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尚金 陳建飛/ 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
根據PEDV為冠狀病毒的病原特征、致病機理和流行性特征,認為合理的返飼是目前控制PED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返飼是一種原始的免疫方法,其原理是將感染仔豬的病毒通過口服的方法感染懷孕母豬,使其產生免疫抗體(類似于接種口服弱毒苗),從而使新生仔豬可以通過母乳獲得高滴度的母源抗體,以抵抗病毒的感染。返飼對冠狀病毒和輪狀病毒感染控制均有效。
科學的返飼應注意選擇合適的病料、合理的制各方法和返飼程序的管理等幾個方面。一個合理的返飼應掌握以下原則:(1)目的是在整個母豬群中建立整齊的免疫水平,使得母源抗 體可以保護哺乳仔豬(至少是2周齡以內的仔豬)免受病毒感染;(2)需要空懷和懷孕100日齡以內的所有母豬、后備豬;(3)返飼過程中隔離懷孕100日齡以上母豬和哺乳母豬;(4)返飼的時間最好相對集中,如在1周內完成;(5)懷孕100日齡以上及產房母豬,在斷奶后進行返飼。
傳統的返飼方法通常將收集的仔豬腹瀉糞便,直接飼喂給懷孕母豬?,F在普遍采用的改良方法為采集發病仔豬7~10日齡(發病2~3 d)小腸,制備組織勻漿,按一定比例飼喂母豬。具體步驟如下:(1)患病仔豬放血后,清水沖洗體表的糞便等污物,然后用手術刀小心剖開腹部皮膚,勿將腸管割破。(2)剖開腹部后,從十二指腸往下順著找,當找到十二指腸與空腸的大致交界處時用縫線結扎此處,之后 找到回盲交界處也用縫線結扎。用手術剪剪下兩個結扎點之間的小腸段部分,連同小腸或其它腸內容物一起置入無菌容器中。(3)當采集足夠的小腸組織后,用消毒手術剪將其剪成碎狀小塊,置于組織勻漿機,制備勻漿。(4)向勻漿中加入抗生素(每100 g組織中加慶大霉素3 ml、新霉素l g、硫酸黏菌素2 g)和并稀釋劑(如每100 g組織中加400 ml鮮牛奶)。
同時病料的采集和處理應注意以下幾點:(1)盡量選擇日齡小(10日齡以內)的發病豬;(2)癥狀越典型越好,若同窩母豬帶有腹瀉更佳,如果能進行快速確診PEDV,則更理想;(3)在出現腹瀉后2 d內撲殺,采集小腸;(4)盡量剔除有細菌繼發感染和球蟲感染的病料;(5) —般不選擇2周齡以上的仔豬,因為無法排查球蟲感染;(6)病料最好現采現用,如需長期儲存(7d以上),須-20℃凍存。
將制備好的返飼用組織勻漿給符合條件的母豬一次性投喂,包括后備母豬,10 ml/頭;返飼后,注意觀察母豬是否有減料和拉稀癥狀;無需對出現上述癥狀的母豬作任何處理,2~3 d后自然恢復;7 d后對在上次飼喂時未出現拉稀的母豬再次拌料投喂,哺乳母豬斷奶后投喂;返飼當天,勿在飲水中加入次氯酸和消毒劑。
在返飼期間,嚴格控制豬場內外的豬和人員流動;對于出現腹瀉的豬,需要進行抗生素治療防止細菌感染以及添加電解質多維防止脫水和酸中毒;對于自然免疫不發病豬,不做處理。對于出現腹瀉的保育/肥育豬,也需要進行抗生素治療防止細菌感染和添加電解質多維防止脫水和酸中毒;對于2 周齡以上的腹瀉哺乳仔豬,采取早期斷奶隔離,并配合抗生素治療防止細菌感染和添加電解質多維防止脫水和酸中毒;對于1周齡以內的腹瀉仔豬,撲殺收集病料,符合條件的可用于返飼。(此文章根據會議部分內容整理,如有出入,以專家意見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