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義輝
特應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種與遺傳有關的慢性、復發性、炎癥性皮膚病,臨床特點為劇烈瘙癢、濕疹樣皮損[1]。AD為兒科常見的過敏性疾病之一[2],藥物治療效果欠佳且易復發,常用的外用糖皮質激素制劑只能暫時緩解癥狀,且治療后易復發[3]。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第五人民醫院2011年12月~2013年6月對收治的39例AD的患兒采用復方甘草酸苷片聯合氯雷他定分散片治療,取得較滿意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第五人民醫院2011年12月~2013年6月收治的AD患兒79例,患兒的診斷均符合《中國臨床皮膚病學》[4]中關于AD的診斷標準,即瘙癢明顯;好發部位為手、足、小腿、臍周、乳房、肛周等;皮損肥厚、粗糙、苔蘚樣變;病程半年以上。排除標準:有嚴重的心、肝、腎功能不全者;皮損合并其他細菌感染者;有光敏史;治療前1個月內服用糖皮質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劑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79例患兒隨機分為觀察組(39例)和對照組(40例)。觀察組39例,其中男21例,女 18例,年齡 2~14歲,平均年齡(8.11±3.32)歲;8例表現為癢疹型,22例表現為濕疹型;6例并發哮喘,3例并發過敏性鼻炎。對照組40例,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齡2~15歲,平均年齡(8.45±3.16)歲;8例表現為癢疹型,23例表現為濕疹型;7例并發哮喘,2例并發過敏性鼻炎。經統計學分析,2組患兒年齡、性別、臨床表現等臨床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兒均盡量的避免過敏原。對照組患兒給予氯雷他定分散片(雷寧,片劑,北京雙鷺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20060157)治療,>12歲的兒童 1次/d,10mg/次。2~12歲兒童:體質量>30kg,10mg/次,1次/d,體質量≤30kg,5mg/次,1次/d。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復方甘草酸苷片(美能,片劑,日本米諾發源制藥株式會社,國藥準字J20080080)治療,2~5歲患兒 25mg/次、6歲以上50mg/次,3次/d,飯后口服。2組療程均為1個月。
1.3 觀察指標[5]觀察并記錄患兒治療前、治療2周、治療4周時的臨床表現情況,并采用EASI評分標準對患兒的皮損程度進行評分。療效指數=(治療前EASI評分-治療后EASI評分)/治療前EASI評分×100%。
1.4 療效評價標準[6]治愈:治療后患兒臨床癥狀、體征完全消失,且療效指數≥95%;顯效:治療后患兒臨床癥狀、體征有顯著改善,且療效指數≥75%;有效:治療后患兒臨床癥狀、體征有所好轉,且療效指數≥50%;無效:不符合以上標準的患兒??傆行?治愈率+顯效率。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正態計量資料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89.79%,治療后隨訪半年有6例(15.38%)復發;對照組總有效率為62.50%,治療后隨訪半年有17例(42.50%)復發。觀察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治療后復發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AD的病因及發病機制復雜,有學者認為皮膚屏障功能障礙是AD的發病原因之一,嗜酸粒細胞及白三烯參與了AD的發病過程。目前臨床治療AD的常用藥物主要包括抗組胺藥、潤膚劑及外用皮質類固醇等[7]。氯雷他定分散片為長效三環類抗組胺藥物,是臨床治療兒童AD的常用抗過敏藥之一,其作用機制為阻滯組胺與H1受體結合[8]。復方甘草酸苷片為三萜化合物甘草次酸與2個分子葡萄糖醛酸的聚合物,甘草次酸有糖皮質激素樣作用,能夠起到抗變態反應、抗炎、調節免疫的作用,能夠阻礙花生四烯酸代謝酶,抑制補體經典途徑,因此對皮炎濕疹的炎癥及變態反應有很好的療效;且能調節T細胞活化,從而誘導γ-干擾素的產生,活化NK細胞的作用,使患兒免疫異常得到改善,降低復發率[9]。
綜上所述,在氯雷他定分散片基礎上加用復方甘草酸苷片治療兒童特應性皮炎能夠顯著改善患兒臨床體征,提高有效率,且能顯著降低復發率。
[1]張霞.阿伐斯汀和左西替利嗪治療濕疹和特應性皮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較[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15):221-222.
[2]彭剛.奧絡與澳能聯合治療濕疹及特應性皮炎的療效觀察[J].當代醫學,2009,15(28):134-135.
[3]Wison A,Sims E,Orr L,et a1.Comparative efects of intranasal mometasone furoate(MF) versus oral montelukast(M L)plus cetirizine(CZ)in seasonal allergic rhinitis(SAR)[J].J Allergy Clin lmmunol,2000,104(1pt 2):610-611.
[4]趙辨.中國臨床皮膚病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725-731.
[5]曹愛東.鹽酸左西替利嗪聯合復方甘草酸苷治療慢性蕁麻疹臨床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l,9(23):74-75.
[6]盛楠,宗文凱.咪唑斯汀治療濕疹和特應性皮炎臨床療效及免疫機制的初步研究[J]臨床皮膚科雜志,2009,13(7):253-256.
[7]Pei AY,Chan HH,Ho KM.The efectiveness of wet wrap dressings using 0.1%mometasone furoate and 0.005% fluticasone proprionate ointments in the treatment of modcrate to severe atopic dermatitis in children[J].Pediatr Dermotol,2001,l8(4):343-348.
[8]陳梅,劉丹.氯雷他定對兒童支氣管哮喘并變應性鼻炎的防治作用及其機制的研究[J].臨床合理用藥,2011,4(6C):21-25.
[9]巫毅,李曉天,楊凌偉.復方甘草酸苷聯合左西替利嗪治療兒童特應性皮炎療效觀察[J].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08,24(8):660-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