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中立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臨床上常見的慢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患病率、致殘率和病死率均較高。肺氣腫是COPD的晚期并發(fā)癥,病情常呈進行性加重,嚴重影響患者的勞動生活能力,給患者的家庭和社會帶來了沉重的經(jīng)濟負擔[1]。隨著外科手術及麻醉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肺減容術以其手術效果確切,并發(fā)癥少,死亡率低等優(yōu)點,已經(jīng)廣泛應用于呼吸科疾病的治療中[2]。為此2011年7月~2013年10月南陽醫(yī)學高等專科學校第一附屬醫(yī)院對呼吸內(nèi)科收治的30例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行肺減容術,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1年7月~2013年10月期間本院呼吸內(nèi)科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的臨床資料。所有患者經(jīng)臨床診斷及CT掃描檢查確診符合慢性阻塞性肺氣腫診斷標準,X線片提示肋間隙增寬、膈肌低平、肺部紋理稀疏。其中男性22例,女性8例,年齡范圍為45~73歲,平均年齡(53.1±5.2)歲,病程3~12年,平均病程(7.5±1.6)年。合并癥:呼吸衰竭5例,肺部感染7例,自發(fā)性氣胸3例,冠心病10例,高血壓8例。
1.2治療方法 入院后兩組患者均給予吸氧、抗感染、解痙化痰、呼吸訓練、營養(yǎng)支持等術前準備。電視胸腔鏡為日本Olympus內(nèi)窺鏡有限公司生產(chǎn),采用雙腔氣管插管,全身靜脈復合麻醉,根據(jù)CT掃描及電視胸腔鏡探查結果確定手術操作位置,應用直線切割閉合器將肺邊緣無功能區(qū)域切除,采用倒U字型切除方法,切除的肺組織約占一側肺容積的20%~30%,盡量不要改變肺部形狀。術后用生理鹽水沖洗胸腔,確定無明顯漏氣及出血后,用生物蛋白膠封堵切緣針眼,根據(jù)切除肺組織大小及病變程度,適當留置1~2根胸管。術后給予抗炎、止咳化痰、止痛、營養(yǎng)支持等常規(guī)治療,重癥患者給予呼吸機支持治療。
1.3觀察指標 比較分析治療前后患者肺功能指標變化情況及術中術后患者的基本情況。肺功能指標包括FEV1(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TLC(肺總量) 、RV(殘氣量)、 PaO2(動脈血氧分壓)及PaCO2(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

2.1治療前后患者肺功能指標比較 手術治療后,患者肺功能指標FEV1、TLC 、RV、 PaO2及PaCO2均顯著改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患者肺功能指標比較
注:與治療前相比,aP<0.05
2.2術中術后患者基本情況 30例患者均無手術死亡,術后胸管引流時間為6~20 d,平均(10.5±4.3)d,平均住院時間為(19.2±5.7)d。所有患者術后活動能力及生活質量較手術前均有明顯改善,其中有3例患者術后出現(xiàn)漏氣、皮下氣腫,經(jīng)持續(xù)引流后好轉。
肺氣腫是慢性阻塞性肺病中重要的病變類型,其以終末細支氣管遠端的氣道永久性擴張為主要特征,且伴有氣道結構的破壞和肺彈性回縮力的減弱,可引起肺部不可逆的氣道阻塞,肺泡過度膨脹,從而導致肺功能下降[3]。肺氣腫患者大多病程較長,隨著病情的遷延不愈,多數(shù)患者出現(xiàn)生理健康的不斷惡化,急性加重頻繁發(fā)作,引起氣道和肺血管的重塑,臨床癥狀加劇,肺功能明顯減退,5年內(nèi)生存率很低[4]。目前,臨床上肺氣腫主要以內(nèi)科治療為主,包括藥物治療、氧療、營養(yǎng)支持治療、康復治療等。
肺減容術是治療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的一種外科切除方法,主要原則是切除少量無功能或功能低下的肺組織,使原本充氣膨脹的肺容積縮小,剩余肺組織的功能得以恢復[5]。其主要原理為:①切除過度膨脹的肺組織,可有效恢復胸膜腔負壓,使胸廓和橫隔的活動幅度增大,從而增加小氣道外向彈性拉力,改善呼吸功能和呼吸機功能[6]。②改善血流動力學及通氣血流比值,恢復血流及換氣功能,改善右心室功能。本院應用胸腔鏡肺減容術后,30例患者臨床癥狀均明顯改善,且肺功能指標FEV1、TLC、RV、PaO2及PaCO2較術前均顯著改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肺減容術患者的綜合耐力較差,圍手術期管理復雜,且術后常見并發(fā)癥有肺漏氣、肺不張、肺部感染、膿胸等[7]。因此,要充分了解實施肺減容手術的適應證,目前常用標準主要是:①臨床確診為肺氣腫,且不均勻性;②無嚴重冠心病;③肺功能指標滿足FEV1≤35%,RV>200%,TLC>120%;④PaCO2<50 mmHg且平均肺動脈壓<45 mmHg[8]。此外,在圍手術期加強肺氣腫患者的呼吸訓練,改善呼吸模式;及時的心理疏導,緩解患者的心理負擔,對促進患者早期恢復健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綜上所述,胸腔鏡肺減容術治療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效果良好,能迅速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及肺功能,提高生存質量,值得在臨床上應用和推廣。
[1] 裴學敏. 肺減容術在治療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的臨床應用.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3,26(9):1167-1168.
[2] 王君,趙玉才,馬春平. 電視胸腔鏡雙側肺減容術治療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效果觀察. 山東醫(yī)藥,2013, 53(16):35-37.
[3] 楊寧,何佳虹,馮永健,等.肺減容術治療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療效的臨床觀察. 中華肺部疾病雜志,2010,5(4):263-265.
[4] 陳小烽,胡型銻,黃日勝,等.重復性縫合器行單側肺減容術治療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合并復發(fā)性氣胸. 當代實用醫(yī)學,2009,31(9):972-977.
[5] 張?zhí)﹣恚R玉容.慢性阻塞性肺氣腫行肺減容術的最新護理進展. 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2, 28(9):1368-1370.
[6] 王耿杰,馬良赟,張樂,等. 減容術治療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終末期的臨床療效. 中國美容醫(yī)學,2012,21(8):179-180.
[7] 李偉陽,王厚強,周建平,等. 胸腔鏡肺減容術治療重度肺氣腫的臨床療效. 實用醫(yī)學雜志,2010,26(16):2875-2976.
[8] 陳航. 胸腔鏡下肺減容術治療肺氣腫臨床效果分析. 中國當代醫(yī)學,2012,19(24):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