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彥輝 董小輝
(吉林省白城市水資源管理中心,吉林 白城 137000)
1.1 遵循國家頒布標準的原則。
1.2 遵循水資源承載能力和經濟與技術條件可能可行的原則。
1.2.1 充分考慮水資源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承載能力、水中長期供求計劃、水量分配方案和旱情緊急或突發事件情況下的水量調度預案。編制用水定額除了具有能源定額的共同特點外,還應注意因水自身特點所決定的一些特殊性,如水質狀況等。
1.2.2 用水定額水平既要能反映較為先進的用水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又能促進用水水平較差的企業改進用水技術,加強用水管理,降低單位產品耗水量和企業的總用水量。
1.2.3 編制的用水定額應以現階段或一定時期內所能達到的管理水平和新技術、新工藝為基礎,通過對歷次編制用水定額所依據的材料、方法、定額水平作比較、借鑒、參考,以確保編制定額的先進可行,可操作性強,便于用水總量控制和定額管理,使用水定額目標管理落到實處。
1.3 遵循法律程序的原則。
1.3.1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有關行業主管部門編制本行政區域內行業用水定額。
1.3.2 各行業主管部門編制的用水定額。
1.3.3 各行業主管部門編制的用水定額報經同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和質量監督檢驗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后,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公布。
1.3.4 用水定額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公布,并報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和國務院質量監督檢驗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2.1 單位產品用水量表達形式。單位產品用水量是考核工業用水水平較合理和較科學的指標之一,適用范圍較廣,可比性強,一般編制用水定額多采用這種形式,即每生產單位產品的用水量。
2.2 萬元產值用水量表達形式。萬元產值用水量是一個綜合性指標,一方面可以從客觀上反映工業用水水平,其主要特點是本地區、本行業、本單位當年的用水量與上年或歷年相比可比性強,從中可以看出用水水平的提高或下降,另一方面由于各企業產品結構相差懸殊,各種產品單位價格及用水量相差較大,不同行業,不同產品之間的可比性差。所以,一般不應用這種指標考核城市之間、行業之間、企業之間的用水水平。
2.3 人均日生活用水量表達形式。人均日生活用水量一般只作為用水考核指標,即人均每天的生活用水量。
3.1 把好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關。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時的用水定額分析,應按照水利部、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第15號令《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管理辦法》第八條“業主單位應當在辦理取水許可預申請時向受理機關提交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報告書”的規定,要求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報告書編制對“產品用水、生活區生活用水定額及用水水平分析”。建設項目用水量分析缺項或分析不合理,說明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報告書缺乏基礎性的內容,受理機關可不受理取水許可預申請。
3.2 把好取水許可申請審批關。取水許可申請審批時的用水定額填報,應按照水利部第4號令《取水許可申請審批程序規定》對取水許可申請書中生活取水每人每天用水定額,工業取水萬元產值取用水量,農業取用水每畝灌溉定額填注不明或未填注的,可不批準取水許可申請書,并書面通知申請人。
3.3 把好節水規劃編制關。用水定額是編制節約用水規劃依據的重要數據。采用的用水定額值,事關節水規劃的科學性、合理性、可行性。編制節水規劃,應隨著節水新工藝和新設施的采用,以及經濟發展和用水需求的變化,用水定額應階段性修訂,使用水定額先進、節水規劃實際。
3.4 把好編制用水計劃關。編制用水計劃和征收水資源費時,應按照水利部第6號令《取水許可監督管理辦法》第六條、第七條、第八條、第十一條有關規定:取水人應于每年的11月15日前向取水許可監督機關申報下年度的用水計劃。取水許可監督管理機關對取水計劃用水申請審查和綜合平衡后,應于12月31日前,以書面形式向取水人下達下一年度取水計劃。取水人應嚴格按照批準的取水計劃取水。
3.5 把好用水指標考核關。在用水測試和取水許可證年審時,嚴格考核行業綜合用水定額或產品用水定額是否超過國家有關技術標準和技術通則要求??己宿r業用水指標,通常采用灌水定額、灌溉定額、灌水次數、渠系水利用系數和單位產品耗水量等;考核城市生活用水指標,采用人均日生活用水量,各分項用水占總生活用水的比例等;考核工業用水指標,采用單位產品用水定額和萬元產值用水定額、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等。
4.1 觀念上定額用水。結合世界水日、節水宣傳周及日常宣傳工作,堅持不懈地宣傳水資源是稀缺資源、經濟資源、21世紀的戰略資源的重要性,提倡人人實行定額用水的節水理念,促進社會對用水定額管理的共識。實行污水資源化和鼓勵中水利用,農業調整作物結構和耕作方式。開展雨洪、再生水保灌溉,節約生命之水保發展。
4.2 體制上理順定額管理關系。水行政主管部門應高度重視用水定額的實施,切實履行計劃用水、節約用水的行政管理職能。掌握《用水定額》,強化用水定額主管意識,有效促進用水效率的提高和資源優化配置。有關行業行政主管部門應依法編制行業用水定額,報同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和質量監督檢驗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同意,政府公布實施。
4.3 機制上要激勵定額用水。主要是抓好“取水考核、用水考核和節水考核”三個環節。取水考核要體現以定額核定取水量的原則和依據,從過去的粗放性向規范化轉變。對超計劃取水,嚴格按照水法規規定實行超定額累進加價和征收超計劃取水的水資源費;用水考核要嚴格按照定額下達用水戶計劃用水量,對超計劃用水,依據有關規定,收取超計劃用水水資源費;節水考核是用定額值與實際取用水量的對比來衡量用水戶的節水水平,對節水水平滯后的,要按照有關文件精神,限期整改。實施取水許可制度、下達用水計劃和編制水資源綜合規劃等各項工作提供科學依據。為依法治水、科學興水、發展經濟開創新局面。
[1]李云玲.水資源需求與調控研究[D].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