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巧玲
摘要:舞蹈《軍旗下的少年》培養了學生良好的習慣,鍛煉了堅強的意志,增強了合作的意識,提高了綜合素質。其排練過程給學生又上了一堂重要的人生之課。
關鍵詞:排練 改變 影響 震撼
舞蹈《軍旗下的少年》是原創節目,其音樂創作和舞蹈編排都取材于我校的少年軍校活動,表現了城北小學少年軍校孩子們訓練場上的多種場景。這是我校進行“少年軍校特色育人及創新發展研究”科研的一項重要活動,筆者很榮幸擔任了這個節目的編排工作。這個節目對學生的成長產生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一、參演同學在排練過程中狀態的改變
舞蹈《軍旗下的少年》是群舞性節目,為了能完整形象地表現出軍訓場景,需選定二十六名同學作為演員。考慮到學生的特長及身高的一致,其中一部分同學以前還沒參加過學校組織的少年軍校方面的活動,這就意味著給組織排練工作增加了難度。
起初,隊員們松松垮垮,紀律渙散。排練安排在每天的放晚學后,就是將所有演員召集整齊都需要花費四十分鐘到一小時時間。同學們都有各自的困難和理由,什么舞蹈服很難換;什么鞋子沒帶,讓家長臨時送;什么收拾書包很慢的;什么水忘帶了,要回去取水杯;還有等老師發完作業,距離太遠,下樓梯耽誤時間……終于來齊了,由于舞蹈動作要求較高,需要大家精神飽滿,伸展到位有力,跳動次數多,還要完成指定的高難度技巧性動作—前橋、劈叉、側翻等,運動強度較大,難度也較高。練習中只有少數參加過暑期軍訓的同學能堅持,其他同學練一會兒就喊苦叫累,要求休息。可休息一會后,又如一盤散沙,想把他們再集中組織起來,又得浪費不少時間。
在排練的第三個下午,我停止了排練,艱難地將參演同學們請到了會議室,講解了舞蹈《軍旗下的少年》表現的內容,教育演員學習軍校隊員們勤奮刻苦和勇于拼搏的精神。之后,同學們暢所欲言,說感受,談打算,紛紛表示要以嶄新的面貌投身到節目的排練中,又快又好地完成這項創造性的任務,以展現我校少年軍校的特色,跳出精神,跳出水平!
第二天集合,當大部分同學都穿著整齊的舞蹈服,準時出現在我面前時,我問怎么今天這么快呀?有的說:早早安排了同桌幫我送作業本;有的說,一次忘記帶水杯,可以忍……我頓時露出了欣喜的笑容,此時的孩子們都儼然是一個個小軍人的形象。雖然有時也有個別同學出現松懈現象,但只要一看到其他同學的表現,便馬上顯得別樣認真。還記得有一個動作是讓她們排成L形做潛伏前進的傳遞性動作,這塊最難做整齊,我想至少也得多練幾次才能出來。我很認真也很緩慢地做完示范動作,講清達到的效果后,讓他們先練會兒。五分鐘后,我怎么也沒有想到她們手拉著手異口同聲地說“團結協作,馬上成功”只見第一個同學一個動作完成后手輕輕碰了下下一個同學,下一個同學動作完成后手又輕輕碰了下下一個同學……就這樣順利地完成了。
二、參演同學對本班其他同學的正面影響
自從本班選出了同學參加舞蹈節目后,全班同學都興奮不已,下課后都一窩蜂地趕到排練場觀看同學的表演。每每休息時,他們都趕緊跑過來問這問那,就因為是身邊的同學在表演,顯得特別感興趣,竭力了解和認識這個節目。想不到的是我的課堂竟悄然起了變化。
上課鈴響后,當班長喊“起立”時,同學們站得像一排排站崗的哨兵,是那么整齊,那么挺拔。“老師好”的聲音是那樣清脆,那樣響亮。那情景頓時讓人精神百倍,一節課的情緒從頭便帶動起來了。原來課堂上請同學表演時,總是只有少數同學樂意,而現在大家熱情高漲,爭先恐后。在上歌曲《愛我中華》這節課時,教學環節中很需要同學們來個集體舞,以表現各民族大團結。考慮學生的現狀,我準備每組請兩個同學完成這一環節的教學。一看到同學們的熱情,我便靈機一動,讓全班集體表演跳圓圈舞,自愿選擇扮演哪個民族的小朋友,集體邊跳邊唱,氣氛瞬間達到高潮。
三、演出后的震撼
節目排成后,首先一飽眼福的是本校的孩子們,在這年的“迎六一”聯歡晚會上,作為壓軸節目絢麗上場,那一頂頂鮮紅的蓓蕾帽,一條條飄揚的領帶,一身身合體的軍綠,一雙雙凸顯氣質的長靴,一張張神采飛揚的臉龐,合著歡快節拍,伴著動人舞姿,令人心曠神怡,尤其是最后“少年軍校”鮮艷旗幟的突然亮相,將氣氛推向高潮,臺下掌聲持續了許久許久……
各校孩子們在校園里都競相模仿著舞蹈《軍旗下的少年》里演員的表演,課間和課外活動經常能看到孩子們成群結隊地在那兒“軍訓”。學生的精神狀態奮發向上,連走路都更顯活力了;學校廣播操的隊形奇跡般地整齊劃一;同學們吃苦耐勞,校園衛生日漸好轉;班干部開會準時、安靜。可以這樣說:舞蹈《軍旗下的少年》里那群精神煥發的“小軍人”正影響著一個個正在健康成長的孩子們。
舞蹈《軍旗下的少年》的整個排練過程,就是一篇小學生成長簡史。我們為已參加過“少年軍校”的孩子們感到慶幸,同時希望更多的孩子能參加到這樣的活動中去。“少年強則國強”,愿每個孩子都是強國的棟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