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紅飛 梁春霞 劉光梅
1例宮頸液基薄片細胞檢測診斷子宮頸惡性淋巴瘤病例報告
彭紅飛 梁春霞 劉光梅
通過宮頸液基細胞學進行檢查和篩查宮頸癌,對發現的1例宮頸惡性淋巴瘤利用液基細胞學進行鑒別診斷以及探討。采用宮頸刷在宮頸口收集脫落的細胞,利用自動細胞制片機,將處理后的細胞制作成高質量的宮頸液基細胞薄片,再用HE對其染色后進行細胞檢測診斷,通過活檢和相應的免疫組化的檢查后方可確診。本例宮頸液基細胞薄片可以看見散在圓形或卵圓形惡性腫瘤細胞,通過活檢和相應的免疫組化的檢查后,確診為子宮頸惡性淋巴瘤。液基薄片細胞檢測技術相比傳統細胞涂片,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樣本采集數量減少,更加準確,幫助提高了對宮頸惡性淋巴瘤的診出率,很好地解決了傳統細胞學涂片中因為人為的因素、制片的隨意和細胞保存不夠及時等問題。
液基細胞學;子宮頸惡性淋巴瘤;宮頸液基薄片細胞
惡性淋巴瘤的來源是淋巴組織病變產生惡性腫瘤,主要侵犯的身體組織是淋巴結,結外淋巴網狀組織或者其他任何器官也有發生的可能[1]。醫療診斷水平的提高,淋巴結外器官或原發性的惡性淋巴瘤被診斷出的幾率逐年增多[2]。惡性淋巴瘤多數發生于胃腸道、皮膚、乳腺、甲狀腺和男性生殖系統等,在女性生殖系統中發生的幾率很少見,宮頸惡性淋巴瘤是罕見的結外惡性淋巴瘤,早期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較難診斷[3]。
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測技術是最近幾年引進的一項最新的篩查宮頸癌的技術,是有效改善傳統細胞學涂片中常規收集細胞的方法的弊端[4],較之傳統的涂片,液基薄片細胞的檢測技術更加敏感,可以檢測到微小的變化,提高細胞學診斷疾病的準確率[5]。
患者女性,42歲,因接觸性出血3個月于本院就診婦科門診,行宮頸活檢。臨床婦檢:一般情況良好,心肺聽診正常,腹部柔軟,外陰以及陰道檢查正常,陰道光滑,宮頸內呈顆粒狀糜爛,觸碰容易出血。取樣宮頸中的刮出物進行液基薄片細胞檢測,觀察鱗狀上皮細胞和散在圓形或卵圓形細胞的數量,通過活檢和相應的免疫組化的檢查后,確診為子宮頸惡性淋巴瘤。
用宮頸刷在宮頸口收集脫落的細胞,進行液基細胞學檢查,利用自動細胞制片機,將處理后的細胞制作成高質量的宮頸液基細胞薄片,再用HE對其染色后進行細胞檢測診斷,液基細胞涂片可觀察到正常鱗狀上皮細胞較少,散在圓形或卵圓形細胞較多,細胞核多數為圓形或卵圓形,少部分的細胞核扭曲,分布不均。液基細胞學的診斷是否發現惡性腫瘤細胞。在陰道鏡下取樣進行活檢和相應的免疫組化的檢查,分析病理活檢結果后,可確診。
液基薄片細胞檢測技術被應用于婦科疾病領域的診斷和治療中,有效地解決了傳統細胞學薄片中的弊端,液基薄片細胞檢測技術相比傳統細胞涂片,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樣本采集數量減少,更加準確,幫助提高了對宮頸惡性淋巴瘤的診出率,很好地解決了傳統細胞學涂片中因為人為的因素、制片的隨意和細胞保存不夠及時等問題。本例宮頸液基細胞薄片可以觀察到較多散在圓形或卵圓形惡性腫瘤細胞,細胞有較明顯異形性,通過活檢和相應的免疫組化的檢查后,確診為子宮頸惡性淋巴瘤。
液基薄片細胞檢測技術減少了傳統細胞學檢測的由于設備不夠精細,細胞保存不夠及時,細胞結構模糊等影響診斷的問題,先進的液基薄片細胞檢測增加了鱗狀上皮病變和腺上皮及其它細胞病變的檢出率,進一步提高診斷子宮頸惡性淋巴瘤的鑒別和準確率[6]。
本病例宮頸液基細胞學檢測結果非典型鱗狀上皮細胞為3.63%,鱗狀上皮內低度病變(SLIL)為1.61%,鱗狀上皮內高度病變(HSIL)為0.93%,鱗狀上皮癌(SCC)為0.12%。國內劉長云的研究表明,液基細胞學檢測手段的敏感性高于傳統Pap涂片檢查[7]。宮頸惡性淋巴瘤是罕見的婦科惡性腫瘤,早期無甚臨床表現增加了診斷的難度,單單根據常規的切片診斷較難判斷,結合免疫組化的檢查,可以輔助鑒別病變的類型。對宮頸惡性淋巴瘤的診斷,需要對宮頸小細胞和非角化型鱗癌相互區分,三者都表現為細胞核的圓形或卵圓形,但是后者呈片狀或巢狀分布。另外還要將惡性淋巴瘤與良性淋巴瘤進行鑒別,年輕女性患有良性淋巴瘤的可能性大于中年女性。
[1] 董穎,石雪君,李挺,等.子宮內膜間質肉瘤與轉移復發瘤的形態特點[J].中華病理學雜志,2005,34(3):163-166.
[2] 賴玉琴,黃少娥.宮頸脫落細胞學結合陰道鏡檢查應用于宮頸上皮內瘤變及宮頸癌診斷的評價[J].廣西中醫學院院報,2010,13(2):37-38.
[3] Hendrickson MR,Tavassoli FA,Kempson RL,et al.Mesenchymal tumour and related lesions[A].The WHOclassification of tumors: pathology & genetics of the breast and female genital organs[M].Lyon:IARC Press,2003:233-236.
[4] 劉軍,羅淑貞,盧義生,等.液基細胞學應用子宮頸癌篩查的研究[J].中華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4,20(9):553-554.
[5] 劉建彬,邱森靈,鐘偉嬌,等.液基細胞學檢測在宮頸癌篩查中的應用[J].實驗與檢驗醫學,2009,27(6):617-618.
[6] 楊渤彥,勇威本,朱軍,等.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的臨床特征及預后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腫瘤雜志,2005,27(3):174-176.
[7] 劉長云.液基細胞學檢測在宮頸癌篩查中的應用價值[J].當代醫學,2011,17(31):107-108.
10.3969/j.issn.1009-4393.2014.1.044
湖北 443600 湖北省秭歸縣人民醫院病理科 (彭紅飛 梁春霞 劉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