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馥利
摘要:本文簡單論述了康定斯基《論藝術的精神》一書中所闡釋三大基本理論——“金字塔”理論、“內在需要”理論和“通感”理論,以“內在需要”理論為主要出發點,討論了康定斯基所謂的藝術的音樂性,以及抽象藝術的本源和表現。
關鍵詞:《論藝術的精神》 三大理論 繪畫 音樂
被世界公認為“現代繪畫的啟示錄”的《論藝術的精神》是抽象繪畫的創始人康定斯基的代表作品?!墩撍囆g的精神》從“內在需要”理論出發,通過“金字塔”理論、“內在需要”理論和“通感”理論描述了藝術的精神實質,探索了繪畫與音樂的聯系,從藝術的抽象性上為現代藝術的創作開辟了前所未有的新境界。
《論藝術的精神》首先提到的理論是“金字塔”理論,康定斯基認為藝術就像一個如同金字塔般的三角形,金字塔的底和頂分別占據著藝術的兩個對立面,即客觀現實和內在精神。金字塔的底端是大眾普遍能夠認知的客觀實在,它代表具象藝術。金字塔頂端代表精神實質,它是藝術家的心聲,是抽象藝術的根源??刀ㄋ够J為,藝術的實質在于精神,藝術家只有真切的感受到金字塔頂端所含有的內在精神,才能夠創作出更感人的作品??刀ㄋ够终f金字塔的頂角如同音樂,因為音樂的實質也是通過震顫心靈的音錘表現出來的。正如他說“色彩宛如琴健,眼睛好比音錘,心靈有如繃著許多根弦的娜琴。藝術家是彈琴的手,只要接觸一個個琴健,就會引起心靈的顫動。”
他還把顏色比作音符,他認為各種色彩的碰撞與結合就是旋律,有時甚至如同交響樂般震人心魄。
內在需要理論是《論藝術的精神》的理論基礎,它承接了“金字塔”理論,更進一步說明了精神實質的表達是通過藝術家的內在需要而傳達出來的。首先,內在需要就是藝術家的創作沖動,是驅使藝術家有激情的創作的內在動力,即“表現‘客觀的不可抑制的愿望就是被稱為‘內在需要的那種沖動,這一沖動是驅使藝術家前進的杠桿或彈簧”。其次,抽象繪畫的本源是“內在需要”,由于沒有具象的實物可以依據,抽象繪畫的形式和色彩要能夠打動人心而不跑偏成為亂涂亂寫,就必須探索內在的精神實質,因為“一個對象的選擇(即形式的各種成分之一)必須取決于人類心靈有目的的反響,而這一對象的選擇也得從內在需要的原則出發”。
現代繪畫史上的第一幅抽象繪畫是康定斯基于1910年創作的。畫面上沒有具象的輪廓,只有不同大小的點,不同力度和方向的線,以及在點線中穿插的色彩。線條的粗細剛柔如同一種散文似的節拍。不同冷暖的顏色在這種節拍下如同高低不同的音符,時而蜿蜒迂回,顫抖不止。這幅畫可以說是康定斯基抽象繪畫的起點,畫面中的節奏還較為單一,旋律也沒有和聲,更多的是單音的演奏。而他的另一幅作品《構圖第七號》就有了明顯的不同,氣勢明顯宏大了,畫面的結構也較之以前復雜得多。它被很多人稱之為“音樂的狂想曲”。暗褐色的背景如同深沉的基調,伴隨著其他音的起伏,呈現出不同的感情。畫面無數色彩重疊與變化,猶如一個復雜的和聲,時而讓人緊張,時而讓人放松。畫面的構圖初看覺得異常迷亂,但迷亂過后給人的是一種躁動,似乎是想揭開某種謎底的躁動,讓人不安,而后又異常清晰,似乎看到了色彩斑斕的夢幻,也如同緊張的和聲過后優雅的旋律。特別是畫面偏中部的位置黑色的點和線勾出的輪廓像裝飾音一般為整個畫面的混沌增加了點睛的一筆??刀ㄋ够诳偨Y造型藝術時說:“偉大的造型藝術作品是交響樂曲,其中旋律的因素‘具有一種稀少的和附屬的作用,主要的因素是‘各個部分的平衡和系統的安排?!笨刀ㄋ够淖髌肪腿缤豁憳芬话?,復雜迷亂的構圖達到的是一種整體的效果,這種整體是通過內在的沖突與矛盾形成的。
在《論藝術的精神》中有這樣一段文字:“一般說精神是與肉體緊緊聯結的,所以,一種強烈精神感受通過聯想引發另外一種聯想相適應的感覺就是可能的了?!边@就是康定斯基的第三大理論——通感理論。通感很容易理解,比如:我們看到酸的東西,就會流口水。通感就是利用諸種感官相互交通的心理現象,用一種感覺來描述表現另一種感覺,即感覺互為轉移。音樂與繪畫之間可以通過通感來建立連接就是在自然不過了。繪畫可以像音樂一般動聽,音樂也可以像繪畫一般滋潤人的眼睛。通感是我們理解客觀世界的一把鑰匙,審美主體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去感受藝術,只是最終都會殊途同歸,因為藝術的本質源自藝術家的“內在需要”,藝術家無論通過何種方式去創作藝術,它的喜怒哀樂、他作品中的情感總會通過一種感覺傳達給觀者。貝多芬雙耳失聰,仍然能創作舉世聞名的名作,讓后人感受到他的心靈,他的內在需要。康定斯基也同樣認為繪畫可以傳達有聲的感覺,可以像交響樂一般震懾人的心扉。
總之,康定斯基認為繪畫與音樂的本質都來源于“內在需要”,內在需要時而使人興奮時而使人傷感,這種精神才是藝術家創作的源動力。音樂與繪畫具有同構性,它們更能產生一種色聽聯覺,并相互融合得到一種創造性的新感覺,它們都是藝術家精神世界的外在表達。
參考文獻:
[1][俄]瓦西里·康定斯基.論藝術的精神[M].查立譯,騰守堯校.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
[2][英]克萊夫·貝爾.藝術[M].薛華譯.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
[3]王佳.抽象形式的研究—康定斯基的繪畫[J].美術大觀,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