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立喆
摘要:近年來,我國合唱事業發展迅速,形勢喜人,社會上出現了各種形式各種特色的合唱團體。本文以合唱團團員意識的培養為切入點,從團隊意識、音準意識、聲音概念三方面進行分析闡述,以促進合唱團團員自身意識提高為目標,切實地解決實際條件下合唱團團員自身的一些問題。
關鍵詞:團隊意識 音準 聲音概念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文化形式得到了極大的豐富,合唱藝術也出現了喜人之勢,合唱藝術團的表演效果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不同的國內國外合唱表演中,我國很多合唱團體都為自己乃至整個國家取得了不少的榮譽。不過從整體力量來說,我們與西方發達國家還有所差距,依然存在很多問題與不足,有些基礎性問題直接影響著合唱團整體的演唱水平。有部分合唱團員缺乏對合唱的了解和認識,甚至有部分人沒有參加過合唱這種藝術形式,錯誤的認為合唱就是齊唱,在合唱團里放聲高歌,完全忽視音準、節奏及用聲的重要性。因此,要想團員之間有更好的配合與演唱,我們必須解決對團員合唱意識的培養。
一、合唱團團隊意識的培養
(一)團員素質培養
作為一個團體性質的表演,合唱需要的是集體的力量,合唱團的每一個表演者都是這個團體的核心部分,不管少了哪一個都不行,它不僅要求團員的演唱和諧統一,更要求團員在團隊和諧問題上有足夠的認識。在現實條件下,隨著我國文化形式的豐富,誕生了許多業余性的合唱團體,這些歷盡艱難組建而成的合唱團體,經過短暫的輝煌后僅僅因為一些內部分歧而破裂,其原因就在于在合唱團平時訓練中忽視了團員團隊素質的培養。要知道團隊意識的培養,不僅僅只體現在聲音訓練上的統一,團員團隊素質是一切演唱素質的前提,團隊建設不充分不具體必然會導致團隊的分裂。那么究竟怎么樣做好團員的素質培養呢?首先,制定團員學習手冊,旅行團員義務。將手冊發給團員,做到每位團員人手一冊,手冊里要體現關于本團團員排練紀律、尊重團長指揮、入團退團、日常考勤等具體措施制度,從而促使團隊學習排練風氣的良好形成。其次,樹立合唱團里只有我們沒有我的團隊意識。創建相互幫助精誠合作的團風,將整體好才是真的好的理念貫穿到團隊建設中去,促使團員認識到整體與自身的關系,重視整體的重要性。再次,服從組織聽從指揮。在日常排練過程中,不管從聲音還是到行動,都必須做到服從組織聽從指揮,避免合唱團中互相排擠互拉幫派,破壞隊伍團結的現象。總而言之,只有做好日常合唱團團員素質培養,重視隊員素質建設,才能為演唱高質量的合唱作品及合唱團的長期存在與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從而促進合唱愛好者以團為家,積極投身到合唱演唱中去。
(二)歌唱意識的培養
合唱并不是獨唱的簡單結合,世界上最好的歌唱家如果放在合唱團中未必是一個合格表演者。因為合唱表演的特點是,突出整體共性,而不是個人獨體魅力的展現。所以合唱團的每一個表演者都要具有強烈的集體意識,既要保持好自己的狀態,又要兼顧團體的表演趨勢,不但能夠照顧到橫向的旋律線,又必須體現出合唱縱向的和諧感,要將個體的作用進行有效展現,使合唱既能統一又能體現出一種群美感。在演唱中切勿音量過大而不顧及整體的音響效果,既要做到控制有序又要做到節奏音準的整體把握,促使整體聲響的和諧統一與純凈。所以,合唱成員在平時的訓練以及實際表演中一定不能太自我,一定要跟著整個合唱團體走,否則肯定會影響到最后的表演效果。多聲部的和聲連接其實是一個提高隊員協作能力的很好的練習部分,在具體的排練中,合唱團的演員可以邊聽邊唱,提高自己的協作能力,突出輕聲高位的演唱技巧,有效地對自己的音量進行調節、控制好音色以及發音的力量。在訓練當中,指揮可以引導性地做一些有目的性的聲音訓練,使得團員在演唱的過程中一定要形成一個整體,節目的監制在訓練的時候可以根據作品的內容適當地增加一些動作表演,這樣做可以提升表演中的氣氛。
二、合唱團音準意識的培養
對于一個合唱表演來說最基本的要數音準了,它是整場表演的基礎,合唱隊的每一個成員都要對音準有一個透徹的認識,這樣才能與其他的成員形成完美的配合,保證整個演出的質量和效果。不管是什么樣的表演,要是整場表演中缺少音準和節奏,那么整個的音樂效果就會丟失,也就失去了表演的價值。合理的發聲訓練是提高音準的重要方法和途徑。在解決音準之前必須培養隊員的音準意識,從而降低音準解決過程中的難度。第一,音高的位置受著聲音位置的影響。所以合唱團的每一個成員,都應該從基礎工作做起實現自己的音準的提高。在每日的練聲工作中,發音指導老師應該一對一地幫助每一個成員學會正確地發聲,認真了解發聲體的共鳴效果。第二,在日常練習中一定要堅持使用正確的發音方式。在表演訓練的過程中,演唱者一定要遵照規定使用正確的呼吸方式,不管是呼氣還是吸氣,都要保證以正確的形式進行,發現錯誤的地方及時更改,在這方面指揮員一定要做好監督工作,提高每一個演唱者對正確的發聲方式的重視度。第三,作為一名合唱演員在日常的每一次訓練中都應該保持一個良好的狀態。在平時練聲的過程中,演唱者一定要確保自己站立的姿勢是正確的,正確的姿勢可以保證音效。除此之外,每一個成員都應該盡量同周圍其他的成員保持一致的步伐。在音準訓練中,團員還應充分認識影響音準的幾點要素,如發聲技巧影響合唱音準、共鳴體的調節影響合唱音準、個體狀態影響合唱音準等。音準訓練不可忽視,只有切實解決好音準問題,才能創造出優美、和諧、純凈的合唱聲響。
三、正確合唱聲音概念的培養
作為一切表演的最基本的東西,聲音對于每一個合唱隊來說都是最關鍵的東西。如果構成一個合唱團的聲音質量太差那么這個合唱團的潛能幾乎為零。如果在平時的表演訓練中,不能掌握正確的聲音技巧,那么排練的結果肯定不會理想,效果很差。再加上排練方法的不正確最終會導致表演的質量下降,影響整體的表演的效果。一個優秀的表演需要的不僅是好的作品還得需要優秀的演員能夠用恰到好處的方法將它表演出來才行。根據作品風格的不同以及聲音運用技巧的不同,我們將合唱劃分成了以下幾種類型:民歌版、流行歌曲版、室內版、歌劇版、現代版以及原生態版。當然合唱的類型也可以繼續細分成很多種類,在這里我們就不一一列舉了。這些種類之間除了作品本身會存在一定的差異以外,使用聲音的技巧也各有千秋。但是不管合唱隊具有什么樣的風格,作為合唱而言,最為重要的是聲音要高度的統一、高度的和諧。在指揮的指導下,面對不同的作品的表演能夠熟練地運用不同的方式。符合要求的聲音,能夠熟練地進行半聲、弱聲、強聲等技巧的轉換,依據音樂風格的變換來調整自己的音色作出正確的選擇,可濃可淡,可粗可細。演唱方法上,可民美結合,指揮根據作品調整隊員的音色與歌唱方法,不可一成不變,缺乏對作品聲響的理解。關于如何使團員樹立基本的聲音概念,筆者認為,首先,在訓練中加深歌唱者歌唱方法的記憶。在合唱聲音訓練與作品排練中,歌唱隊員要按聲樂指導及指揮要求加強對發聲方法的記憶性,并不斷練習。從練習中總結自身體會,而后在排練中得到求證,也就是用實踐檢驗自身對聲音概念的掌握。其次,多聽中外合唱作品并逐漸提高合唱聲音辨別能力。指揮可在每次排練后布置一些合唱名曲作為課下作業,這樣長期堅持下來有助于隊員聽覺辨別能力的提高。使隊員對不同風格作品不同的用聲標準有個簡單的了解。再次,多參加合唱展演、音樂會及合唱類相關活動。在參演觀看過程中,從視覺聽覺上促進團員對合唱聲響及表演形式等方面的認識,形成正確的合唱認知,樹立正確的聲音概念。
參考文獻:
[1]胡洋.群眾合唱當中合唱意識的培養[J].大眾文藝,2009,(09).
[2]房思釗,王維琴.合唱聲音概念辨析之見[J].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