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偉東
急性腦梗死是由多種原因導致腦部血液供應障礙和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于腦組織缺血性壞死或腦軟化,臨床上常表現為偏癱和失語等局灶性神經功能缺損,約占腦血管的80%[1]。目前尚無特效治療方法,西醫治療主要采用抗血小板聚集、鈣通道阻滯劑、血管擴張劑、腦活化劑及溶栓等治療,但臨床效果不甚滿意。近年來,作者對急性腦梗死患者在西醫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針灸聯合高壓氧治療,收到了較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124例急性腦梗死患者,其中男84例,女40例,年齡42~75歲,平均59.5歲,病程0.5~5 d,平均3.2 d。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國第四次腦血管病學術會議修訂的診斷標準[2]。并經頭顱CT或MRI影像學證實有腦梗死病灶。并符合以下情況:①患者入院時意識清醒,無昏迷;②病程<1周;③經CT或MRI檢查證實無腦出血,無腦腫瘤等占位病變;④既往無腦外傷病史及腦炎史;⑤不伴有心肝、腎臟器重大疾病和造血系統疾病;⑥無針灸、高壓氧禁忌證。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各62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予以神經內科常規治療,包括脫水、降顱壓、抗血小板聚集、清除自由基、營養神經、改善微循環、控制感染、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等基礎治療,常用藥物為20%甘露醇、奧札格雷鈉、血塞通、阿司匹林等,并根據患者具體情況予以對癥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針灸聯合高壓氧治療,具體方法如下。
1.2.1針灸治療 患者發病48 h后病情穩定即行針灸治療,選取風池、人中、內關、太溪為主穴,配穴上肢癱瘓者加合谷、曲池、極泉、尺澤等穴;下肢癱瘓者加委中、陽陵泉、三陰交、足三里等穴,吞咽障礙者加翳風、人迎、廉泉等;言語不清者加啞門等;口角歪斜者取斜刺頰車透四白、地倉;便秘者加外水道、豐隆;尿潴留及尿失禁加中極、關元,常規穴位消毒,均不側取穴,予平補平瀉法,患者針刺部位得氣后常規留針30 min,1次/d,4周為一療程。
1.2.2高壓氧治療 患者發病48 h后癥狀穩定即行高壓氧治療,采用醫用高壓氧艙,壓力0.2MPa,每吸氧30 min,休息10 min,共吸氧80 min,1次/d,均以四周為一療程。
1.3療效標準 兩組患者均于治療前后采用美國國立衛生院神經功能缺損評分(NIHSS)[3],各1次,基本痊愈:NIHSS減少90%~100%,病殘程度0級;顯著進步:NIHSS減少46%~89%,病殘程度1~3級;進步:NIHSS減少18%~45%;無變化:NIHSS減少或者增加18%以內。總有效=基本痊愈+顯著進步+進步。同時采用簡易精神狀態檢查(MMSE)和Barthe指數[4]對其認知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進行評價。

2.1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顯示治療組臨床療效優于對照組,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at=6.283,P<0.01
2.2兩組患者MMSE及Barthel指數評分比較 顯示兩組患者治療后其認知能力和自主生活能力均有明顯提高,MMSE及Barthel指數均較治療前有明顯改善(P<0.01),與組照組比較,治療組評分改善更為明顯(P<0.01),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MMSE及Barthe指數評分比較分)
注:與治療前比較,aP<0.01;與對照治療后比較,bP<0.01
急性腦梗死具有發病率、死亡率及復發率高等特點,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類身體健康的疾病。現代研究顯示,腦血管病在急性期雖然病灶處有一部分大腦神經細胞死亡,但在病灶周圍神經細胞并未完全死亡,大多數處于休眠狀態,如何使這部分暫時失活的神經細胞恢復正常是各種治療方法的目的[5]。目前認為,腦梗死發生后,治療時間窗的選擇以及康復時間的選擇對腦梗死的預后非常重要。臨床積極應用藥物常規治療可使生存率提高,但仍有部分患者遺留有運動、語言及智力等障礙,若遷延不愈,易出現肌肉萎縮或強直痙攣。因此,積極進行康復治療是防止致殘、促進功能恢復、提高生活質量的主要措施[6]。HDrm等[7]研究顯示,腦卒中患者自發病到接受康復治療的時間越短,功能恢復越佳。Musicco等[8]報腦卒中患者發病后1周內進行康復治療,發現其療效明顯優于發病1個月后開始康復治療患者。可見,急性腦梗死功能的恢復在腦梗死發生康復介入越早,效果越好。
大量研究已顯示,針灸療法,針灸結合現代康復療法,對偏癱患者的肢體功能的恢復優于單純的藥物治療[5]。王政乾等[9]報道,早期綜合康復結合針灸、高壓氧治療急性腦梗死的療效優于對照組。許靜等[10]應用高壓氧及針灸輔助治療急性腦梗死34例,總有效率達91.18%,療效明顯優于常規治療對照組,且NIHSS評分降低程度亦優于對照組。本組62例急性腦梗死患者在神經內科常規治療的基礎上采用針灸聯合高壓氧輔助治療,總有效率為91.9%,且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均有明顯下降,日常生活質量明顯提高,療效明顯優于常規治療對照組,與文獻報道相一致[11]。
近年來,在治療急性腦梗死的過程中人們逐漸認識到單一療法的局限性,開始采用綜合療法,并已顯示出其獨特的優勢,尤其是針灸結合康復訓練、針灸結合中藥療法、針灸結合高壓氧等,得到廣泛的重視。現代醫學研究證明,針灸能增加腦血流量,恢復腦細胞興奮性,減輕腦組織損害,及時建立病灶處的側支循環,提高腦組織的氧分壓,改善大腦的血液循環、改善病灶周圍組織的營養,加速腦組織的修復,提高機體免疫能力,改善腦氧代謝和pH值,調節神經遞質而加速腦操作的恢復[12]而高壓氧能顯著改善大腦氧氣供應,從而逆轉缺氧引起的病理進程,其作用機制是提高血氧分壓,增加血氧的彌散面積,促進腦血管側支循環的建立,明顯改善半暗區的血氧供應,從而使ATP產生增多,腦細胞代謝增強,有效清除酸性產物,減輕腦細胞缺血水腫狀況,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總之,針灸聯合高壓氧輔助治療急性腦梗死可明顯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值得進一步推廣應用。
[1] 王玉芬,蔣麗君,申玲,等.腦梗死功能訓練時機與療效關系探討.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2004,26(4):223-225.
[2] 全國第四屆腦血管學術會議(1995).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4):381-383.
[3] 中華神經科學會,中華神經外科學會.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79-380.
[4] 彭爭榮,朱雙羅,肖平田,等.高壓氧對腦梗死患者記憶、智力、日常生活能力的影響.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03,18(8):470-472.
[5] 郭海龍.早期針灸康復治療急性腦梗死后偏癱30例臨床觀察.當代醫學,2010,16(15):151,28.
[6] 鐘華萍,呂志宇,唐興江.早期針灸結合康復綜合治療腦梗死的療效觀察.陜西中醫,2012,33(2):340-342.
[7] Hom SD,Dejong G,Smout RJ,et al.Stroke rehabilitation patients,practice,and outcomes: is earlier and more aggressive therapy better? Arch Phys Med Rehabil, 2005,86(12):S101-S114.
[8] Musicco M,Emberti L,Nappi G, et al.Early and long-term routcome of rehabilitation in stroke patients: the role of patient characteristice, time of initiation,and duration of interventions.Arch Phys Med Rehabil,2003,84(4):551-558.
[9] 王政乾,王冬,楊煒煒,等.早期綜合康復綜合針灸、高壓氧對急性腦梗死的臨床觀察.醫學綜述,2011,16(21):3354-3354.
[10] 許靜,趙元琛.高壓氧及針灸輔助治療急性腦梗死34例.中國中醫急癥,2011,20(10):1666-1667.
[11] 張淑欣.針灸結合高壓氧治療腦梗死60例臨床觀察.中醫藥導報,2012,18(6):60-61.
[12] 李彬,鄂宏臣.急性腦梗死臨床治療體會.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09,3(4):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