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北斗接收機國際通用數據標準工作組成立暨首次技術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會議宣布北斗接收機國際通用數據標準工作組正式成立。會議還就國際海事無線電技術委員會第104 專業委員會(rtcm-sc104)在2014年5月份會議上提出的與北斗相關的兩個技術問題開展了研討。
據悉,接收機國際通用數據標準是主要面向導航型、測量型通用接收機觀測數據及差分結果輸出、存儲、傳輸、播發等環節的通用格式協議,目前已經在全球范圍內廣泛使用,形成了國際事實標準,與全球衛星導航產業密切相關。主要包括以下四類:一是由國際海事無線電技術委員會(rtcm)制修訂的衛星導航差分系列標準;二是美國國家海洋電子協會(nmea)主持制修訂的接收機導航定位數據接口系列標準;三是由國際gnss 服務局(igs)主持制修訂解算結果數據自主交換格式標準(sinex),與rtcm 聯合制修訂的接收機數據自主交換格式標準(rinex)系列標準 ;四是由美國大地測量局(national geodetic survey,ngs)主持制修訂的精密星歷數據標準(standard product no.3,sp3)等。以上四類標準是北斗系統走向全球,開展廣泛應用的重要技術基礎。為此,2013年初,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就組織啟動了推動北斗系統進入上述國際標準的工作,并取得了階段成果。北斗接收機國際通用數據標準工作組的成立,對于北斗進入接收機國際通用數據標準各項工作的全面快速推進意義重大。

8月起又有一批新標準即將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