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輝
胡蘿卜別稱紅蘿卜、紅人參、金筍、丁香蘿卜等,是我國的一種重要的大眾化蔬菜,全國各地均有種植。胡蘿卜富含礦物質、糖、淀粉、維生素,特別是胡蘿卜素含量較多,胡蘿卜被列為重要的保健食品,可鮮食、加工。據2007年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統計,我國胡蘿卜種植面積占世界總種植面積的35%左右,是世界胡蘿卜第一生產國和主要出口國,胡蘿卜種植對我國農業經濟特別重要。但近年來,隨著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及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強降溫、冰雪、洪澇、高溫、干旱等災害性天氣日益增多,極端天氣造成的毀田事件時有發生,給胡蘿卜生長造成很大損失,主要表現在產量和品質降低,或是延誤了生長發育,甚至造成絕收。災害性天氣對胡蘿卜生產和市場供應影響很大,給農民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所以在胡蘿卜生產管理中,要注意經常收聽收看天氣預報,針對不同災害性天氣及早采取科學、積極、正確有效的預防措施和災后處理等管理措施,防患于未然,對充分挖掘胡蘿卜生產潛力、提高生產效益十分必要。
胡蘿卜在黃淮海地區和長江中下游地區凍害常發生在11月下旬到12月上中旬,在京津地區發生在11月上中旬,東北、西北高寒地區發生在10月中下旬到11月初。此時,露地胡蘿卜還處于肉質根生長階段,如此時突然出現強冷空氣入侵,發生大風、大雪、強降溫、降霜天氣,氣溫急劇下降,最低氣溫降至0℃左右,部分胡蘿卜品種承受不了突然高強度降溫的影響,肉質根就會受凍,引起凍害。如遇-3℃的低溫,即使受凍的肉質根在天氣轉暖后也能夠復原,但食之已有異味,品質變劣,失去食用價值,損失極為嚴重。
設施胡蘿卜生產的主要季節在春季。而1~2月常出現強寒流及暴雪等災害性天氣,成為春保護地胡蘿卜生產的一大隱患。強寒流有明顯的降溫或降水過程,早春的寒流常常引起范圍較大的陰雨天氣,這種低溫、陰雨天氣會影響胡蘿卜生長,引起春化作用,造成先期抽薹。大雪還會壓壞棚室,出現棚桿斷裂、棚面凹陷、棚膜破損的現象,使冷空氣進入棚內而引起溫度降低,氣溫驟降導致凍害發生。
胡蘿卜種子在幼苗期、肉質根生長期以及貯藏期,均可能受低溫影響而通過春化。春季前期氣溫偏低且氣候不穩定、變化劇烈,常有倒春寒天氣,由于受低溫的影響胡蘿卜通過春化而抽薹開花,形不成經濟產量的現象時有發生。低溫是胡蘿卜花芽分化的必要條件。不同類型的胡蘿卜品種所需的溫度和時間不同,一般北方生態類型和西部高原生態類型的品種要求的溫度低、所需時間長,而南方生態類型的品種所需溫度較高、時間也較短。在同一地區和同一季節里,不同季節品種對低溫的要求也不一樣。一般春季類型的品種要求的溫度低,時間長;夏秋類型的品種在較高的溫度條件下也可通過春化階段。春季栽培的胡蘿卜如果播種過早,遇到低溫天氣,正好滿足了花芽分化的條件,特別是一些對低溫敏感的品種,幾天的低溫就可能使其通過春化階段,而生長后期時數加長,又滿足了抽薹開花對長日照的要求,便加速抽薹。
冰雹也是易發生的一種災害性天氣。冰雹是一種直徑大于5 mm的固態降水,冰雹的為害程度取決于雹粒的大小、持續的時間和密度,以及發生的時期。冰雹為害嚴重時,會將胡蘿卜葉片打落,沒有了葉子,只剩下光禿禿的菜頭,肉質根也會被冰雹砸傷、打穿,甚至砸爛,從而造成減產甚至絕收等毀滅性為害。
在6~9月常出現臺風、暴風驟雨及高溫強日照等突發性災害天氣。臺風除在侵襲過程中發生的暴雨和入侵前的干熱風不利于胡蘿卜生長外,更主要的是由于狂風吹刮和雨水的沖擊,使胡蘿卜幼根和莖葉受到嚴重的機械損傷,同時臺風常常帶來暴雨和海潮,引起內澇使胡蘿卜受浸死亡。夏秋胡蘿卜生長期內,尤其發芽期和幼苗期,正處于高溫多雨或高溫干旱的氣候,均不利于胡蘿卜的生長,會造成幼苗出苗不齊、植株生長瘦弱。暴雨可將胡蘿卜幼根沖出土外使幼根表皮受到嚴重損傷,造成缺苗斷壟、大小苗;植株被吹歪,莖葉折斷;在熱暴雨后,胡蘿卜莖葉粘附泥沙,葉片上的氣孔被堵住,嚴重影響胡蘿卜的呼吸蒸騰和光合作用;暴雨的襲擊,常使土壤地表板結,對土壤的通透性造成嚴重破壞,使胡蘿卜根系不能正常發育;暴雨引起土壤表土層溫、濕度的變化經常處于不規則狀態,致使胡蘿卜的根系生長不良,導致胡蘿卜抵抗力大為減弱,會誘發胡蘿卜軟腐病、黑腐病等病害的發生。
夏秋季節常遇上異常高溫干旱,胡蘿卜植株的的正常生長發育就會受到影響,引起高溫熱害。胡蘿卜發芽期、幼苗期遇到久旱無雨,氣溫偏高會帶來巨大為害。一是會造成幼苗發生干芽及出苗不整齊,特別是整地不平、澆水不足的地塊發生嚴重;二是容易引起病蟲害的發生,尤其是蚜蟲的發生,它又是傳播病毒病等病害的主要媒介,容易誘發胡蘿卜的病毒病,溫度越高病害越嚴重,致使產量低而不穩。此外,胡蘿卜在高溫干旱條件下,尤其是晚上溫度高時,會生長停滯,消耗大量營養物質,導致空心。
濕害和澇害都是由于水分過多而對胡蘿卜造成減產的為害。
濕害是由于水澇后土壤內長期排水不良,或陰雨而使土壤水分過多持續處于飽和狀態而形成的,它主要是因為土壤孔隙全部充滿水分而使其長時間缺氧,影響礦質營養的供應,增大土壤溶液的酸度,致使胡蘿卜根系呼吸困難,對肥水的吸收受阻,進而損害根系,影響根部生長,而且它的為害不易被人們所重視。濕害主要發生在胡蘿卜苗期與肉質根生長盛期,其表現根毛尖端發褐,吸水肥能力逐漸減弱,進而造成地上部植株葉片生長速度減緩、葉片顏色變黃、肉質根皮孔加大,影響外觀品質,產量下降。
澇害常因大雨或暴雨時間過長,土壤積水而形成。積水淹沒胡蘿卜局部或全部時,輕則影響胡蘿卜正常生長,使植株生長受阻,葉色變黃,產量降低,重則可使胡蘿卜根系在較短的時間內因缺氧窒息死亡,為害明顯。
由于災害性天氣突發性和為害的嚴重性,一旦發生往往給生產造成重大損失。在胡蘿卜生產中,除要求加強科學管理外,還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情況,針對胡蘿卜不同生育時期的要求,充分利用氣候資源,趨利避害,切實做好在災害性天氣情況下的防御和管理,將損失降到最低,提高胡蘿卜生產的經濟效益。
氣象災害的預防主要應從兩方面努力,一是加強對災害性天氣的預測預報工作,提高預測預報的及時性和準確率;二是建立健全災害性天氣的監測、預報、預警和評估系統,應該建立健全暴雨、洪水等突發性氣象災害信息及防災決策信息快速傳遞系統。力爭做到家喻戶曉,指導菜農做好預防工作。生產上要根據天氣預報加強栽培管理。
解決災害性天氣對胡蘿卜生產影響的最根本途徑就是培育抗逆性強(抗病性強、抗寒又耐熱、耐旱又耐澇)的品種。選育出能抵抗御氣候異常變化,在高溫干旱、低溫連陰雨等逆境條件下,仍能保持一定品質和產量的胡蘿卜新品種;對胡蘿卜品種的審定、鑒定要提高門檻,增加耐受災害性天氣的試驗,提高品種抗御災害性天氣的能力;對社會發布的審定公告,要全面說明種子性狀和栽培技術方面應注意的事項,以增強菜農的防范意識。
根據當地的氣候特點,合理進行茬口安排,避開災害性天氣經常發生的季節,以達到豐產豐收的目的。夏季可采取合理的間作套種規避高溫熱害。選用優型材料,根據當地氣候特點和地理位置建造結構合理、設施完善的合適棚室。合理選擇地塊,建好排水設施。選擇抗逆性強的優良品種,以提高對不良天氣的抵抗能力,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選擇合適的播期,并加強生長期田間管理。
針對不同類型的胡蘿卜種類,在不同的季節進行設施栽培。在早春季采用保護栽培,抵御嚴寒,大力發展地膜覆蓋。保護地胡蘿卜生產在寒流來臨時,可在生產棚內設小拱棚、掛草簾、安裝火爐、暖氣加溫等方法,臨時提高棚內溫度,并控制好棚室的溫度。在夏季采用遮陽網、防蟲網等覆蓋栽培,不僅能降溫、遮蔭,還具有防蟲、分散雨滴、防止暴雨和冰雹為害的作用,可提高產量。搭建簡易遮陽棚,上面用樹枝或作物秸稈覆蓋,可使氣溫下降3~4℃。采用溫室大棚栽培的,夏秋季節覆蓋遮陽網遮陽,可降溫4~6℃,并能防止暴雨、冰雹及蚜蟲直接為害胡蘿卜。
春露地或地膜覆蓋栽培胡蘿卜采用深溝高畦,有利于排灌,防止漬水;要適時中耕,有利于土壤通氣和提高地溫。
露地秋冬胡蘿卜大雪降溫前還未完全收獲,應對其進行灌水,借助水蓄熱,保持土壤和胡蘿卜中下部空間有適宜溫度,對減輕凍害效果明顯;在植株頂部平蓋一層塑料膜形成一個個小的倒扣槽形保溫棚,使地熱不散,防雪防凍效果佳。
保護地栽培的胡蘿卜在大風降溫、大雪災前定期檢查棚膜牢固情況,災害來臨前在草苫上加蓋一層塑料膜或尼龍編織袋,防止雪水浸濕草苫,確保大棚的保溫性能;備好草苫、紙被、苫上膜等保溫物品及火爐、燃煤或移動式熱風爐等增溫物品。降雪時及時清除棚膜上的積雪,以免雪量過大壓塌棚室。此外,通過人工加熱增溫,可促使棚膜上的雪加速融化。降溫降雪前控制灌水,防止棚溫降低。若室外溫度低于0℃,土壤墑情不足時要灌水,以增加熱容量大的土壤水,天氣放晴后,要間隔揭簾子防止胡蘿卜植株萎蔫。及時噴水可增加棚內空氣濕度,穩定棚溫,并能抑制受凍組織的水分脫出蒸發,促使組織吸水。連陰雨雪天中午或降雪間隙,要揭草簾、保溫被,使胡蘿卜見光1~2 h,以滿足胡蘿卜植株對光的需求。合理施肥,提高地溫及抗寒性。增施有機肥,埋入豬、牛糞、碎草等釀熱物提高地溫;降溫前,用冷凍素400~700倍液噴灑;胡蘿卜受凍后葉面噴施速效肥,能促進植株恢復生長,可施0.3%磷酸二氫鉀或1%硫酸鉀水溶液;增施二氧化碳肥,為胡蘿卜進行光合作用提供充足的原料,可使胡蘿卜生長健壯、早熟、增強抗凍性。
高溫干旱時進行淺中耕松土,切斷毛細管,減少土壤水分蒸發。結合中耕松土,在植株基部地面覆蓋雜草,降低地溫。對受澇地塊要盡快搶排積水,降低外圍水位。水系不健全的,要及時搞好田間溝系配套,突擊增挖排水口、出水溝,盡快做到雨止田露,田面、墑溝無積水。同時扶正植株,適當培土護根,讓其進行各種正常生理活動,盡快恢復生長。
受災較重的應抓緊采收上市,盡可能挽回損失。采收后,要及時清除田間枯葉、黃葉及已枯死的植株,改善通風透光條件,降低田間濕度和減少病原。
最大限度地降低災害損失。對因災造成胡蘿卜絕收的地區,應根據當地農業氣候條件以及市場需求,及時改種補種速生葉菜類蔬菜或其他適當的作物,以減少災害損失。
災害發生后應及時打藥預防,防止病害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