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紅梅 甘凱
宿遷市傳染病防治中心 江蘇 宿遷 223800
目前,在臨床上,治療丙肝的常用藥物為干擾素,療效確切,但是存在較多副作用,導致臨床治療過程中不良反應率較高。這個問題不僅影響了治療效果,還給患者帶了一些痛苦,亟待我們去解決。本文從護理的角度出發,對減少干擾素治療丙肝的不良反應進行了探討,現將總結所得體會報告如下。
選取本院于2013年3月--2014年9月期間收治的180例丙肝患者為研究對象,收集并整理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180例患者確診結果與病毒肝炎診斷標準相符,其中,102例男性,78例女,年齡為25.6至80歲,病程(5.2±2.3)年。所有患者均排除其他型肝炎病毒感染及其他疾病干擾[1]。
患者皮下注射派羅欣(生產公司:F.Hoff-mann-La Roche Ltd)180ug,一周一次;利巴韋林400mg,口服一天兩次,患者需接受連續接受1年治療,必要時給予保肝治療。
180例接受干擾素治療的丙肝患者,其中有122例出現了不良反應,主要表現如下:

不良反應 發生例數 占接受治療人數百分比流感樣癥候群5.0%115 63.9%消化系統癥狀 30 16.7%造血系統癥狀 109 60.6%精神癥狀 4 2.2%脫發 31 17.2%其他9
由于干擾素的治療過程中會出現較多的不良反應,因此,要制定相應的護理措施來應對不良反應。
1.4.1 用藥前護理
護理人員用藥前通過語言、書面、組織觀看幻燈片等不同形式對病人進行健康教育,主要針對用藥注意事項、禁忌證及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等,使患者了解干擾素[2]治療的目的和意義,以及不良反應的應對措施,增強病人對干擾素治療的依從性。
1.4.2 心理護理
由于干擾素的不良反應較多,且患者要面臨較長時間的治療過程,藥物的不良反應發生率較高,導致病人的耐受性差,因此患者極容易失去治療的信心。為此,護理人員要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針對患者出現的各種心理問題進行疏導,尤其要關心患者出現的不良反應。護理人員為患者講解不良反應的成因及治療措施,鼓勵患者勇敢面對藥物的不良反應,積極配合治療。
1.4.3 不良反應的護理
1.4.3 .1 流感樣癥候群是干擾素治療的早期常見的不良反應,發生率較高。一般出現在用藥后3-8小時,主要表現為頭痛、發熱、乏力、肌肉關節酸痛等,隨著療程進展可以逐漸消失。主要對病人耐心解釋,指導其多飲水,必要時給予感冒藥等對癥治療,高熱患者遵循高熱護理常規,采取物理或者藥物降溫等措施。
1.4.3 .2 消化系統癥狀的護理
有少數病人在用藥后會出現惡心嘔吐、食欲下降等消化道癥狀,消化道癥狀嚴重的患者會導致體重下降,營養不良。為了減輕癥狀,主要給予正確的飲食指導,囑其清淡易消化的飲食,少食多餐,逐步增加營養,忌食油膩、辛辣、腌制等的刺激性強不易消化的食物,必要時給予健胃、營養支持等治療。
1.4.3 .3 造血系統癥狀的護理
造血系統癥狀主要表現為白細胞、中性粒細胞、血小板減少等。定期檢查血常規,遵醫囑給予促進白細胞和粒細胞生長的藥物治療。此類病人的免疫力下降,要指導患者注意個人衛生,多休息,注意保暖,避免受涼和感染。加強巡視,注意觀察患者有無牙齦出血、皮膚出血點等出血征象,如有出現,及時通知醫生處理。
1.4.3 .4 神經系統癥狀的護理
平時要加強患者的心理護理,耐心與患者交流,使其保持樂觀情緒。注意觀察患者有無性格改變、失眠、過度焦慮,甚至自殺傾向等精神異常的表現,如有出現,要更加的關心理解病人,消除病人顧慮,同時做好相應的安全防范措施,使其能夠配合完成治療。
1.4.3 .5 脫發的護理
脫發的患者自我形象紊亂,會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護理人員要安撫病人情緒,告知療程結束后,脫發會停止并能重新長出秀發,消除病人的擔心。指導患者使用純天然洗發液,多食用維生素E含量高的食物,如黑芝麻、黑豆等,可減少掉發。應禁止患者進行染發、燙發等行為,平時梳發時動作也要盡量輕柔。
1.4.3 .6 其他癥狀的護理
個別病人會出現甲狀腺功能異常、皮疹、心律失常等癥狀,在平時的護理中應該加強基礎護理和病情觀察,及時發現異常表現,通知醫生采取相應的治療和護理措施,以保證干擾素治療的順利完成。
1.4.4 飲食干預
患者多出現體重下降、食欲下降等問題,護理人員要為其提供一定的飲食指導,保證患者可攝入足夠的營養。基本要求為,在正常飲食的基礎上以清淡為主,但要增加蛋白質的攝入,必要時,可要求患者食用快速營養早餐等,不能暴飲暴食。
1.4.5 出院護理針對干擾素治療的不良反應給予規范全面的出院宣教,指導患者能夠及時發現不良反應的表現,定期復查肝功能、血常規等,不適隨診。
在所研究的180例患者中,出現不良反應的患者為122例,百分比為67.8%,通過精心護理,除了7例因年齡大體質太弱,無法堅持治療外,其余115例均順利完成了療程。不良反應多數患者表現為頭痛、發熱、易疲勞、畏寒、食欲減退、惡心嘔吐、失眠、脫發等。通過對180例出現不良反應的患者實施護理干預的結果來看,給予患者適當、有效的護理措施,可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有效提高干擾素治療的依從性,達到治療目的。
丙肝,即慢性丙型肝炎,是一種較為高發的肝炎類型。當前,我國丙肝感染人數呈逐年上升趨勢,引發了公眾對丙肝的關注。丙肝的危害性極強,患者感染后必須及時接受正確的治療,否則極有可能進展為肝癌,甚至奪取患者的生命。對于丙肝治療而言,干擾素具有較好的療效,可有效抗病毒、抗纖維化、調節機體免疫功能,并減輕肝臟炎癥,因此將其作為治療丙型肝炎的首選藥物。
雖然干擾素抗病毒的效果較好,但是副作用較多,本次研究中就有122例患者出現了較為強烈的不適感。羅中平的相關研究中,不良反應率為68.2% 與本次研究的67.8%基本相符,由于患者個體差異,使兩個研究結果略有不同[3]。由于丙肝的療程較長,患者病情穩定后 ,可出院回家繼續治療,此時,護理人員要詳細簡述注意事項,包括保存藥物的辦法、肌肉注射的方法等,并叮囑患者定期復查,發現不適情況,要立即來院就診[4]。
本次研究從護理的角度出發,對不良反應情況進行了研究,并歸納了一些護理體會:第一,重視治療各環節的護理,幫助患者緩解不良反應所帶來的痛苦;第二,重視心理護理和宣教工作,減輕患者精神負擔,增加患者依從性;第四,重視飲食干預,針對患者胃腸道的不適癥狀,制定不同的飲食計劃,務必保證患者獲得充足營養;第五,加強出院后的護理,保證治療效果。
[1] 詹寶豐.α-干擾素治療丙肝的臨床效果觀察與評估[J].中國當代醫藥,2011,18(27):178.
[2] 王永林.α干擾素治療病毒性肝炎的不良反應及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12,13(2):99.
[3] 展中平.α-干擾素治療丙肝的臨床護理分析,中國實用醫藥[J],2014,2(9):125 -126.
[4] 張艷.聚乙二醇干擾素α-2α聯合利巴韋林治療慢性病毒性丙型肝炎的效果及護理[J].現代臨床護理,2011,10(07):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