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霄
“語文味”指的是在具體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積極地通過多種方式,例如情感熏陶、文字鑒賞、寫作表達等,不斷提高語文教學質量,促進學生語文綜合水平的提高。具體來講,我們可以通過嘗試以下幾種方法,讓小學語文課堂散發濃濃的語文味。
一、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
想要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的“語文味”,需要充分考慮到課堂教學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具體的教學內容。我們可以從語言和人本內涵兩方面,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
1.品讀語文語言
語文是關于語言的學科,具有語言化的本質特點。例如,議論文的語言十分嚴謹,而詩歌的語言卻特別優美動人。小學階段正是學生學習語言的大好時機,通過對語言的深入挖掘,可以有效增強課堂的“語文味”。所以,在具體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帶領學生一起細細品讀教材中優美的語言,并從中體味到濃郁的“語文味”。例如,教師在講授記敘文的時候,要注意告訴學生,作者所描述的事物、人物和情節都是實際生活的藝術再現,而各種抒情片段也都是源自于真實生活中人們的情感流露等,并積極地引導學生根據具體情感來回顧自己的實際生活,聯系教學內容,思考生活和語文的聯系。
2.分析文本內涵
對于語文教學來說,不僅要對文章的表層語言文字進行分析,還要對文字背后所蘊含的人文精神進行深入挖掘。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體會到“語文味”的所在。因此,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通過對文字的了解,思考作者想要通過文字表達的深層思想。只有透過文字了解文本內涵,才更能增加課堂的“語文味”。
二、探索高效的教學方法
為了打造出散發著濃濃語文味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師要注意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積極探索具體的教學方法,以保證具體課堂教學富有語文特色,高效科學。具體來看,我們可以從朗讀和實際聯系兩方面予以實踐。
1.通過朗讀提高課堂的韻味
在課堂上,教師可以為學生進行示范性閱讀,并鼓勵學生采取分組朗讀和分角色朗讀等多種方式。在朗讀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分析作者的情感和思想,體會文章的氣韻和美感,從而不斷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并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例如,在講解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這句詩時,可以引導學生在腦海中想象:獨自在外漂泊的游子,在逢年過節時也不能與家人團聚,只能登上高山,遙望故鄉,寄托對家人的思念之情。讓學生飽含感情地誦讀,將思念之情以及淡淡的傷感付之詩詞中,才能更真切地體會作者的心境,引發情感上的共鳴。
2.引導學生進行實踐練習
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初步了解文章之后,自己動筆,寫一寫對文章的大概認識、初步感受等。帶領學生深入分析過文章之后,再引導學生自己動手,按照文章的具體語言特色,進行仿寫和續寫等。
3.設置相關問題,導入課文意境
設置與課文相關的問題,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還能讓學生了解文章的創作背景和表達的意境。在古詩詞的鑒賞教學中,積極引導學生進入詩歌所描繪的情境,會增強詩歌對學生的感染力,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詩詞教學課堂中,精心加入與詩詞意境協調的導語,會激發出學生對詩詞賞析的興趣。課前,教師應當依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的,來創設問題,引導學生走進詩境中,并導入與古詩詞相搭配的古典音樂。音樂是最能穿透人心的旋律,古詩詞配樂吟唱更能體現出詩歌的獨特韻味,更能激發學生對語文古詩詞學習的極大興趣,讓學生順利進入古詩詞的審美心境。
三、注重情感和思想的引導
語文是一門擁有充沛情感和豐富思想的學科,通過對語文課文中各種情感和思想的分析挖掘,可以顯著提高課堂教學的“語文味”。因此,教師要注意在備課的時候準確找到文章的情感基調,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巧妙利用不同文章中所體現出的各不相同的情感,合理引導,努力將學生培養成為具有豐富情感的人。
除了擁有充沛的情感,還要注意讓整個語文課堂閃爍出美麗的思想火花。在不同的文章中,作者總是會表達出不同的思想內涵。通過引導學生分析、研究這些思想內容,可以不斷提高學生理性思考、分析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材中,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靜夜思》,孟郊的《游子吟》等傳達出了對家鄉、親人和友人的思念之情,這些詩歌有助于學生細膩情感的培養;于謙的《石灰吟》中“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抒發出的作者的高尚氣節,鄭燮《竹石》中的“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表現出的堅韌精神等等,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去體會,并以此來激勵學生不斷進取,為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提高教師的自身素養
為了更好地增加語文課堂的“語文味”,教師更要積極行動起來,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以更好地引導學生。
1.提高自身語言水平
教師語言能力的高低會對整個課堂效果產生較大的影響,更直接影響到課堂的“語文味”。因此,教師要積極地提高自身的語言水平,盡可能合理地在課堂上使用各種生動、優美的語言,帶給學生美的感受,并引導學生更好地體會“語文味”。
2.豐富自身情感
為了增加語文課堂的“語文味”,教師還要注意豐富自身的情感。只有擁有充沛的情感,才能使整個課堂充滿情感,并積極地影響學生,更好地滋潤學生的心靈。
3.加深自己的文化底蘊
教師只有擁有足夠的文化底蘊和足夠淵博的知識,才能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游刃有余,不斷提高課堂的“語文味”。因此,作為語文教師,要注意對自身文化知識的培養和積累,每時每刻都要積極地自我學習和充電,以更好地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教導。
五、結語
總之,構建“有滋有味”的小學語文課堂對整個小學語文教學來說至關重要。因此,語文任課教師一定要充分認識到“語文味”在具體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性,并積極采取提高自身綜合水平等多種有效措施,從而使學生在濃郁芳香的“語文味”中展開學習。
(作者單位:江蘇省徐州市求是小學)
(責任編輯:張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