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思敏 李艷榮
靜脈用藥調配中心是指醫療機構中依據藥物特性設計的操作環境,按照靜脈用藥調配的要求,在藥學部門的統一管理下,由受過培訓的藥學和(或)護理技術人員,嚴格按照操作程序,進行包括腸外營養液、細胞毒藥物和抗生素等靜脈用藥的調配,為臨床提供優質的成品輸液和藥學服務的功能部門[1]。大理市第一人民醫院靜脈用藥調配中心于2012年1月試運行,通過藥師審方,審核出不合理醫囑,與臨床溝通,醫生100%更改不合理醫囑。
資料來源于本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通過靜脈用藥調配中心審核的醫囑共計39282例。通過查閱藥品說明書,《新編藥物學》(17版)、《注射用藥臨床用藥應用與配伍》(2011版)、《臨床靜脈用藥調配方法與配伍禁忌速查手冊》(2010版)等相關工具書,對醫囑進行審核,共審核出的178例不合理醫囑,對不合理醫囑進行分析、統計。
本院通過靜脈用藥調配中心藥師審核出不合理醫囑178例,不合格率為0.45%。不合理醫囑主要有溶媒選擇不當、藥物用量不當、配伍禁忌、給藥濃度不當、用法不當等方面的問題。本院不合理用藥醫囑分布情況見表1。

表1 不合理用藥醫囑分類分布
3.1溶媒選擇不當 此類醫囑最常見,主要出現在中藥注射劑、抗生素等,溶媒選擇不合理會導致藥效降低,中藥注射劑不溶性微粒增加,不良反應增加,常有以下問題。
3.1.1阿莫西林-舒巴坦鈉在0.9%氯化納注射液、復方氯化鈉注射液中較穩定,在含葡萄糖的輸液中pH、含量下降均較快[2],說明書規定用0.9%氯化鈉做溶媒。
3.1.2多烯磷脂酰膽堿嚴禁用電解質溶液(如氯化鈉溶液、復方氯化鈉等)稀釋,只能用不含電解質的葡萄糖溶液稀釋。
3.1.3泮托拉唑鈉只能用氯化鈉溶液或專用溶劑溶解,稀釋,禁用其他溶劑或藥物溶解、稀釋。藥物溶解、稀釋后必須在4 h內用完。
3.1.4紅花黃色素,骨肽,依達拉奉、硫辛酸注射液按說明書只能用0.9%氯化鈉稀釋。
3.2藥物用量不當 超劑量用藥易導致毒副反應。本院常見藥物用量不當見表2。

表2 本院常見藥物用量不當品種
3.3給藥濃度不當 輸液的藥物濃度高低是藥物起效與否,是否產生不良反應或毒性反應的決定因素。
3.3.1長春西汀注射液用藥濃度應≤0.06 mg/ml,超過該劑量時易發生溶血反應。
3.3.2克林霉素輸液時,克林霉素注射液最大濃度不超過6 mg/ml,靜脈滴注30 min,劑量過大過快靜脈滴注會引起血壓下降、心電圖改變等導致中樞神經肌肉接頭傳導阻滯而最終引起呼吸心跳停止[4]。
3.3.3氯化鉀不能直接靜脈推注,應稀釋至濃度為0.1%~0.3%靜脈滴注,一般250 ml液體中加入7.5 ml,500 ml液體中加入15 ml,稀釋后還要嚴格掌握滴速。
3.3.4根據藥品說明書規定:復合磷酸氫鉀含鉀離子,須稀釋200倍以上;復方維生素2 ml加入500 ml溶媒中;阿米卡星0.5 g加入100~200 ml溶媒中;奧硝唑最終濃度應為2.5~5 mg/ml,0.5 g加入100 ml溶媒中。
3.4配伍禁忌 合理的配伍會增加療效,減少毒副作用,但如果配伍不當,會導致降低療效,導致藥源性疾病的產生。
3.4.1酚妥拉明與呋塞米、多巴胺合用加入5%葡萄糖中,酚妥拉明可拮抗多巴胺的升壓作用[5];呋塞米為加入堿制成的鈉鹽,pH為8.5~9.5,靜注時選擇氯化鈉做溶媒,而多巴胺在pH4~6.4時穩定,盡管呋塞米與多巴胺配伍在藥理作用上有協同作用,但混合配伍可出現渾濁、沉淀、變性、活性降低。建議分別滴注[6]。
3.4.2注射用紅花黃色素與氯化鉀合用 中藥注射劑成分復雜,中西藥合用往往會導致中藥注射劑的理化性質改變,導致不良反應的發生,使用時嚴禁混合配伍,按照藥品說明書推薦劑量、調配要求、給藥速度、療程使用藥品。
3.4.320%中長鏈脂肪乳與注射用脂溶性維生素Ⅱ,脂肪乳由注射用大豆油經注射用卵磷脂乳化并加注射用甘油制成滅菌乳狀液體,加入藥物的pH值,抗氧劑等可能會破壞乳劑平衡,使脂肪乳聚集,降低藥效,故不能用做其他藥物載體,混合滴注僅用于腸外營養液。
3.5用法不當
3.5.1金葡素按藥物說明書用法為肌注或者骨折端注射,靜脈滴注為超說明書使用,建議肌內注射。
靜脈給藥是一種臨床上重要的治療手段。臨床醫生相對缺乏藥物配伍知識,用藥方案的合理性不能保證。護理人員缺乏有關藥物穩定性等知識,僅根據醫囑或經驗調配,導致不合理用藥現象難以控制。而醫院靜脈用藥調配中心工作的開展,改變了傳統的輸液調配模式,加入了藥學服務,藥師利用自身專業優勢,審核醫囑,進行藥學指導,有效減少了不合理用藥現象,提高了醫院合理用藥水平,保證了患者用藥安全有效。
[1] 吳永佩,焦雅輝.臨床靜脈用藥調配與使用指南.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393.
[2] 朱華, 賈玲昌,孫禮琴. 注射用阿莫西林/舒巴坦在5種輸液中的配伍穩定性考察.江蘇藥學與臨床研究,2005,13(1),67-69.
[3] 趙志剛.臨床合理用藥案例分析500例.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197.
[4] 江傲君.呂衛紅.靜脈藥物配置中心常見不合理醫囑分析.海峽藥學,2009, 21(10):212-213.
[5] 賈公孚,謝惠明.藥物聯用禁忌手冊.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03:261.
[6] 劉麗萍.注射用藥臨床應用與配伍.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11:202,296-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