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玲
精神分裂癥的治療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既要保證療效,又要減少不良反應,才能使患者有良好的服藥依從性。與傳統抗精神病藥物相比,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具有作用譜廣,療效確切,不良反應發生率低等優點[1],近年來已經作為臨床一線用藥。本研究旨在對比分析齊拉西酮、利培酮這兩種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治療精神分裂癥的療效及安全性,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2010年3月~2013年7月期間在本院收治的60例患者,入組標準:①符合CCMD-3精神分裂癥的診斷標準;②PANSS量表總分≥60分;男女不限;年齡18~50歲;③停用抗精神病藥2周;④監護人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對齊拉西酮或利培酮過敏的患者;②妊娠或哺乳期患者;③腦器質性或其他有臨床意義的軀體疾病患者。將患者隨機分入齊拉西酮和利培酮組。齊拉西酮組30例,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齡(27.04±7.62)歲,病程(23.19±11.37)個月;住院次數(3.19±2.11)次;受教育年限(13.19±4.23)年。利培酮組30例,男13例,女17例;平均年齡(30.29±9.25)歲;病程(25.19±9.23)個月;住院次數(4.16±3.48)次;受教育年限(12.16±4.23)年。兩組以上各項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研究方法 齊拉西酮組起始劑量20~40 mg/d,2周內達治療劑量80~160 mg/d,平均(139.35±9.36)mg/d;利培酮組起始劑量1 mg/d,2周內達治療劑量2~6 mg/d,平均(4.16±10.26)mg/d,療程均為8周。治療過程中嚴重失眠者可給與口服苯二氮卓類藥物,發生靜坐不能或錐體外系副反應者可口服普萘洛爾、鹽酸苯海索。
1.3療效及不良反應評定 采用PANSS總分和因子分評定治療前和治療8周減分差異。PANSS減分率≥75%為痊愈;PANSS減分率≥50%為顯著進步;PANSS減分率≥25%為好轉;PANSS減分率<25%為無效,痊愈+顯效為有效率。采用TESS評定不良反應。

2.1兩組患者治療前后PANSS評分比較(見表1)。 治療前,兩組患者PANSS的陽性量表分、陰性量表分、一般精神病理學量表分、PANSS量表總分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8周后,兩組患者各組內的上述的各項評分均顯著下降(P<0.05),與治療前有統計學差異。但兩組間患者上述的各項評分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PANSS評分比較
2.2兩組患者療效的比較 齊拉西酮組治療8周后,痊愈14例(46.67%),顯著進步5例(16.67%),進步3例(10.0),無效8例(26.67%),顯效率為63.3%。利培酮組治療8周后,痊愈13例(43.33%),顯著進步7例(23.34%),進步4例(13.33%),無效6例(20.0%),顯效率為66.7%。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3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的比較 齊拉西酮組錐體外系副反應、體重增加、月經改變發生率顯著低于利培酮組(P<0.05),其余不良反應發生率兩組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n(%)]
注:月經改變僅在女性患者間比較
齊拉西酮其抗精神病作用可能在于其對D2受體、5-HT2A受體具有拮抗作用,對5-HT1A受體具有激動作用,能抑制突觸對5-HT、NE的再攝取,對陽性癥狀、陰性癥狀、情感癥狀均有效[2]。與齊拉西酮一樣,利培酮治療精神分裂癥的作用機制尚未完全明確,但可能與齊拉西酮大致相似,即對5-HT2、D2受體發揮一定的拮抗作用[3]。這也為解釋兩種藥物對精神分裂癥陽性癥狀、陰性癥狀、情感癥狀療效基本一致提供了理論依據。本研究結果顯示,齊拉西酮組治療8周后顯效率為63.3%,利培酮組為66.7%,與國內李華芳等報道的62.5%基本接近[4]。從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齊拉西酮錐體外系副反應、體重增加、月經改變發生率明顯低于利培酮(P<0.05)。這與齊拉西酮阻斷5-HT2A/D2受體的比值在不典型抗精神病藥中最高,加上其激動5-HT1A和阻斷5-HT2C受體又強化了D2受體功能從而降低錐體外系副反應。且齊拉西酮有中度阻斷5-HT和NE回收性能,其中阻斷5-HT回收引起厭食,阻斷NE回收激動β3受體,促進脂肪分解,從而抵消阻斷5-HT2A和5-HT2C受體的體重增加效應[5]。
近年來,患者對社會功能康復、生活質量改善有了更多的考慮,對藥物選擇的普遍要求是有效安全、副反應低。齊拉西酮與利培酮治療精神分裂癥的療效大致相當,但齊拉西酮的不良反應更輕,無明顯體重增加、閉經等,尤其適合女性患者。
[1] 崔開艷,劉蘭芬,楊麗敏.齊拉西酮與利培酮對精神分裂癥患者泌乳素及體質量、血糖、血脂的影響.精神醫學雜志,2010,23(1):7-9.
[2] 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10:41.
[3] 謝靜.氯氮平和利培酮治療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比較.柳州醫學,2008,21(1):10-11.
[4] 周芳珍.齊拉西酮與利培酮治療女性首發精神分裂癥的對照研究.四川精神衛生,2012,25(2):103-105.
[5] 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分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