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宓
近年來,固定矯治器及其矯治技術不斷發展,具有高效性和精確性,在口腔正畸治療中應用逐漸廣泛。但固定矯治器對牙周健康的影響報道不一[1,2]。本實驗對65例接受固定正畸患者進行研究,觀察了治療過程不同時期固定矯治器對牙周健康的影響。
1.1一般資料 選取診斷為錯頜畸形并接受雙頜固定矯治器治療的患者65例為實驗組男28例,女37例,平均年齡14.8歲,以初診尚未治療的患者54例為對照組,平均年齡15.2歲。
1.2牙周健康教育 所有患者給予對牙周健康教育,強調口腔衛生護理的重要性,指導正確的刷牙方法。每周復診檢查刷牙質量,現場刷完后檢查是否有食物殘留在矯治器及牙面,并及時記錄,若刷牙不干凈需督促重刷。
1.3觀察指標 分別于矯治和衛生宣教前、開始矯治3個月、開始矯治6個月分別檢測臨床指標包括PLI、TM、PD、AL、BOP。所有檢查均由一位醫師完成。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7.0進行數據處理,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治療組與對照組第一次牙周臨床指標檢查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治療組與對照組第二次牙周臨床指標檢查,在經過口腔健康教育后,兩組的各項指標均有改善,牙齦紅腫逐漸消退,出血減輕,菌斑減少。菌斑指數、探診深度、附著喪失、探診出血、出血指數以及軟垢指數均降低,均低于干預前,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第一次檢查結果
注:a與對照組t=0.549,P=0.585;b與對照組t=0.227,P=0.821;c與對照組t=-0.977,P=0.333;d與對照組t=0.510,P=0.613。

表2 第二次檢查結果
注:a與對照組t=-6.933,P=0.000;b與對照組t=-8.091,P=0.000;c與對照組t=-14.06,P=0.000;d與對照組t=-2.572,P=0.013
2.3治療組與對照組第三次牙周臨床指標檢查,各項指標較第二次均有所上升,但均低于干預前,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實驗對象第三次檢查結果
注:a與對照組t=-5.481,P=0.000;b與對照組t=-3.896,P=0.000;c與對照組t=-1.331,P=0.186;d與對照組t=-0.688,P=0.493
固定矯治屬于高效能矯正技術。在治療過程中,患者的口腔衛生維護比較復雜,容易造成食物滯留,形成軟垢和牙菌斑,導致了致病菌大量繁殖和大面積擴散,這些致病菌通過釋放菌體表面物質、致病酶、毒素和代謝產物等物質對牙周組織造成損傷[3]。
佩戴固定矯形器后牙齒受到矯治力的作用,牙周組織也相應發生反應。牙齒發生傾斜移動,齦袋變深逐漸發展成為假性牙周袋,為細菌生長提供了繁殖的機會,造成牙周組織被破壞[4]。使用固定矯治器除了粘接在牙齒上的托槽和帶環外,還包括各種正畸弓絲、彈簧曲和牽引圈,會影響菌斑的清除,導致菌斑滯留。這些病原菌通過釋放菌體表面物質、致病酶、毒素和代謝產物對牙周組織造成損傷,增加牙齦炎的發生[5]。有研究表明[6],多余粘接劑表面的容易附著菌斑,而致齲鏈球菌在殘留粘接劑上的附著最多,且時間越長附著越多。菌斑微生物是引起牙周疾病的主要原因,有光鏡及電鏡研究表明[7],齦下菌斑與牙周疾病的關系更為密切。本研究顯示,接受正畸治療后,牙齦逐漸變為暗紅色,隨著治療時間延長,癥狀逐漸加重,逐漸出現牙齦紅腫、出血、菌斑堆積,牙齦增生等。實驗組組指數均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通過保持口腔衛生清潔,有效地清除菌斑,可保持其牙齦健康狀況良好。向患者介紹菌斑與牙齦腫脹的關系、指導患者進行正確的刷牙方法、保持患者口腔衛生有助于控制牙周病變[8,9]。另外針對接受正畸治療的青少年,要加強家長對其的監護作用,避免因為懶惰等情緒不能保持口腔衛生[10]。本研究顯示,經過宣教干預后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患者牙齦狀況都有所改善,指數均低于干預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固定矯治器的使用會影響牙周組織的健康,導致牙周病的發生,對接受治療的患者進行口腔衛生宣傳教育,有助于保持口腔衛生改善牙周健康狀況。
[1] 孟煥新.牙周病學.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18-119.
[2] Bollen AM, Cunha-Cruz J, Bakko DW, et al. The effects of orthodontic therapy on periodontal health:A systematic review of controlled evidence. J Am Dent Assoc,2008, 139(4):413-422.
[3] 魏潔,朱荷英.固定矯治器對牙周組織健康影響的臨床研究.口腔醫學,2011,31(3):191-192.
[4] Hembree M, Buschang PH, Carrillo R, et al. Effects of intentional damage of the roots and surrounding structures with miniscrew implants. 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 2009, 135(3):280-281.
[5] 陸卉,劉紅彥.固定矯治器對正畸患者牙周狀況影響的研究進展.口腔醫學,2009,29(9):491-493.
[6] 周航,蔡萍.正畸治療對牙周組織影響的研究進展.國際口腔醫學雜志,2011,38(1):109-111.
[7] Lim BS, Lee SJ, Lee JW, et al.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adhesion of cariogenic streptococci to orthodontic raw materials. 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 2008, 133(6):882-888.
[8] Mavreas D. Self-ligation and the periodontally compromised patient:A different perspective. Semin Orthod,2008, 14(1):36-45.
[9] Pandis N, Vlachopoulos K, Polych ronopoulou A, et al.Periodontal condition of the mandibular anterior dentition in patients with conventional and self-ligating brackets. Orthod Craniofac Res, 2008, 11(4):211-215.
[10] 高士光,土磊,付曉影.兒童口腔固定正畸過程中家長的護理功能.全科護理,2008,6(11):2859-2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