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向東
河之南(組詩)
劉向東
晨霧消散了
大河在我身邊停住
一疙瘩一疙瘩
黃土堆積黃土
當擺渡的大船擺過來
才知道大河依舊啊
大河依舊
落日沉沙
大河在我腳下停住
斗水泥居七升
黃土推動黃土
因擔心黃河上了天
不再問誰主沉浮
多少回想要打馬重走泥丸
打探大河的源頭
漢霸二王城
半城東流
大河在你熱血中停住
你在鐵窗前聽風聽雨
披一身飄飄白發
死不瞑目
自己枕著自己的頭顱
聽魚龍傾訴
先人臨水結廬
大河在歷史深處停住
為什么大禹俯身水滸
三年不腐
男女老少崇拜龍
任其經風經雨
盤繞于江山一柱
是黃河清了出圣人
還是圣人出了黃河清
大河因沉重而失去速度
最終在奔騰的回聲中停???
不!
拖泥帶水的心愿
是怎樣心愿
上溯五千年液體的面容
看——
老河口古陶倒扣
為種子攏大地之氣
血汗推動一天燈火
半是抵達
半是幻影
趁著黃河急拐彎兒
石頭負圖上岸
小佛爺雙手合十
月牙兒懷抱一輪紅日
多少紋絡一筆一劃
一眼便讀成漢字
可以橫排,可以豎排
有繁體也有簡體
下孤燈的村民
把石頭一塊一塊搬回家
孤燈下尋找史記和銘文
冥冥中等待預言或啟示
——題王屋山愚公雕像
頭一個醒來的老漢
首先學會了沉思的老漢
竟然是老愚
他站在王屋山下
高出大山一頭
當他路過小學校
念書的娃娃正齊聲朗讀:
中國古代有個寓言
叫做愚公移山
說的是古代有一位老人
每天挖山不止……
堅忍而又大膽的老漢
把熱血注入石頭的老漢
放眼望去——
子子孫孫正忙著朗讀
神仙皇帝已逝去多年
一個普普通通的老漢
地地道道的中國老漢
與我爺我爸一個樣兒
因勞動而活著
為活著而勞動
殘損的手掌
只聽從內心的使喚
讓命運
隨它的便
——面對楚河漢界
如果棋子并不知道
其實是棋手主宰它們
那么棋手
是否知道自己身處漢霸
二王城外
楚河漢界
天下中分
何止八百米寬
兩百米深
如果棋子已經知道規則
命運將隨手否定其意志
那么棋手
當有雙瞳
在天大地大的棋盤上
或進,或退
看百年之內
七尺高的人生被誰操縱
原來一盤棋
一盤永遠也下不完的中國象棋
并非虛構
本是人生之象
古老歷史的布局
從河北到河南
我是過河的卒子
歸去來兮
靈魂本無勝負
何必再問輸贏
群雄對弈大風起兮勝者為王
力拔山兮敗也蓋世
當年偶爾上云臺
樂山樂水
看滿山吃飽了陽光的柿子
腆著圓紅的肚皮兒
蜂兒把澀釀成蜜
少女把咬變成吻
詩人因孤獨走得太遠
踏月歸來
說是再走五里就是山西
就到了老天爺寬大的屋頂
并且有可能遇上愛情
而今又見云臺
看山不是山了
紅石峽的流水
穿過石頭和暗河
領來了舞蹈的桃花水母
天瀑峰的瀑布通天接地
飛流何止三千尺啊
原來李白是詩仙不是神仙
想象力偶爾小于風景
——寫在小浪底水利樞紐截流前夕
黃河尋找大海
在小浪底提前找到了安寧
小浪底的浪
不因細小而細小
最小的水珠兒也是勻稱的乳房
可以穩住一個胖小子
小浪底的浪
讓我看見天上的星星
讓一百零一個仙女浣紗
讓石頭用腮呼吸
讓紅鯉魚將明月頂在頭頂
小浪底的浪
帶我深入早年的詩意
水凈天秋
一派魚龍
從那消逝的歲月里
傳來清亮的回聲
僅僅晚了一步
沒趕上項羽圍城
不然哪還用紀信老兒
化裝成我的高祖
你也來吧
跟我一起給老紀磕個響頭
謝謝他和他的好兄弟
讓我老劉家敗而不亡
最終擁有漢語、漢字
江山一統
晚了一步
我也要在此荷戈而立
都說是三英戰呂布
我要讓呂布戰三英
讓河水再退四十五里
讓英雄惜英雄
既然晚了一步
咱們就不用過關斬將
咱們就留下來尋尋覓覓
這神明隱現之地
蒹葭白發蒼蒼千莖
石榴赤子丹心一寸
群山與傲骨叢錯
日月出自《周易》
桑麻出自《詩經》