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娥
(江蘇鹽城市建湖縣淮劇團,江蘇 鹽城 224700)
論淮劇的藝術特色與發展
王偉娥
(江蘇鹽城市建湖縣淮劇團,江蘇 鹽城 224700)
淮劇的主要起源地是鹽城的建湖一帶,它起源于“門談詞”,孕育于“香火戲”,受徽班演出的催化而誕生,因其鄉土音調深受人們的喜愛?;磩∮兄鴺O其鮮明的藝術特色以及久遠的文化歷史,因此需要更多的人發掘其藝術魅力,塑造其新的形式,確保其得以傳承與發展。
淮??;藝術特色;傳承;發展
(一)淮劇具有起源多樣化的藝術特色
任何一種地方戲曲的形成與發展,都離不開多個要素的綜合作用。淮劇起源受到“門嘆詞”和“香火戲”的影響,江淮地區勞動人們的秧歌、牛歌、號子,貧困人們的乞討詞這些都是淮劇藝術的源泉。在淮劇逐步形成之后它也受到其他劇種的影響,如徽劇促進了“香火戲”和“門嘆詞”演變為“鹽淮小戲”,最終形成了帶有蘇北地方特色的新藝術——“三可子”戲。在徽劇催生的基礎上,淮劇又經過了京劇的洗禮,20世紀20年代,一些京劇表演者將劇目、表演藝術、唱腔曲調納入到淮劇之中,淮劇逐漸演變出“拉調”“自由調”,并逐漸走向成熟。
(二)淮劇具有傳播地域廣的藝術特色
淮劇傳播地域廣泛,不僅在江淮地區盛行,也遍及全國各地,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淮劇可分“東西路”的發展,“東路”發展主要是里下河地區,以建湖、泰州等地區為中心擴散開來?!拔髀贰卑l展則以清江、淮安一帶為中心的上河地區,雖然“東西路”發展具有其各自鮮明的特色,但它們相互融合,共同促進了淮劇的發展與傳播。
(三)淮劇具有劇目豐富化的藝術特色
淮劇的表演劇目內容豐富多彩、涉及范圍廣泛、生活色彩濃郁,從時間上可以分為傳統劇目和現代劇目。首先,從傳統劇目來看,劇種豐富,涉及題材繁多,包括表現男女愛情的劇目,如《水漫藍橋》《七世姻緣》等;有表達善和忠孝思想的劇目,如《孝燈記》《趙五娘》等;有表現愛國主義題材的劇目,如《岳飛》《安邦定國志》等。其次,從現代淮劇來看,隨著社會歷史的巨大變遷,淮劇也形成了不同于以往的新鮮劇目,包括解放之前蘇北地區的革命題材的現代戲,如《漁濱河邊》《照減不誤》;建國之后,文藝工作者又創作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革命戲,如《王貴與李香香》。改革開放之后,淮劇迎來了現代戲的發展高峰,劇目內容新穎、精彩紛呈,如《奇婚記》《嗩吶聲聲》等。
(四)淮劇具有口心傳承的藝術特色
淮劇最常見的傳承方式就是口傳心授,在淮劇傳承中,大部分是由師父親自教導學員,向他們展示表演的唱腔、身段、念白等技巧,同時也向學員講解表演中的手勢、眼神的運用,如何調節唱腔等細節。這樣學員既能從師父的口傳中抓住淮劇藝術的精髓,也能夠通過自己對淮劇的認識來創新、發展?;磩〉男目趥魇跁⒊~內容、表演技巧、演唱情感等相互揉和起來傳授給學員,使得民間藝術、人、文化環境有機結合,讓學員們能夠深刻理解淮劇的精華,并能夠不斷傳承下去。
(一)淮劇的戲曲文化需要傳承與發展
現代社會飛速發展,社會文化也呈現多元化的趨勢,各種文化娛樂信息不斷沖擊著人們的思想和審美情趣,淮劇作為鹽淮地區本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與許多劇種一樣發展舉步維艱?;磩〈蟛糠盅輪T都已年長,而要發揮淮劇獨特的戲曲魅力,傳承淮劇特有的文化意蘊就需要靠年輕一代,因此,淮劇的傳承與發展需要注入新鮮的血液,也需要吸引年輕的欣賞群體,這樣才能使淮劇更有生命力。此外,淮劇在培養年輕人的同時也要增加新的旋律,讓淮劇再發展、再突破、再創新,讓這散落于兩淮、鹽阜大地的藝術,緊跟時代的脈搏,讓人們能夠從古老蒼勁的旋律及獨特的韻味、色彩、音調中,體驗淮劇不一樣的意蘊。
(二)淮劇的獨特語言需要傳承與發展
淮劇語言以江淮地區建湖縣的方言為基調,通過不斷衍變而形成了獨特的舞臺語言,帶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并且具有語調平穩、四聲分明、發音純正、悅耳動聽等特點?;磩≌Z言使得淮劇更接近普通大眾,更靠近人們的生活,使得欣賞群體能體會到回歸本土、回歸生活的感覺,使得淮劇具有其獨特的戲曲魅力,因此,我們要將淮劇語言傳承下來,讓它為淮劇的發展增添助力。
(三)淮劇的經典劇目需要傳承與發展
淮劇在不同時期產生了許多優秀的經典劇目,這些劇目是它的精髓和魅力所在,展示了淮劇發展的里程。因此,這些經典的劇目需要傳承與發展下去,使人們能夠更加了解淮劇的發展,深入地認識到淮劇這塊璀璨的瑰寶?;磩“l展早期,有些多優秀的民間小戲,如傳統戲《女審》,大戲《九蓮十三英》等內容簡單易懂、語言幽默詼諧、生活氣息濃厚,具有鮮明的江淮地區風格和特色;發展后期,一些根據民間傳說和歷史故事改編的劇目,如《施公安》《七國志》《漁濱河邊》等,這些經典劇目的傳承與發展為弘揚傳統民族文化,打造精品藝術寶庫奠定了基礎。
淮劇藝術作為我國戲曲寶庫之中的一顆耀眼奪目的明珠,在傳承戲曲文化和推進獨特的鹽淮地區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社會和經濟的快速飛躍,江淮地區上升到國家沿海開發戰略層面,使淮劇藝術具有更強的發展動力,筆者希望它能不斷豐富廣大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做出些許貢獻。
[1]楊蓉.關于淮劇現狀與發展的一點思考[J].劇影月報,2012,06:47-48.
J825
A
1005-5312(2014)02-017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