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明燕 叢培紅 劉維鳳
超早期妊娠是指妊娠≤5周,血β-HCG高于正常,超聲檢查未見孕囊。過去對非意愿的超早期妊娠只能期待至確診為宮內早孕后才能行藥物流產或人工流產。近年來使用常規劑量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終止超早期妊娠已被臨床應用[1]。本研究進一步探討小劑量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終止超早期妊娠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現將作者的臨床觀察情況匯報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于本院就診的超早期妊娠婦女100例,患者自愿選擇藥物流產,不愿期待至臨床妊娠,向患者交代小劑量米非司酮(100 mg)配伍小劑量米索前列醇(400 μg)終止超早期妊娠的利弊,患者自愿選擇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同時選常規劑量組(米非司酮150 mg配伍米索前列醇600 μg)為對照組,兩組各50例。兩組的年齡、孕產史、停經天數、血β-HCG及超聲檢查的子宮內膜的厚度無差異。每位患者均排除藥物流產的禁忌證。
1.2診斷依據 ①停經天數或同房時間;②血β-HCG結果(高于正常,<1000 mIU/ml);③陰道超聲(B超機為PHILIPS IU-22)提示子宮內膜增厚,子宮內外未見孕囊。
1.3給藥方法 試驗組:米非司酮25 mg b.i.d.×2 d,第3日晨空腹頓服米索前列醇400 μg;對照組:早晨口服米非司酮25 mg,晚上口服米非司酮50 mg,連用2 d,第3日晨空腹頓服米索前列醇600 μg。口服米索前列醇后均留院觀察6 h,觀察惡心、嘔吐、腹痛、腹瀉、手足麻癢及陰道流血情況。陰道流血<經量可離院,囑陰道流血>經量超過3 h復診。
1.4隨診 第1次:藥物流產后第3天,查血β-HCG水平,若血β-HCG較藥物流產前下降≥50%,每10 d復查一次血β-HCG直至正常;若血β-HCG較藥物流產前下降﹤50%,每3~7 d復查1次血β-HCG,配合陰道B超檢查有否宮內、宮外妊娠。持續妊娠者行吸宮術,2周仍有出血者行清宮術,超經量出血>3 h給清宮,異位妊娠根據血β-HCG結果及陰超結果確定治療方案。
1.5療效評價 藥物流產成功:完全流產,不需要任何措施干預。藥物流產失敗:①不全流產:藥物流產2周陰道仍有出血者,量同經量;超經量出血>3 h,且超聲檢查提示宮腔內有殘留組織。②持續妊娠。③可疑或確診為異位妊娠:血β-HCG水平持續升高或下降不理想,超聲檢查宮腔內空虛,伴或不伴附件包快。
1.6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比較采用χ2檢驗。
2.1兩組婦女流產成功率 試驗組婦女流產成功率為96%,對照組婦女流產成功率為94%,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1。
2.2兩組婦女陰道流血時間 試驗組陰道流血時間平均為(4.8±1.2)d,對照組陰道流血時間平均為(5.8±1.6)d,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2。
2.3兩組婦女服藥后副作用出現情況 兩組婦女均有惡心、嘔吐、腹痛、腹瀉、手足麻癢等癥狀,但試驗組副作用均較對照組明顯減輕,兩組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3。

表1 兩組婦女流產成功率(n,%)

表2 兩組婦女陰道流血時間

表3 兩組婦女服藥后副作用出現情況(n,%)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行藥物流產已成為一種簡便、安全、有效、副作用少的流產方法,被越來越多的意外妊娠婦女接受。米非司酮具有抗受精卵著床,誘導月經及促進宮頸成熟的作用,其催經止孕的機理主要是通過競爭內膜的孕酮受體,阻斷孕酮的作用,使妊娠蛻膜變性、出血、壞死。米索前列醇可使子宮收縮和宮頸軟化、擴張,使已剝離的胚囊自宮內排出。
有文獻報道使用常規劑量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治療月經延遲的“催經止孕”,并且終止妊娠的效果、使用藥物的劑量及副作用與停經天數有關,停經天數越短,用藥劑量越小,副作用越輕微。
異位妊娠的發生率<1%~2%,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療或輔助治療異位妊娠已被臨床大夫廣泛應用,妊娠時間越短,異位妊娠保守治療的成功率越高。
綜上所述,作者的研究提示:在嚴密觀察下使用小劑量米非司酮(100 mg)配伍小劑量米索前列醇(400 μg)終止超早期妊娠是安全、有效的,副作用更小,縮短了陰道流血時間,減輕了就醫患者經濟、心理上的負擔,節省了醫療資源。
[1] 李翠蘭,魏敏,付梅芳,等.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終止生化妊娠及早期臨床妊娠的效果比較.中華婦產科雜志,2007,42:542-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