章制度,對相關人員的工作進行嚴格規范,概預算一切活動都應層層審核,最終才頒布實施,避免“一刀切”現象的發生。
建筑工程的造價控制是一項系統工程,它幾乎貫穿于項目施工過程的始終。從投資方角度來講,需要強化管理,力爭將項目投資控制在預算的限額以內,并隨時調整因客觀因素發生變化而造成的預算變化;從施工方角度來講,要根據工程具體實際,不斷整合優化資源,取長補短,實現人力物力財力各項資源價值的最大化,以促進項目投資控制目標的實現,從而達到預期的經濟效益,獲得良好的社會效益。
[1]李碧旋.建筑工程造價的合理有效控制探究[J].科技與企業,2012(24):36-37.
[2]卜留根.建筑工程造價的合理有效控制與分析[J].城市建筑,2013(16):144-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