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敬 張琛
四肢骨折手術后常出現肢體腫脹,影響靜脈回流及動脈供血,使肢體得不到充足的營養和血液供應,從而影響傷口和骨折愈合,嚴重者甚至可導致骨筋膜綜合癥或深靜脈血栓形成[1],在臨床工作中,常采用冰敷療法來減輕患者腫脹、疼痛。冰敷療法是應用低溫的物理刺激因子,使術后切口周邊肢體達到降溫、止痛、止血,減輕炎性水腫及滲出[2]。重慶市璧山縣人民醫院采用成都拜恒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BN冰恒醫用冷敷器為患者進行氣壓冰敷,對其效果進行臨床觀察。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于2011年1月~2013年1月骨科住院的下肢骨折患者共200例,其中脛骨下平臺骨折患者68例,脛腓骨骨折患者132例,所選患者病情基本相同,均無嚴重的心、肺、腎等器官疾病或合并以上器官損傷的患者,均無開放性骨折,未發生感染,亦未采取石膏外固定或骨牽引等。兩組患者治療藥物基本相同,術前均為改善微循環、消腫等藥物如七葉皂甙鈉。將200例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100例中男48例,女52例,平均年齡37.62歲;對照組100例中男45例,女55例,平均年齡37.52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評價方法 固定一名責任心強的護士和主管醫生一起每天進行評估。觀察腫脹程度,采用固定時間、固定部位、固定軟尺測量患側肢體周徑,與健側肢體進行對比并做好記錄;疼痛評分采用Wong-Banker面部表情量表;張力性水泡等并發癥由醫生進行判斷并記入病歷。
1.3統計學方法 用SPSS 13.0統計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錄入與分析,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對照組術后采用常規方法如抬高患肢、肌肉等長收縮進行功能鍛煉;實驗組除常規方法外,增加醫用冷敷器氣壓冰敷療法。一般創傷性出血和反應性炎癥引起的肢體腫脹高峰期是傷后或手術后3~7 d[3],實驗組患者術后立即開始冰敷,1次/2 h,每次20~30 min(根據個體差異適當調整時間和次數),入院24 h內平均使用6~8次。
操作流程按照使用說明:冰桶內加水和冰共約500 ml,先將冰囊纏繞在冰敷處,中間用隔離墊隔開皮膚,再連接冰桶與冰囊,將冰桶放置高于冰囊40 cm,打開通氣閥約30 s,冰水灌入冰囊,關閉通氣閥,將冰囊與冰桶斷開即開始冰敷。
3.1兩組肢體腫脹完全消退天數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肢體腫脹完全消退比較
由表1可見,實驗組100例患肢腫脹完全消退4~9 d,平均5.29 d;對照組100例患肢腫脹完全消退7~19 d,平均13.07 d,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6.254,P<0.01)。
3.2兩組患者疼痛評分比較 術后第2天評分為7~9分重度疼痛,實驗組100例患者有13人,發生率13%;對照組33人,發生率33%,實驗組患者疼痛重度感覺比對照組少20%。
3.3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 實驗組100例患者發生張力性水泡2例、骨筋膜室綜合癥1例,并發癥發生率為3%;對照組100例患者發生張力性水泡8例、骨筋膜室綜合癥2例、下肢深靜脈血栓2例,并發癥發生率為13%。實驗組比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減少9%。
局部冰敷不僅能降低局部軟組織溫度,還能刺激皮膚冷覺感受器,引起局部小血管、毛細血管收縮,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從而減少滲血及滲出,減輕肢體腫脹[4]。從表1可以看出,實驗組患者完全消腫時間少于對照組平均(7.78±0.42) d。
骨折部位因骨髓、骨膜及周圍血管破裂出血,周圍軟組織創傷性水腫等使患者感覺劇烈疼痛。氣壓冰敷降低了末梢神經的敏感性,刺激皮膚的冷感受器,引起血管收縮,改善了血管的通透性,達到了止血、炎性水腫減輕及滲出的作用,消除由充血腫脹壓迫所致的疼痛[5],所以實驗組患者嚴重疼痛感比對照組減少20%。
骨折后因軟組織損傷,患肢可出現程度不同的腫脹,傷后48~72 h是腫脹高峰期,一般會出現張力性水泡,張力性水泡是手術的禁忌癥,而氣壓冰敷通過降低毛細血管的通透性減少滲出及水泡的形成。下肢骨折后遠心端靜脈和淋巴回流因肢體腫脹、骨折固定等因素受阻,因此易發生骨筋膜室綜合癥等并發癥。用氣壓冰敷療法后,降低局部組織的溫度,減緩組織代謝,減少出血及滲出,減輕炎性反應,從而降低并發癥發生率。
氣壓冰敷與一般冰袋冰敷比較,無需制作且操作簡單,專用材料使冰袋溫度相對穩定、降溫慢;一般冰敷時,冰袋必須用干毛巾包裹好,以免造成凍傷,患者感覺冷、硬,用冷位置和面積有限,而氣壓冰囊讓患者感覺柔軟舒適,且纏繞于創傷部位,輕微壓迫局部血管起到止血作用,冰囊與皮膚之間有隔離墊防止凍傷,較普通冰袋安全。
“傷筋動骨一百天”是老百姓習慣的說法,也足以說明骨折為所患者帶來的痛苦。氣壓冰敷運用于小腿閉合性骨折術后患者,利于患肢盡早消腫,降低疼痛程度,減輕患者痛苦,降低醫療并發癥,保障患者安全。
[1] 白少娃,鄧晶瑩,梁健一.四肢骨折術后肢體腫脹的原因及護理.中國健康月刊(學術版),2011,30(8):92.
[2] 周瑾,胡三蓮,周玲.冰敷在四肢閉合性骨折早期應用的研究進展.中國全科醫學,2010,13(17):1937-1938.
[3] 羅顯德,王景超,歐兆強.抬高患肢結合冰敷在下肢骨折術后的應用.右江醫學雜志,2010,7(1):44-45.
[4] 李興鑫,姚一民,陳一平,等.冰敷對Schatzkeer V型脛骨平臺骨折術后隱性失血及腫脹的影響.西南國防醫藥,2012,22(6):626.
[5] 李鳳英.冰敷對Schatzkeer V型脛骨平臺骨折術后隱性失血及腫脹的影響.中國當代醫藥,2011,22(6):626-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