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成華
冠心病心絞痛是心腦血管內科臨床上比較常見的疾病之一,該類疾病具有發病率高和死亡率高的特點,而且治療的預后較差,以往的保守療法是口服阿司匹林片,而近幾年相關文獻報道氯吡格雷的應用能明顯緩解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癥狀[1,2],為了評價氯吡咯雷與阿司匹林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作者回顧性總結廣東省順德區第一人民醫院附屬陳村醫院收治冠心病心絞痛患者66例資料,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3月~2013年4月期間在我院進行治療的66例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其中包括男性40例,女性26例,年齡范圍為49~68歲,所有患者入院治療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持續性的胸痛(持續發作時間一般≤0.5 h)現象。統計資料入選標準:經臨床心電圖診斷,患者至少有2個相鄰肢體導聯的ST段抬高>1 mm,結合冠狀動脈造影結果確診為冠心病心絞痛患者,患者均知情并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66例資料按照用藥不同進行分組:單純選擇阿司匹林進行治療的30例資料為對照組,選擇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進行治療的36例資料為觀察組,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經統計學檢驗,結果表明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兩組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在使用不同藥物治療后的療效結果具有可比性。
1.2用藥方法 觀察組患者選擇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聯合用藥:在每天服用阿司匹林(日劑量為100 mg)基礎上再服用氯吡格雷(日劑量為75 mg),而對照組患者單純服用阿司匹林(日劑量為100 mg)進行治療。所有患者均連續服藥7天為一個療程,治療四個療程后進行療效評價。另外,對于特殊患者在治療過程中表現的病情,可以針對性給予硝酸酯類藥物或者血管緊張素酶抑制劑等進行治療。
1.3療效標準 根據《心腦血管類藥物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對冠心病心絞痛疾病的療效標準:患者在類似的勞累程度狀態下,其心絞痛發作次數減少80%以上,而硝酸酯類藥物使用量減少80%以上者療效結果為顯效;患者心絞痛發作次數減少50%~80%,而硝酸酯類藥物使用量減少50%~80%者療效結果為有效;其余視為治療失敗。
1.4統計學方法 選擇SPSS19.0統計學軟件包,數值型變量組間比較方法選擇t檢驗,以0.05為檢驗標準,雙邊檢測方法比較療效結果組間差異性是否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治療后總有效率為91.7%(顯效23例+有效10例),對照組患者治療后總有效率為70%(顯效12例+有效9例),兩組患者療效結果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比較結果如下表1。

表1 兩組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療效結果比較表
本研究統計結果中:單純選用阿司匹林治療的對照組有9例患者(30%)治療后病情無明顯改善,該統計結果與文獻類似,說明對冠心病心絞痛疾病的阿司匹林傳統療法還有較大的改善余地。對于心絞痛患者治療的關鍵在于溶栓和抗凝血,阿司匹林能夠通過抑制前列腺素環氧化酶的作用而發揮強大的抑制血小板凝聚的作用[3]。另外,阿司匹林抗凝血的特點是具有不可逆性,因此,其用來治療冠心病心絞痛具有一定的療效。
氯吡格雷能夠通過選擇性的抑制二磷酸腺苷與血小板受體結果而達到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氯吡格雷與阿司匹林聯合應用,可以通過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心腦血管血栓形成,從而預防腦卒中復發。本研究統計結果說明了:氯吡咯雷與阿司匹林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具有滿意的臨床療效。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據相關文獻報道:在患者發病24 h內能夠給予兩藥物的聯合應用,其治療效果優于單獨使用阿司匹林,而且早期的聯合治療會使患者90 d內卒中發生風險降低32%,且不會增加出血風險。
[1] 李蓮.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預防中的作用和安全.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0,9(13):1031-1032.
[2] 李磊,褚俊.不同劑量氯吡格雷對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的氯吡格雷抵抗及超敏C反應蛋白、P選擇素水平的影響.安徽醫科大學學報,2012,47(5):558-561.
[3] 楊國君.阿司匹林抗栓外的心血管保護作用機制.中華內科雜志,2012,51(6):42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