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雪
(西南大學外國語學院,重慶 400715)
淺談德語諺語的來源
唐雪
(西南大學外國語學院,重慶 400715)
在各國語言中,諺語以其生動形象的表達和通俗易懂的形式不斷的豐富著語言文化。而這一情況在德語中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德語諺語在德語的語言大環境發揮這重要的作用,然而在關注諺語的作用同時,探索其來源同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將對德語諺語來源的進行探究。
德語;諺語;來源
跟其他國家的語言一樣,德語中也存在大量的諺語。弗里德里希.賽勒爾在他所著的《德國諺語學》一書中對諺語下了一個定義,說諺語是“民間流傳的、具有誨人傾向和高雅形式的獨立語句”。這準確的總結出了德語諺語重要特征:流傳性,教誨性和形象性。因為在德語中,諺語以其簡短卻形象易懂同時又頗具教誨性的表達成為流傳于德語世界的表達形式。但是任何一種表達形式總有其獨特的起源,德語諺語也不例外。德語諺語主要來源于以下幾個方面:
眾所周知,德國人民創造了許多優秀的民間故事和神話傳說,在中國膾炙人口的童話書《格林童話》便是德國著名的文學家、語言學家格林兄弟(dieGebrüderGrimm)整理收集的民間故事集,并且德國許多著名的文學家在創作時候也借鑒了很多神話傳說,比如德國文學巨匠歌德的著名詩篇《魔王》(der Erlkoenig)。因此德語諺語的一個主要來源就是源自民間故事和神話傳說。
a.ein Rittüber den Bodensee(盲人瞎馬,字面意思:騎馬過博登湖)
這個諺語源自敘事詩“Der Reiterund der Bodensee”,該故事講述的是一個騎士想騎馬渡過博登湖,他猜想湖中結冰的情況應該很安全,卻不料下層的冰塊其實已經逐漸融化并且裂開了。這個諺語后來用來形容魯莽行事、毫無把握冒著風險去做某事,就如中文的成語盲人瞎馬一樣。
b.eine Schlange am Busen n?hren(養虎為患,字面意思:把蛇放在胸口處喂養)
德國的諺語除了受到本國民間故事和傳說的影響外,還有部分是來自其他國家的民間故事的,其中,對德國諺語影響最大的便是著名的《伊索寓言》。上面這個諺語的來源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來自伊索寓言的《農夫與蛇》:一個老農作農活時候撿到一只凍僵的蛇,他處于好心將蛇放在衣服里并且喂它,結果蛇暖和了之后,老農卻反而被咬。于是這個諺語就用來專指做事情不辨好壞,最后反而害了自己的人。
c.die Katze im Sack kaufen(胡亂買東西,字面意思:買了一只放在袋子里面的貓)
這個諺語源自中世界的民間故事:當時有一個喜歡惡作劇的商人,經常將東西亂放在袋子里面賣給顧客,有一次他把一只貓放在袋子里面,然后當做兔子賣給了別人。因為,現在人們使用這個諺語的時候是在說某人在買東西的時候,胡亂購買,不看商品的好壞、用途,最后讓自己倒霉。
在德國這片土地上,生活著許多民族,古老的德意志民族流傳下來許多的風俗文化遺產,比如啤酒節的慶祝,德國的傳統民族服飾。而在這些習俗中,有部分被德國人民運用到了日常生活的語言中,變成了膾炙人口的諺語。
a.aufden Hund kommen(每況愈下,字面意思:淪落到用狗的地步)
在以前,德國的罪犯都是在狗的看守下被絞死的,因此那個時候狗在民間被看做是一種猙獰的動物。所以如果一個人從坐馬車,再到坐驢車,最后淪落到坐狗拉車就是表示這個人的情況越來越糟糕,所以這個諺語與漢語的成語“每況愈下”有異曲同工之妙。
b.WurstwiderWurst(以德報德,以怨報怨,字面意思:香腸對香腸)
這個諺語最能體現德國人的飲食文化,德國的烤腸可謂是全世界聞名的,德國人不光喜歡吃烤腸,圍繞著烤腸也衍生出許多文化內涵,這個諺語便是德國烤腸文化的徹底體現。但是,這個諺語卻與“吃”沒有任何關系,而是一個古老的習俗:如果在這年的屠宰節時送給鄰居香腸或肉作為禮物,那么來年的同樣時候就能受到別人的回禮,而這個習俗體現了“以德報德,以怨報怨”的意思。
c.jm.den Daumen drücken(好運,字面意思:壓一下大拇指)
與中國人在為某人打氣加油,或者祝福別人好運的時候豎起大拇指不同,德國人卻是壓住大拇指。這是因為,在日耳曼風俗中,拇指象征著惡魔的意識,壓住大拇指便是表示將惡魔擒在手中,那么當你對朋友做出這個手勢的時候就表示朋友不會發生倒霉的事情,而表達這個手勢的短語變成了祝福別人好運的意思。
許多德國人都信仰宗教,并且自古以來基督教在德國的影響最為巨大,出現了很多影響深遠的名人:比如16世紀早期領導宗教革命的馬丁·路德就是德國人。宗教在德國人的生活中也同樣占據了很重要的地位,許多節日和民俗都是從宗教教義中演化而來,因此在德語的諺語中也時刻體現著宗教的影響。
a.Himmerlund H?lle in Bewegung setzen(無所不用)
由于天堂和地獄在基督教的教義中被賦予了極其重要的意義:天堂被認為是上帝的住所,上帝是掌握世間法規的最高審判官和世界的主宰者;地獄卻是罪人的下場,如果在世間不遵循上帝的教義,那么在死后就要被判入地獄。因此,在德語中,“Himmel”和“H?lle”這一對反義詞經常出現。
b.dasA und O(始終,關鍵,字面意思:A和O)
這一個由字母組成的諺語一般會出現在德語諺語詞典的第一條,但是它看上去卻讓人產生許多疑惑:為什么兩個字母會有始終的意思呢?其實這個諺語是來自《圣經》(新約,啟示錄第一張第八節)中,上帝說:我是阿拉法字母α,我是俄梅葛Ω,我是始,我是終?!宝梁挺高@兩個希臘字母在字母表中分別位于第一個和最后一個,這就是表示了從頭到尾,有始有終的意思,而演變到現代德語成為“始終”的意思。
c.werWind s?t,wird Sturm ernten.(惡有惡報,字面意思:播種狂風,收獲風暴)
此句也是按照《圣經》原句翻譯而來,《圣經·舊約》中《何西阿書》上寫道:他們播種的是風,所以收獲的是風暴。這句話用來表示,自己種下的惡果總有一天是讓自己遭殃,所以今天德國人用這句話來表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古今中外眾多文學名家都是使用和創造諺語的能工巧匠,他們把許多民間的老百姓流傳的口頭語收集整理,運用自己的寫作技巧取其精華,使得語言更加生動活潑,而德國是一個盛產文學家的國度,而著名的德國文豪:歌德、席勒和布萊希特等等都曾經在其作品中創作出許多膾炙人口的諺語警句。
a.durch Schaden wirdman klug.(吃一塹,長一智,字面意思:傷害能讓人變聰明)。
這一句德國人非常喜歡用的諺語來自馬克爾特的詩句:Durch Schaden wird man klug/Sagen die guten Leuten/Schaden litt ich genug/Doch bin ich ein Torheute.而這句詩詞的字面翻譯意思正好與我國的傳統諺語“吃一塹長一智”相似,它的內涵更是一目了然的清晰。
b.der Teufel istnichtso schwarz,alsman ihnmalt(做事戒武斷,要客觀,字面意思:魔鬼并沒不像人們畫的那么黑)。
這句諺語是從歌德的詩句中演化而來,歌德在原文中寫道:Machtmir den Teufel nur nicht klein,/ein Kerl,die alle Menschen hassen./Dermusswassein.這句諺語從來表示人們在做事情的時候應該實事求是,以客觀條件出發,不能憑空想像,武斷行事。
c.Werh?her steigt,als er sollte,f?llt tieferalserwollte.(爬得越高,摔得越深。)
這句膾炙人口的諺語是根據席勒的詩句演變而來的,原文為:Streben wirnichtallzu hoch hinauf,dasswir zu tief fallen.字面意思是:只要不要爬的太高,就不會跌得太深,之后演變成上面的諺語,在生活中廣泛流傳。
除了本國諺語之外,還有許多外國諺語在語言發展中和歷史融合中慢慢進入德語之中,隨后逐漸變成德國人日常經常使用的諺語。德國的統一時間相對其他歐洲國家來說要晚很多,而其他歐洲國家的經濟文化發展勢必對德國產生影響,因此在這種強勢文化對弱勢文化的沖擊中德語不僅從外國吸收了大量的新東西來豐富自己的語言,新來的詞匯或代替德語或者融入德語之中,因此各國諺語也源源不斷進入德語中。以下的各個諺語就是來自不同國家,最后融入了德語之中的。
a.來自法國
Geduld istdie beste Arzrei im Unglück.(忍耐是不幸中最好的解藥。)
FreundschaftistLiebeohne Flügel.(友誼之愛沒有翅膀。)
b.來自英國
GuteW?rterohne Taten sind Binsen und Rohr.(光說不做就如燈心草和蘆葦。)
Ein guter AdvokatisteinüblerNachbar.(好律師,壞鄰居。)
c.來自丹麥
Das Glück ist der Vormund der Dummen.(幸運是愚人的保護神)
在德語中也有一句諺語來表達相似的意思:die dümmsten Bauern haben die gr?βten Kartoffeln.意為:最笨的農民種出最大的土豆。
a.來自波蘭
Besserein eigenes Auge als zweiFremde(百聞不如一見,字面意思:自己一只眼勝過別人兩只眼)
Freunde in derNotsind Freunde in der Tat.(患難見真情)
b.來自其他國家
JederG?rtner lobtseine Rüben.(來自俄國,每個園丁都贊美自己的蘿卜)
JedesUnglück will Zugabe.(來自意大利,禍不單行)
W?lfe fressen sich nichtgegenseitig.(來自比利時,虎毒不食子,字面意思:狼群不吃同類)
總的來說,德語諺語主要是由民間傳說故事、古老民族習俗、宗教、文學作品和名人警句以及外國諺語發展未來。正是由于德語諺語來源的多樣化,使得它不僅成為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喜歡使用的句子,也豐富了德語文學作品的語言表達,成為德語語言中不可缺少的亮點。
[1]Janet Schayan著.Tatsachen ueber Deutschland.Frankfurter Societ ts-Verlag.
[2]德語學習.第168期.
[3]德語成語百科詞典.
H33
A
1005-5312(2014)02-018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