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坤


隨著中石化、格力電器國企改革方案的公布,國企改革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國有企業值得重點關注是因為在目前A股市場上,國資控股上市公司市值超過13萬億,占A股整體市值的六成以上,特別是在金融、軍工、電網電力、石油石化、電信、煤炭、民航、航運等領域國有企業具有絕對的控制力。國有企業規模巨大加上國有企業經營效率很低是國企改革潛力巨大的原因。
國有企業改革的看點在于效率的提升。從國外國企改革來看,企業性質或不是企業運行高效率的關鍵因素,市場化的機制才是核心。從已公布的改革內容來看,新加坡淡馬錫模式是我們學習的一個很好的榜樣。新加坡淡馬錫管理模式是在政府和企業間建立緩沖帶,運用市場化方式理順公司治理,建立以盈利為目標的激勵機制后,企業的活力得到了很好的激發。
國有企業改革效率的來源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運營機制的放活,比如說引入職業經理人制度,鼓勵員工持股、實施股權激勵等,第二個是治理和改善,引入戰略投資者和鼓勵民營資金參與國企改革,都有利于改善國有企業的治理結構。另一個業績考核的壓力提升,尤其是競爭行業。具體到改革模式上,按照宏觀層面“管好資本”和微觀層面 “管好企業”,改革將通過五種方式實現,第一是國有壟斷開放,第二是兼并重組,第三是資產注入或整體上市,第四是股權多樣化,第五是股權激勵,而在競爭性行業中股權激勵是較好的方式。
國有企業可以分為三類,一個是公用事業類,比如說城市供電、供水、公交地鐵等,這類市值占比大概是在5%左右,第二類是自然壟斷類的企業,比如金融、石油、電信、軍工、國家儲備、運輸等,這部分的市值占比大概30%左右,第三個是一般競爭性的企業,比如說餐飲旅游、商貿零售、食品飲料、汽車等,這部分的市值大概是20%左右。預計第二類和第三類將成為國企改革的重要切入點,特別是金融、電信、電網、汽車、軍工、交通運輸、餐飲旅游、商貿零售等行業。
除了按照公用事業、自然壟斷和競爭性行業分類外,也可以從其他維度思考受益行業,比如第一條思路,選擇平臺型的公司,股東實力強大,資源豐富,對上市企業可以資產注入、兼并重組及整體上市的,比如目前航空航天、國防軍工、汽車、電子等行業的幾家央企,他們有把旗下子公司做成各業務平臺的動力。另外一條思路是民資收益型的,比如油氣、醫藥、電子、傳媒等領域向民資開放。另外地方國企改革也是一個值得關注的重點,尤其是地方國企實力較強的上海市、廣東省、山東省和江蘇省的國資企業值得重點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