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婉秀
遺傳代謝病檢測是指為新生兒遺傳代謝病檢查是一種簡易、快速和廉價的血斑試驗。通過這種篩查可以及早發現孩子是否患有先天性遺傳病,并進行及時的治療,使其健康成長。在目前,新生兒疾病篩查的主要技術是串聯質譜技術,通過一次實驗,能夠有效篩查出氨基酸代謝異常、有機酸代謝異常以及脂肪酸代謝異常等一系列疾病,這也使其得到了廣泛應用[1]。在此次研究中,廣東省惠州市惠陽婦幼保健院對123231例新生兒進行遺傳代謝疾病篩查,效果顯著。詳細臨床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以本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123231例新生兒為對象,其中男性患兒66623例,女性患兒56608 例。年齡 1~19d,平均年齡(5.1±1.2)d。其中正常體質量兒有121632例,低體質量兒有531例,巨大兒1068例。足月兒有121023例,早產兒有653例,過期兒有1555例。
1.2 方法
1.2.1 標本采集[2]嬰兒在出生3d后,對其足跟內側或者外側進行血液抽取,采血部位一開始使用濃度75%的乙醇進行消毒,之后進行針刺,留取4滴血液置于濾紙上,晾干之后密封,并送檢。
1.2.2 串聯質譜技術檢測 串聯質譜技術的原理主要是對標本中離子的質合比進行檢測,從而進行分析。首先對標本進行離子化,之后根據電場或者磁場不同離子的運動行為情況,按照質荷比將離子分開,獲得質譜圖[3]。設備模式的變換主要通過計算機輔助,使用自動化分析系統的代謝圖譜運算法進行實現,對復雜的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并在2min內對不同物質成分進行分析。
1.3 判斷標準 我國1979年南京會議及1981年圍產醫學會議規定,在初生1h內測量體質量,不足2500g的新生兒稱為低出生體質量兒(包括體質量在2500g以下的早產兒)。出生體重低于1500g者稱極低出生體質量兒。我國一般以出生體質量達到或超過4000g的胎兒,稱為巨大兒。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2.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進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總體篩查結果 123231例患兒經過篩查,篩查出陽性患兒1022例,確診患兒有24例,陽性發生率為1∶5135。其中男性患兒有16例,女性患兒有8例。其中有14例患兒確診為氨基酸代謝異常,有7例患兒確診為有機酸代謝異常,有3例患兒確診為脂肪酸代謝異常。串聯質譜技術的篩查陽性預測值為2.02%,特異性為99.21%,敏感性為100%。
2.2 氨基酸代謝異常檢出情況 14例氨基酸代謝異常患兒中,高苯丙氨酸血癥患兒有8例,楓糖尿癥有1例,瓜氨酸血癥有1例,瓜氨酸血癥II型有1例,鳥氨酸氨甲酰磷酸有1例,精氨酸血癥有2例。
2.3 有機酸代謝異常檢出情況 7例有機酸代謝異常患兒中,甲基丙二酸血癥有1例,甲基丙二酸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癥1例,甲基丙二酸并丙酸血癥1例,戊二酸血癥I型2例,3-甲基巴豆酰輔酶A羧化酶缺乏癥2例。
2.4 脂肪酸代謝異常檢出情況 3例脂肪酸代謝異常患兒均為原發性肉堿吸收障礙。
2.5 隨訪和預后 24例確診患兒經過平均8個月的隨訪調查,有18例患兒沒有明顯的癥狀表現,包括12例氨基酸代謝異常患兒、3例有機酸代謝異常以及3例脂肪酸代謝異常。楓糖尿癥、甲基丙二酸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甲基丙二酸尿癥、戊二酸血癥I型以及丙酸血癥患兒則表現為運動發育滯后以及智力發育遲緩;鳥氨酸氨甲酰磷酸轉移酶缺乏癥表現為嗜睡、高氨血癥以及抽搐。
遺傳代謝病主要因遺傳代謝途徑異常所致,導致機體異常代謝物的沉積或者重要生理活性物質的缺失,從而引發一系列的臨床癥狀[4]。遺傳代謝疾病一般多發在兒童時期,病情進行性發展,神經系統受損呈現不可逆,最終引起死亡。此次研究中,采用串聯質譜技術對遺傳代謝疾病進行篩查,顯示疾病共有12種,例數為24例。總體的發病率為1∶5135,這與臺灣地區的發生率相似,而相比國外同類報道則略低[5-8]。綜上所述,采用串聯質譜技術對新生兒遺傳代謝病進行篩查,有效降低疾病的發生率以及新生兒的死亡率,值得推廣和普及。
[1]余敏紅,黃金英,沈淑波.大慶地區新生兒苯丙酮尿癥篩查結果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1,3(1):232-233.
[2]張炬光,李繼慧,鄧國生,等.新生兒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的篩查研究[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0,3(10):123-124.
[3]付愛紅,王群興,袁幼紅.宜昌地區新生兒CH和PKU篩查結果分析[J].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2009,3(11):222-223.
[4]鄭磊,丁昌明,胡小鍵,等.人尿中12種多環芳烴代謝物的液相色譜-串聯質譜同時測定法[J].環境與健康雜志,2011,4(4):102-103.
[5]朱世殊,董漪,徐志強,等.2001-2010年兒童非病毒性肝病譜分析[J].傳染病信息,2011,3(5):182-183.
[6]婁燕,尹娜,陳鳳琴,等.串聯質譜技術選擇性篩查遺傳代謝病高危患兒552例初步分析[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11,4(4):192-193.
[7]羅小平,張李霞.遺傳代謝性疾病的臨床診治進展[J].中國新生兒科雜志,2006(4):61-63.
[8]呂軍,楊青,張德英,等.我國新生兒疾病篩查開展及管理現狀[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04,20(12):72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